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0例心房颤动住院患者临床因素分析

2017-12-20徐醇芳王元侯月梅张小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阵发性病史房颤

徐醇芳 王元 侯月梅 张小琴

600例心房颤动住院患者临床因素分析

徐醇芳 王元 侯月梅 张小琴

目的分析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心房颤动(房颤)住院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至2017年该院600例房颤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600例患者中男性占45.2%,女性占54.8%,男女比例为0.82 ∶1。71~80岁患者所占比例最大(37.5%),其次为81~90岁(25.2%)与61~70岁(20.8%)。(2) 房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57.3%,男女比例为0.75 ∶1,高血压3级患者占比57.3%,冠心病占42.7%,糖尿病占13.2%,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占26.0%。(3) 共134例发生脑卒中,占22.3%;高血压高危患者占73.1%;冠心病占60.4%。(4) 阵发性房颤134例(26.5%),持续性合并永久性房颤441例(73.5%),阵发性房颤NYHA分级Ⅰ~Ⅱ级占83.0%,持续性合并永久性房颤NYHA分级Ⅰ~Ⅱ级占52.2%(P<0.05)。结论我院房颤住院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高龄是房颤的临床相关因素。

心房颤动;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房颤发病率不断攀升。房颤可引起脑卒中、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笔者对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对区域性的房颤防治有所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对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住院患者的电子及纸质病历进行全面查阅。选取有详细病史、经12导联心电图或24 h Holter检查证实为房颤的患者共600例。

1.2 诊断标准

房颤的诊断:符合12导联心电图或24 h Holter对房颤的诊断标准。房颤分型,① 阵发性房颤:能自动复律,持续时间<7 d;② 慢性房颤:持续时间> 7 d,不能自行复律;③ 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1年;④ 永久性房颤:房颤持续>1年。具备以下至少一项者,诊断为高血压:① 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② 正在接受高血压治疗。冠心病的诊断:有心肌梗死病史或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脑梗死的诊断:有脑梗死病史、体征,经头颅CT或MRI证实。患者心功能分频采用NYHA分级。

1.3 调查的相关临床信息

调查和记录入选者的下述临床信息:性别、年龄、心功能、栓塞病史、心血管病史(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病史)及其他病史(糖尿病病史等)。对入选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TT3、FT3、TT4、FT4、TSH、TSAb)。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构成比

在纳入的600例房颤住院患者中,男271例(45.2%),女329例(54.8%),男女比例约0.82 ∶1。在所有入选患者中,71~80岁所占比例最高(37.5%),其次为81~90岁(25.2%)。见表1。

表1 600例心房颤动患者年龄组构成比 n(%)

2.2 心房颤动合并疾病分布

在入选的600例房颤患者中,房颤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有344例(57.3%),其中高血压3级的比例达57.3%;其次为冠心病256例(42.7%),糖尿病79例(13.2%);其他疾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4例(0.7%),甲状腺功能异常者156例(26.0%)。见表2。

表2 心房颤动患者合并疾病分布 n(%)

2.3 不同类型房颤患者心功能分级

在600例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159例,慢性房颤(即持续性合并永久性房颤)441例。阵发性房颤NYHA分级Ⅰ~Ⅱ级占83.0%,慢性房颤NYHA分级Ⅰ~Ⅱ级占5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NYHA分级Ⅲ~Ⅳ级占17.0%,慢性房颤NYHA分级Ⅲ~Ⅳ级占47.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类型房颤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 n(%)

*:与持续性合并永久性房颤患者比较,P<0.05

2.4 房颤患者脑卒中特征

在600例房颤患者中,134例发生了脑卒中,高血压高危患者98例(73.1%),冠心病81例(60.4%);糖尿病10例(7.5%);阵发性房颤51例(38.1%),男女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Ⅳ级患者38例(28.4%),男女例数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事件特征分析 n(%)

*:脑卒中事件中男性与女性比较,P<0.05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研究提示男性的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1-3],但在土耳其、韩国、意大利、坦桑尼亚等国,女性房颤患病率高于男性。本研究发现,我院心房颤动住院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82 ∶1,与其他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本研究71~80岁房颤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这与上海市奉贤区老年人高龄、高寿有关。研究发现,美国60岁以下房颤患病率最低,8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8%;瑞士80岁以下房颤患病率女性低于男性,80岁以上女性高于男性[4],提示性别差异在老年房颤中的表现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当然,本研究只涉及住院患者,可能与社区居民房颤患病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在60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是房颤的危险因素。男性房颤患者患有冠心病可能性更大, 而女性患高血压的比例更高。本研究发现,我院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与其他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可能与我区高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的趋势有关;区域内高血压发病率性别差异的详细数据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区房颤患者糖尿病、风心病、先心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2, 5-6]。此外,房颤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比例在我区达到26.0%,可能与本地区饮食习惯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

