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

2017-12-23彭志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资金财务企业

彭志敏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浅议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

彭志敏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当下市场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生存之地,就必须要想办法增强自身的实力。其中,并购是各企业运用较为频繁的一种方式。但是,并购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意味着新的机遇,同时还意味着风险问题。企业在开展并购进程中,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出现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风险。着重探究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并剖析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而为企业解决并购过程中遇到的财务风险问题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确保企业实现健康发展。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风险规避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有竞争存在就会产生并购。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自身的规模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企业便开始积极地关注并购事宜。从本质上讲,企业并购是一种企业扩张行为,是对于规模效应和最小成本的追求,以效益实现规模的目标。从经济实质上而言,企业并购行为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其间不免发生大量的财务活动,就面临着各类财务风险。

一、企业并购中的具体财务风险表现

企业可采用内外两种形式推动其规模与实力的成长壮大,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企业并购就是企业对外扩张惯常的形态。不管其使用什么方式,都需要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加大投资力度,这就加大了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度,在此基础上需要企业扩宽融资渠道,同时大量融资。由于这些客观现实的存在,使得企业在并购中需要面临比平时经营更大的风险,这其中主要包括了投资风险、融资风险、并购经营风险和现金流风险四大类别的财务风险,这也是大多数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二、企业并购风险成因解析

(一)企业不科学决策,盲目扩张

企业并购应该建立在对于企业自身实力和现实状况的综合判定的基础上,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往往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规模,肆意扩张、盲目并购,以取得竞争优势。但往往忽视了客观条件和自身的限制,在进行并购时进行了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扩张,最终导致企业难以支撑巨大的压力,引发企业的严重危机。

另一方面,企业的不科学决策主要体现在对于市场信息收集不完备,单纯依靠“经验”或极少量的“片面信息”进行决断,这是极为不明智的。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信息十分庞杂和混乱,企业在做出决策前必须加强相应的信息收集,并进行一定的自我判断。可是有些企业忽视信息采集工作,错失采集时机,造成企业管理行为的实施总是跟不上市场,这些行为必然造成其运营缺陷,在自身扩张中处处存在问题,极易引起扩张风险。

(二)融资结构不合理

分析企业并购行为,可以看到融资结构不合理也是诱发财务风险的罪魁祸首。企业要实施并购行为要求有充足庞大的货币资本,但其在自身经营管理中首先需要部分现金的流通运转,其既要维持自身正常经营,又要拿出大量现金进行扩充并购,这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是难以实现的。由此,在并购中往往采取临时性融资的方式,以取得大量的资金,从而满足并购的资金需求。在大企业中,由于筹资规模过大,不可能向民间进行借款。虽然很少存在向民间资本进行借贷,但是为了短期内筹措资金,往往不得不大量举债,同时出让一些利润,这是短期筹措资金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这种代价也会增加企业的偿债压力。特别是,一旦企业的融资结构失衡,整个企业的并购活动必将被牵制,潜在的盈利条件也无法短时间内转化成为真正的利润流入。

(三)企业文化力不足,消化力不足

企业文化力不足,无法在短期内消化被兼并的企业或是将扩张的部分进行同化,也是导致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企业进行扩张的本意就是形成规模效益或取得多方面的经营,获取大规模的报酬。但是由于企业文化力不足等原因,难以使得被兼并部分像原有部分一样,产生效能,使得企业资金大量被占用,增加了整个企业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这一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十分要不得的,将会使企业整体发展落后于市场发展速度。同时,被兼并企业的产能不能得到发挥,也使得投入资金的预期产出难以实现,会产生“投入—再投入—再投入”的恶性循环,新部门或新企业成为短期内巨大的企业资金“黑洞”,这是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巨大影响因素。

(四)政策环境多变

在现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对于市场仍具有极强的影响力,由于制度环境的不稳定,政治因素经常影响市场的运行。由于政府主导制定的内容,存在朝令夕改甚至经常发生断层甚至改变,这种外部原因极易导致并购行为中发生财务风险。制度等的调整可以引发金融利率等变化和投资环境的整体变更,在前一政策环境下值得投资的项目,可能由于新政策的实施和倾斜,导致无利可图。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得已经进行了相关投资的项目成为无产出的或极低产出的项目,成为极大的财务负担,凭空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其他成本,不仅占用了企业资金,还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三、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防范

