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研究

2017-12-23张星

市场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波动价格农产品

张星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研究

张星

近几年,我们身边出现了“豆你玩”“蒜你狠”“玉米疯”“辣翻天”等网络热词。首先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农产品价格的过山车式的波动,折射出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与农民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同时也事关食品企业、消费者自身的利益。探求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并为政府调控农产品价格提供政策建议。

农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法制化

一、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市场供应与需求不平衡,生产成本增加推动价格上涨、市场需求拉动、季节因素、国际因素等。

(一)市场供应与需求不平衡

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价格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供应与市场需求达到均衡时,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由于市场是不健全的,是存在缺陷的,因此,市场供需不平衡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当市场上的农产品供应量大于市场需求量时,此时农产品价格下跌,反之,当市场上的农产品供应量小于市场需求量时,农产品价格上涨。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实现于一系列假设前提之下: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中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但是在实践当中,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农产品市场必然出现价格波动。

(二)劳动力成本及生产资料成本增加

有学者指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每变动1%,将会导致农产品批发价格同向变动0.75%,农产品批发价格每变动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将会同向提高0.13%。①Apergis N.,A.Rezitis.Food price volatility and macroeconom ic factor volatility:'heat waves'or'meteor showers'?,Applied Econom ics Letters,2003,10(9): 799~804.经济学理论中,价值决定价格,价值主要是指付出社会必要劳动的时间。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劳动力成本,农产品生产成本中的劳动力成本与农产品定价及利润紧密相关。劳动力成本变化会对农产品的定价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同时,农产品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机器化作业成本提高也是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三)国际市场影响

价格波动机制会在国际间传导,因此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际传导是区域传导和垂直传导共同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区域传导是指价格波动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传导,这是一种空间传导,价格波动通过这种空间传导进入到国内市场之后,垂直传导开始发挥机制进而影响国内物价水平。

(四)金融资本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金融全球化如火如荼,国际游资的资本规模以及流动速度不断增加,加上期货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游资有部分资金涌入农业领域,进而影响了我国国内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市场供求和政治因素对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及国际游资涌入也是造成农产品价格波动不可忽视的原因。

(五)季节因素

农产品价格虽然会呈现波动,但是其仍然是遵循价值规律的,看似飘渺,但仍然受供求关系影响,大多数商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呈现出季节性的特征,存在着淡季和旺季的区别。比如,应季蔬果上市时,由于市场供应量大,应季农产品的价格多会下跌,反之,非应季水果由于市场供应量少的原因会出现价格上涨的情况。

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效应

新凯恩斯理论认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推动人们的消费成本以及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因此,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以及企业的产出水平会削减。市场上供应的农产品是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生活资料,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影响居民的基本生活,在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居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增大,进而影响恩格尔系数的提高。

(二)财富效应

农产品销售是农民获得收入的主要手段,农产品价格波动势必会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收入影响支出,农民的消费水平会因为农产品价格的上下波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新常态背景下居民面对通货膨胀,更多居民对消费和投资倾向于谨慎消费及谨慎投资以应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通货膨胀压力下,居民的实际财富是紧缩的。

(三)供给效应

农产品价格上涨,在短期内会直接影响到以农产品为基础原料的相关产业,例如会增加食品产业以及餐饮业的成本,从而使得相关企业利润下降,长期来看,很有可能导致相关产业的生产规模萎缩,社会总产出减少。相反,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在短期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成本下降,带来利润的上升,在长期则有可能刺激产出,这就是供给效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宏观经济变量,通过影响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产生通货膨胀效应、供给效应和财富效应。

三、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调控政策

(一)提高农产品支持价格

为支持传统农业发展,实行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目前农产市场的粮食收购价格较低,5月份安徽新收小麦价格为每斤1.1元左右,陕西新收小麦价格为每斤1.2元左右,河南新收小麦价格为每斤1.1元左右,经济下行压力大背景下,加之通货膨胀,粮食收购价格偏低,政府应当根据市场规律重新确定农产品最低价格。

(二)提高农产品补贴数额

我国对农民的补贴主要是直接补贴,这种补贴方式是以耕地面积为计量标准,与当期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不挂钩,没有形成科学的计算标准,这种补贴方式不合理的原因在于很容易形成撂荒,补贴主要来源于财政收入,补贴数额有限,由于更多的农民追求高报酬,他们背井离乡离开农村,农村耕地容易荒芜,但是补贴依然直接到户,这样不仅浪费了耕地资源,同时也挫伤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与此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比较特殊,农业生产水平与东部地区比较存在差距,特别是生产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应当提高对农民的财政补贴数额,解决其基本生活需要。

(三)建立农产品的动态储备体系

农产品的动态储备关系到农产品的市场供应量,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动态的,因此应当从市场需求出发,建立动态的储备系统,调节农产品的供应与需求,防止农产品价格的过山车式波动,稳定农产品市场。

