APP下载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分析

2017-12-23薛佳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保健卫生

薛佳

(西安医学院,西安 710021)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分析

薛佳

(西安医学院,西安 7100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健康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就好医、好就医”成为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这体现出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性。这种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对推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供给;平衡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不仅适应我国国情,其极强生命力还会带给人们震撼感。社会经济发展的快慢和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大小,同时也决定了供给程度。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价值

第一,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区域保健性。它是一套保健系统,指在一定的社会区域内,由卫生和其他相关部门向社区住户提供的以防预、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为要求的卫生保健行为的集合。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个保健系统,它由卫生服务的供应者和接受者组成,其中供应者包括卫生及其有关部门,后者包括社区里的人,两者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又相互影响[1]。

第二,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公益性。它的目的是为社区和人民提供医疗服务而不是盈利,它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半身不遂等慢性病人、行动不便者、经济困难户等格外重视,多主动地进行上门服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社区服务人员应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信赖,一方面,它以多方面及防治结合的方式全程管理居民健康,这是它最具说服力的特点。

第三,社区卫生服务具有群众性。社区居民需要对疾病进行更及时的预防、治疗、康复,提高健康水平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医护人员大多由政府分配。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服务水平与政府的支持力度成正比。政府对人员的配备有一定的限度。工作人员能做的是尽职尽责,如号召社区居民做义工,身体方便的帮助不便的,让有限的财政发挥更大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采用早发现早治疗的方式,从而降低了费用成本[2]。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是社区参与的基本策略。

第四,社区卫生服务具有保健性。要想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基础。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成本低廉高效的方法提供卫生服务来进行城市卫生工作,用珍贵不多的资源为人民办尽可能多的实事,及时为社区居民做定期体检,从而做到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既有利于国家又有利于人民。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一定要改善所有居民包括经济困难居民卫生服务条件,这样在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的同时也节省了费用。为社区居民普及健康问题的活动,如组织居民学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预防及治疗、人群保健等活动,都得到居民的好评。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第一,它的中心思想是健康,预防为主要方式。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融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辅导、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普及健康知识为一体的服务,其强调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服务对象是社区全体居民绝无除外人群。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国民的寿命也出现了延长的现象,疾病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当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首要卫生问题是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人口老龄化为代表的慢性疾病,但这些疾病不具传染性。医疗机构的密集程度越大,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市场病原、病种的有限程度越小,也会出现更多的社会服务替代品。面对市场容量有限的现实状况,分解的病原流量越多,单个社区卫生机构所接触到的病源、病种就会大大降低[3]。

第二,人们的需求多种多样且各有各的特点,家庭需求量变大。虽然有限病源、病种紧紧限制着社区服务市场在基本医疗上的需求,但是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改变了许多。疾病得到治疗已经不再是人们的终极追求,而且越来越渴望得到预防和保健服务,为的是提高健康水平从而延长寿命。人口出现了老龄化且速度越来越快,这大大地提高了居民对家庭化的治疗、保健以及护理的需求。而保健需求量增加最明显的就是受教育程度高及收入水平高的人群了。

第三,表现在卫生服务需求弹性上的差异。高速铁路等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交通,日益增多的医疗设施使得其密度变大,以上种种大大缩短了城市居民就医的距离半径。整体上来讲,城市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距离弹性相对较低,即并不太受医疗机构距离的限制,特别是对于患病急、变化快的儿童疾病,患病后选择就医的往往是直接去拥有技术娴熟和设备齐全的大医院,经大医院确诊后的点滴注射工作、疾病的长期稳定治疗和补充开药等的问题则在社区医院较为常见。相反,对于大部分患慢性退行性疾病的老人来讲,采用的往往是较为常规的治疗以及比较常规的用药,对医疗技术水平的敏感程度不够高,老人们行动不便使得他们更敏感于医疗机构的远近以及去医院的方便程度[4]。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