(一)事前决策的科学性

1.企业应该做好相应的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一个考虑周全、具有前瞻性的计划,能够使得企业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即使在面临风险时,也能够有充分的准备进行应对,不至于事态不断扩大。在选择兼并目标和扩张方向时,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以及现实经济环境,做出合适的选择,避免盲目扩张和不合理操作。经营机构应该认真对其经营管理需要做出分析,及时采集有效市场信息,提前规划资金,编制有关计划,做好其筹资安排,对货币资金需求做好测算评估,合理规划融资结构,尽量降低企业债务比率。同时,依据预测的融资量,作为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并购和日常运营需要的标准,并依照此来安排企业的经营活动,将企业的并购活动和日常经营活动与现实的融资量相匹配,从而减少过度扩张而引起的运营资金的不足,避免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在具体的偿债等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计划和预测,可以依据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利率、政策环境,做好货币现金调配,尽量避免现金空闲,拉升现金使用效率,增强一定时期内现金回报比例,提高清偿水平,合理规避融资带来的财务风险。

2.因“企”制宜。依据企业自身的现实情况,自己决定资本结构和负债方式。不同类别、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企业都有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对于自身情况有清醒认识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降低资本成本。同时,对于企业的负债方式也要有自己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负债方式。

3.加强对于市场信息的收集。建立一条富有效率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决策往往受制于市场信息的传达。由于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或是本来就不重视信息的获取,因此客观或主观地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对于企业的科学决策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条科学的、有效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提升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事中控制的合理性

事中控制主要包括了现金流的控制和对被并购企业的管理。

1.充实企业流动资金,使现金流能够达到其稳定经营的日常需要,足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企业流动资金持有量作为企业最强资产而存在,在经营中,如果企业持有量过少,则无法满足正常的经营需要,而使得企业支付能力降低,诱发由资金短缺形成的财务危机;但是若持有量过度,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导致大量资金的闲置和浪费,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因此,必须合理预测扩张中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保证一个合理的平衡。

2.要重视企业应收账款核算。虽然其作为当期实际经营收入进行核算,但因为没有获得实际资金入账,所以并没有实际现金流的发生,做好此项内容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回流现金。这在企业扩张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企业扩张中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十分庞大,同时为应对意外,更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支持,这也是必须加快资金回笼的重要原因。

3.事中控制还表现在对被合并方的迅速融合、同化上,使其尽早发挥应有的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并购企业的管理上。由于被并购方的传统企业文化与本企业不同,其现实情况也与本企业不尽相同,加强对被并方的文化融合,能够尽量使得被并购方早日融入原有企业中,成为新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事后分析的及时性

事后分析,也是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防范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的企业并购和扩张提供经验支持。企业并购行为,说到底是其资本投放行为,最终目的是为了谋求合理资金收益与回报。企业在扩张发展过程中,不能只顾低头赶路,也要稳定局势,在恰当时候对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整理。通过分析和总结并购过程中对于资金的利用率、融资结构以及具体投资方向等问题,可以对过去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可以为下一步的企业并购和扩张提供良好的指导意义。

企业管理者必须对相关的活动进行风险控制,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控制,从而能尽量降低企业在并购活动中的财务风险,保证企业并购和企业扩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1]段永红.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经济视角,2010,(2):35-36.

[2]黄卉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商务研究,2013,(1):181-182.

[3]韩学云.浅析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J].科技创新导报,2012,(25):63-64.

[4]马晓玲.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6):57-58.

[5]杨颖.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证券期货,2013,(9):54-55.

[责任编辑 吴明宇]

F275

A

1673-291X(2017)22-0099-02

2017-02-18

彭志敏(1983-),女,陕西咸阳人,讲师,硕士,从事会计学研究。

猜你喜欢

资金财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