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12-23马秀秀

市场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理念绿色农业

马秀秀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马秀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农业发展关乎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崇尚创新,健全农业支撑体系;注重协调,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倡导绿色,引领农业永续发展;厚植开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进共享,打赢农村人口脱贫攻坚战。

五大发展理念;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确立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大的活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央提出的新五大发展理念,为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挑战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继续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为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矛盾与结构性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运转,我国农业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面临着新的要求和任务,并随着经济改革持续向纵深方向推进,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关键阶段,必须加快推动农业战略转型。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任务,这是根据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具有针对性、战略性、全局性的举措。在我国当前新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战略转型,必须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崇尚创新,健全农业支撑体系

实现农业创新发展,要提高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比重,依靠创新驱动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农业发展开辟新道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促进农业战略转型升级的巨大推动力。推动农业增长由量到质的转变必须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开发引进绿色、节能、高效的农业新技术,培养和鼓励更多新型农业人才投入到农业生产发展第一线,激发农业技术人员生产创造的积极性,鼓励农业新科技、新成果的研发和创造,加快将其运用于农业生产,以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产品更好地满足各领域的广泛需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农业发展方式的变革,不仅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创新,还在于农业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变革,以农业发展新的体制机制激活农业生产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业农村新的发展活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通过改革逐步完善农产品价格机制和收储制度,保障农民种粮的基本收益;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资源性财产、经营性资产以及非经营性资产进行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完善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及时调整现有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通过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积极发展农村小微型金融机构,把更多的金融资源引向农业农村;通过变革农村创业创新机制,激励创新,为返乡人员搭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创新平台,实施区域地标品牌战略,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注重协调,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实现农业协调发展,主要是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通过协调城乡发展、协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注重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社会各类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农业各领域协同包容、均衡化发展。协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首先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难题。通过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引导更多工业剩余资本向农业农村流动,构建农业发展社会资本参与机制,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运营方式转型升级,加快促进农业发展形成市场化的运营模式。统筹好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鼓励和支持职业农民的形成与发展,让一批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农业新主体投入到农业生产一线,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向农业农村倾斜,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基础性服务,促进农业农村向现代农业迈进。

协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注重农业各生产领域分工协作,引进农业新技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即由单纯的依靠农业生产发展,向农业绿色种植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方面融合发展,并注重生态旅游农业的开发建设。立足地方优势,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功能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标准化、品牌化,重视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广泛流通,延长农业产业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整体效益。

三、倡导绿色,引领农业永续发展

实现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通过优化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倡导以绿色产业引领农业的永续发展。绿色发展不仅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绿色化是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用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来夯实绿色农产品供给侧基础,要创建品牌,建设可追溯体系,增加和保障绿色农产品供给结构性改革的价值与安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才能达到一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与人民为中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要更多地了解和回应人民群众在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重大关切,严把农业生产安全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断增加生态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延长绿色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大农业生产新方式的创新和科技投入,提高资源转化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绿色化发展,生态协调化推进,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四、厚植开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实现开放发展,革新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传统理念,推动农业生产市场化。对外开放不仅要使我国的工业产品走向世界舞台,农业和服务业也要走出去,拓宽新市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下,积极推动我国农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充分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推动我国具有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去”和国际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经验“引进来”相结合。各地区要依靠本区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建设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依托国家政策保障,积极“走出去”打造本区域开放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参与国际化竞争。通过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农业生产管理经验,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了解国际市场需求,打造符合国际需求的新农业,以增强我国农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开放发展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除了要对外开放外,还要注重本国内部区域间的开放和对本国过去的开放。现阶段,我国传统农业依然占有很高的比重,区域间农业发展不平衡。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本质上是传统农业从保守转向开放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纵向上要继承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经验思想,横向上要加强区域间的农业经验互动交流,增加优势互补,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农业发展格局,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现代农业是开放的农业,传统农业要实现开放化、市场化,就必须摒弃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理念,不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加快农产品市场化进程,以提高农产品收益,保证农民增收,增强农业发展竞争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五、推进共享,打赢农村人口脱贫攻坚战

21世纪是共享的世纪。推进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一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状态下,上层建筑往往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分配机制来不及更新导致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资本一定程度的集中。资本的集中必然引起社会不公,而共享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不公,同时为共同发展提供了可能。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的理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发展中获得满足感,提高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为国家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并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努力。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系,农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仍有相当一部分农业人口还未脱离贫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社会资源应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和投入,加快农村人口的整体脱贫。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仍面临严峻的脱贫攻坚形势。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必须持续加大对扶贫的财政投入,完善财政扶贫政策体系,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使之尽快向职业农民发展,并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民生,真正实现农业发展成果共享。另外,在农业改革中要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依靠相对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倾斜,精准扶贫,打赢农村人口脱贫攻坚战。

[1]韩雷.坚定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生态农业发展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17,(01).

[2]福建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绿色路径[EB/OL].(2017,02).http://fjrb.fjsen.com/fjrb/htm l/2017-02/21/con tent_1002903.htm?div=-1.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3.

[4]韩雷.坚定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生态农业发展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17,(01).

[5]万翔.新常态下的改革共同富裕的实现 [J].中外企业家,2015,(25).

[6]王海.践行“两学一做”,发挥基层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J].攀登(汉文版),2016,(04).

[7]吴奇修.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关于“三农”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财政研究,2016,(10).

马秀秀,女,安徽阜阳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F320

A

1008-4428(2017)08-07-02

猜你喜欢

理念绿色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低碳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