(四)农产品价格政策法制化

法制化是促进政策长期有效执行强有力的保障。在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方面也是如此。构建农业支持价格法律法规体系,对推动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应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信贷支持、保险支持以及技术支持。同时,提高各项惠农政策和管理政策的立法层次,农民权益有了法律保障,就具有安全感,就能够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

同时通过法律手段对操纵农产品价格的行为进行有力的惩罚。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行为,惩治异常交易行为等破坏市场公平秩序的行为,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依法查处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

(五)适度调节市场需求与供给

2017年,是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的主要切入点,也是保证农业稳定生产的重要途径。深化改革措施主要对全面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行攻坚。

2016年,农业大省辽宁省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从市场消费需求出发,发挥市场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引导市场消费趋势。结合“互联网+”大背景,积极培育顺应时代潮流的农业经营主体,运用科技手段,开发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来引导市场需求。

(六)审慎利用货币政策

农产品市场的稳定需要政府进行调控。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政府调控市场提供保障。

国际汇率和利率波动会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和货币市场,微观方面也将影响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因此,需要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设计来应对外部金融冲击,维持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七)利用贸易政策调节农产品市场供求

对外贸易是实现资源互补的重要手段,是调剂余缺、培育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农产品实行“走出去”战略,对于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维护国内农产品市场稳定,对农产品出口数量要进行规制,科学制定配额以及税收政策。为在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确保国内市场稳定,需要建立监测预警系统与应急机制,力争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同时要警惕国外受到高额补贴的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后对我国相关农产品市场所造成的冲击。

(八)建设农产品市场物流系统

纵观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波动,能够发现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物流系统存在缺陷,农产品生产、仓储以及配送环节都存在着问题与短板。加快农产品物流设施与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应当推动农产品供应链的金融政策开发,为研发农产品物联网提供金融支持。政府在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提高农民收益方面起着首要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以农为本,农民在我国人口占比中份额较大,农民在促进城镇化以及现代化过程中功不可没,因此,政府定扶持政策,使农民共享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成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

(九)建立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组织及息率组织,能够引导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区域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我国的行业协会具有非营利性和非政府性的特点。行业协会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推进信息共享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内市场中,行业协会就调节价格、调节市场方面都有天然的专业优势,政府只是在必要时出面干预,推动农业领域具有针对性的行业协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同时在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方面能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规范农产品经纪人、承销商、购买商等主体的经营行为,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维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产品供给。

(十)加快农产品信息披露系统建设

农民获取信息以及分析市场的能力较弱,无法对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做出准确判断。由于信息不对称是农产品价格传导中的关键问题。因此,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其辨别市场信息的能力对消除信息不对称具有一定的作用。建立由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建设的农产品信息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农产品市场信息披露系统应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农产品市场历史信息的采集,二是对农产品市场未来信息的预测。政府应当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备,使农民能够真切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可以通过村官对农民进行帮助,提高农民辨别信息的能力。

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发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政府以及农业行业协会能够利用自身优势以及专业知识根据农产品市场行情变化,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指导农民科学生产。

(十一)价格管理部门加强同证监会的协作

价格管理部门要加强同证监会的协作,共同创建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信息平台,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同时,应当加快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因为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对稳定现货市场价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农产品生产经营和物价调控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农产品期货市场能够反映出未来农产品价格走势,但是,目前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本应具有的价格发现功能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这主要是由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品种结构不完善、投资者结构和期货品种合约设计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同时价格政策等因素也影响了期货市场充分发挥其本应有的功能。政府相关部门与证监会合作,促进期货市场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格发现功能,更好地反映农产品的即期价格和远期价格,从而为缓解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做出贡献。同时要进一步稳固农业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数据共享开发,发挥各类数据的功能,制定农业数据标准体系,加强对数据的检测以及应急处理。

[1]罗万纯,刘锐.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分析:基于ARCH类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10,(04):30-37.

[2]顾国达,方晨靓.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及其非对称性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03):12-20.

[3]程国强,胡冰川,徐雪高.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08,(01):57-62.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7-403.

[5]米尔顿·弗里德曼(美).价格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01):38-39.

[6]杨继瑞.价格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08): 15-20.

[7]胡华平,李崇光.农产品垂直价格传递与纵向市场联结[J].农业经济问题,2010,(01):10-17.

[8]王建坤.五种价格理论及其比较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01):21-23.

[9]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与述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01):31-35.

[10]李世福.世界价格理论研究成果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31-36.

[11]尹世杰.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11):75-79.

[12]隆国强.大国开放中的粮食流通1953-1996年中国粮食价格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5-10.

F323.7

B

1008-4428(2017)08-09-03

张星,女,安徽宿州人,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猜你喜欢

波动价格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2021年麦市大幅波动概率不大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11月汇市:波动率降低 缺乏方向
价格
价格
价格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