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供给的多样化与家庭化。因为中国人口普遍的老龄化,居民的需求的变得更加新奇多样,不仅要预防“常、多、普”疾病的发生,而且更加应该进一步增大服务的范围,例如在治疗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预防疾病服务,其中包含健康咨询、日常的医用知识教育,在为了身体健康而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到心灵健康服务,在疾病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到身体健康保健服务,在医疗机构内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到进门服务,在用基本的医学手段服务扩大到进行身体调节服务等等。从这些年社区内疾病的医疗情况和个人身体康复情况来看,改变的只是医疗常规技术服务的形式,因为它变得更加简洁方便、种类繁多,而它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第二,社区医生的“全科化”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小而精”。社区医疗机构的规模效益一定会受到限制,因为社区服务市场中是以“长多普”疾病为主,并且病源流量小,病种有限,适合采取小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而且科室设置也要精简、实用、综合,则是采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织形式。因为社区卫生服务病源、病种有限,所以社区医生应该善于用基本药物来给病人看病,利用基本的医疗方法和使用必要的医疗器械。虽然他们不会专门治疗某种疾病,但是他们不仅可以对社区内最普通的疾病供给最有用的预防和治疗服务,对特别难治的大病也能精准地诊断出发病情况,按时地帮助他们转到更正规的医院治疗,并且他们能够对社区各位老百姓进行身体健康的调理贯穿于社区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所以,社区医生是全能型人才,是全科医生,他们同专科医生不同,因为他们更加符合社区医疗服务的需要。

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中存在预防保健服务和大量的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是防治一体化,因为它不但有预防疾病的服务,还有治疗疾病的服务等新奇、种类繁多的服务,而且它的服务包括针对广大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这些服务的提供,不仅针对已经得病的人,还针对没有得病的人,对整个社会都会有很高的利益。但是,它对提供者很不公平,因为他们有很少的酬劳。所以,我国要给予一定的帮助。

四、平衡社区卫生服务供给需求关系的措施

一方面,我们应该采取许多措施让广大人才回到社区服务组织。要想让那些没有必要去大医院的患者回到社区医院,那么优秀的人才要回到社区医院工作。要做到这样,不仅公立医院变形为社区医院外,而且国家要激励各种科室医生进行的全科医学的教育,离开大型的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工作或者到社区自主进行创业然后进行医疗服务,还有让百姓加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队伍中来。并且可以让百姓投资社区医院从而得到利益,通过建立契约关系的方式。在事先的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基础上,利益分成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一些比较成熟的新建小区内,还可以采用兴办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医务人员与业主委员会的合作的方式。具体方式在双方签好合同的基础上,了解各自的责任、权利、利益,用成员合作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会员制的形式。同时,让社区卫生服务更加市场化,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进行改变。虽然居民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已经被国家付费,但是针对社区中的普通的医疗卫生服务,可以加入竞争的体系,让个人进入社区卫生服务市场中,让一些自己经营诊所的医生们加入到社区卫生服务[5]。因为国家不可能全部了解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医疗卫生服务消费信息,但能够了解百姓的基础公共卫生需要的信息。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加强对执业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效果等,并且国家向百姓发布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医疗卫生的质量标准,药品的质量价格等,进而使百姓更好地选择,更加放心地选择,这样让那些供给者更有压力,更有动力,他们会做得更好。

总之,为了推动社区服务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应该相互促进,政府对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加以褒奖,以资鼓励。

[1]王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青年与社会,2015,(7):221-222.

[2]黎莉,茅婕,林锦浩,等.广州市居民就医意向及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5,(1):100-104.

[3]李和伟,杨洁,袁纲,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2):137-139.

[4]李丽清,卢祖洵.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5,(1):13-16.

[5]余琦娴,郗瑞,王媛,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相关工作量测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12):890-891.

[责任编辑 吴明宇]

C916.2

A

1673-291X(2017)22-0105-02

2017-03-06

薛佳(1982-),女,山西临猗人,讲师,硕士,从事卫生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保健卫生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智取红领巾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卫生歌
上海推“1+1+1”基层医疗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