本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为22.3%,与上海市崇明县脑卒中25.4%的发病率较为接近[5]。王娟等[6]研究认为,高龄、女性、未接受抗高血压治疗和既往脑卒中病史是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一年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也发现,134例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高危患者占73.1%,其男女比例为0.65 ∶1,提示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应多关注女性高血压患者。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房颤脑卒中患者合并有冠心病的占比达60.4%,提示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增高。

值得关注的是,从动态心电图记录中发现阵发性房颤159例(26.5%),其中51例发生了脑卒中,提示在我区房颤整体管理中,有必要研究探讨无症状阵发性房颤与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各国研究报道的房颤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房颤的检测方法不同,早期研究中房颤的诊断主要依赖体表心电图,阵发性房颤易被漏诊,而无症状性房颤患者就诊积极性不高。为此,《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强调早期发现无症状性房颤。杨新春[1]建议65岁以上人群进行机会性心电图筛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提高心房性高频率事件、无症状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

综上所述,高血压与高血压高危、冠心病、高龄,是我院房颤住院患者主要患病因素,且呈女性占比明显高于男性的趋势;阵发性房颤占比相对较高,阵发性房颤发生脑卒中不容忽视;提示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阵发性无症状性房颤发作事件,以加强对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而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否与房颤有关联,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 杨新春.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 24(11):623-628.

[2] 郭晓华,张宇,许国军,等. 乌鲁木齐市1 310例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5):371-374.

[3] 周自强,胡大一,陈捷.“中国心房颤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解读[J].中华内科杂志, 2010, 49(3):198-199.

[4] Andersson T, Magnuson A, Bryngelsson IL, et al. All-cause mortality in 272,186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 1995-2008:a Swedish nationwide long-term case-control study[J]. Eur Heart J, 2013, 34(14):1061-1067.

[5] 陆懿,蒋云,罗义红,等.崇明县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情况及治疗现状调查分析[J]. 山东医药, 2016, 56(38):60-62.

[6] 王娟,杨艳敏,朱俊,等.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4):269-272.

Clinicalfactoranalysison600hospitalized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

XuChun-fang,WangYuan,HouYue-mei,ZhangXiao-qi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ffiliated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outh Campus, Shanghai 201400, China)

ObjectiveTo make related clinical factor analysis on 60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F) in Shanghai Fengxian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MethodsClinical data of 600 inpatients from 2015 to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ⅰ) Among the 600 patients, males and females separately accounted for 45.2%and 54.8%. The sex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0.82 ∶1. Patients aged 71 to 80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37.5%), followed by the patients aged 81 to 90 years old and those aged 61 to 70 years old, accounting for 25.2%and 20.8%, respectively. (ⅱ) AF patients complicating primary hypertension accounted for 57.3%and the sex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0.75 ∶1.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grade-3 hyperten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diabetes and thyroid dysfunction was 57.3%, 42.7%, 13.2%and 26.0%,respectively. (ⅲ) A total of 134 AF patients were complicated by cerebral apoplexy, accounting for 22.3%; those at high risk of hypertension accounted for 73.1%and CHD patients accounted for 60.4%. (ⅳ) Paroxysmal AF was observed in 134 cases(26.5%), and persistent and permanent AF in 441 cases(73.5%). Paroxysmal AF patients at a NYHA level of Ⅰ-Ⅱaccounted for 83.0%while persistent and permanent AF patients at the same level accounted for 52.2%(P<0.05).ConclusionThe proportion of females among AF in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s. Hypertension, CHD, diabetes and advanced age are clinically related to AF.

atrial fibrillation; cerebral apoplexy; hyperten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betes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青年资助项目(2012D17)

20140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心电图室

徐醇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律失常流行病调查研究。

张小琴,E-mail:yuer970821@aliyun.com

R541.75

A

2095-9354(2017)06-0416-04

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6.007

2017-09-06)

(本文编辑:顾艳)

猜你喜欢

阵发性病史房颤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预防房颤九妙招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