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联体同质化建设背景下心电诊断中心运行效益评价
——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例

2017-12-20郭梦徐霞张通李兴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联体心电远程

郭梦 徐霞 张通 李兴杰

医联体同质化建设背景下心电诊断中心运行效益评价
——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例

郭梦 徐霞 张通 李兴杰

目的评价心电诊断中心的运行效益,分析其在同质化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2014至2016三年间心电诊断中心第一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共402例,其中69例转诊至我院住院。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来评价心电诊断中心的运行效益。结果经心电诊断中心诊断,82.6%入选患者的诊断结果与入院诊断相一致。33.3%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0.4%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病情均好转。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需最短时间为9 min。结论心电诊断中心的运行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使患者能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减轻了患者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同时增加了医疗机构的收入,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诊断中心;医联体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显示,2015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农村死亡率为70.09/10万、城市死亡率为56.38/10万[1]。在此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亟须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基层医生的心电图诊断水平较低[2]。2017年,刘延东副总理提出的医改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便是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试点,推动分级诊疗。伴随“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实现医联体内医疗质量的同质化、推进分级诊疗、促进医疗资源下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本研究依托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同质化网络下的心电诊断中心开展,医院创新建立“医院+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开展精准医疗同质化服务,建设医疗智慧云平台。自2013年中旬起,心电诊断中心先后对132家医联体内单位实行远程会诊,截至2017年9月30日,累计会诊量高达38万余次,积累了庞大的心电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对2014至2016三年间,心电诊断中心积累的会诊数据共计283 125例病例进行汇总和整理,选取第一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402例;再提取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与心电数据进行比对,查找出69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应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来评价心电中心的运行效益。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据统计,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以男性居多,占总数的60.7%,女性占39.3%;60岁以上人群占大多数(80%以上)。见表1。

2.2 就医行为

本研究入选者中,17%的患者来我院住院就诊,83%的患者则在当地县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就诊。2014年,21.1%的患者能够通过转诊来到我院就诊,2015年这一比例为16.8%。由于越来越多的二级医院可以开展介入手术,因此本着就近治疗等救急治疗的原则,2016年转诊率进一步下降,仅14.8%的患者能够通过转诊来到我院就诊[3]。

表1 人口学特征

2.3 诊断准确性

据统计,82.6%的心电诊断与入院诊断相一致,只有17.4%的诊断与入院诊断不一致。经过查阅病案系统,我们发现诊断不相符的患者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2.4 治疗方式

据统计,33.3%的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均植入一个支架;30.4%的患者采取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7.2%的患者采取心脏搭桥手术。接受PCI、PTCA以及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均好转出院。

2.5 转诊距离与转诊时间

目前心电诊断已覆盖周边132家医疗机构,离我院最近的医疗机构与我院直线距离为0.8 km,最远的相距81.9 km。我院急诊科抢救急性心梗患者所需最短时间为9 min,最长时间为120 min。调取患者入院时间,发现入院患者均是在当天做完心电图后,立即转院至我院就诊,转诊过程非常顺利。

2.6 住院费用

据统计,通过心电中心诊断转院至我院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2.4±2.4)万元,最高达13.8万元;住院费用共计193.84万元。其中,药品(0.6±0.8)万元,耗材(1.3±1.3)万元。

3 讨论

3.1 社会效益分析

3.1.1 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心电诊断中心的运行,依托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误诊,既能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断准确率,又能使患者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4]。

3.1.2 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突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充分有效地发挥三级医院的作用,为更大范围的患者提供权威性的诊疗服务,将优质医疗资源和先进医疗技术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也有利于推动形成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5]。这样,既充分利用了优质医疗资源,又为患者节省了费用开支,对缓解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也具有积极作用[6]。

3.2 经济效益分析

3.2.1 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 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将原本打算外出就医的患者“留”在当地治疗,不仅避免了异地重复检查,降低了个人和国家的医疗支出,而且免除了外出求医的交通费、住宿费等其他相关开销,避免了家属误工损失,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总体就医成本。

3.2.2 增加医疗收入 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的运行,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拓展了诊疗范围,有利于树立医院的公信力,使患者更信赖基层医疗机构,更愿意到基层看病,从而增加了基层医院的门诊量。与此同时,转诊至三级医院的住院患者数量增多,也增加了三级医院收入,可谓是双赢。

3.3 存在的问题

3.3.1 双向转诊电子信息系统尚未完善 目前,患者通过医联体内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双向转诊时,只有手写转诊单,转诊系统尚未与医院HIS系统进行对接。患者自首诊医院至转诊医院,仍需经过住院系统排队等待床位。除此之外,双向转诊没有完整的转诊流程与规范,没有规则去约束患者的就医行为,患者可自由选择医联体之外的医疗机构就诊。

3.3.2 远程心电数据库有待完善 本研究发现,远程心电数据库中缺少患者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既往病史等信息,给更深入的数据分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需要将心电系统与基层医院信息系统以及慢病管理系统对接[7]。

4 结论

远程心电系统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在第一时间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医联体内部医疗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患者在基层也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技术,并减轻了患者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医疗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加了医疗机构的收入,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远程心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种种问题与不足,如双向转诊系统、数据库不够完善等,均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以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8]。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7:122.

[2] 李厚荣,杜国伟,殷波,等.远程心电监测网络系统在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 25(3):159-164.

[3] 钱东福,尹爱田,孟庆跃,等.农村患者就医流向的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12):845-847.

[4] 阚宝甜, 菅天孜, 吕明, 等. 心电远程移动实时监护系统的可靠性研究[J/CD].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 3(2):98-103.

[5] 黄镫, 郭军, 夏纪田, 等. 远程实时心电监测在社区医联体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26(1):16-19.

[6] 王凡, 程丹, 王志成, 等. 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医院管理, 2017, 37(1):73-74.

[7] 方鹏骞, 蒋帅, 杨兴怡, 等.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关键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 2016,36(11):1-3.

[8] 罗望胜, 向定成, 张金霞.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门-球时间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4(10):1155-1159.

EvaluationontheoperationalperformanceofECGdiagnosiscenteragainstthebackgroundofhomogenizationconstructionofmedicalcluster:taking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sanexample

GuoMeng1,XuXia1,ZhangTong1,LiXing-jie2
(1. Depart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Jining No.1 People’s Hospital; 2. Jining Municipal ECG Diagnosis Center, Jining Shandong 272011,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unning efficiency of ECG diagnosis center, and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r flaws in the operation of homogenization network.MethodsWe selected 402 patients initially diagnos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by our ECG diagnosis center from 2014 to 2016. Sixty-nine cases among them were transferred into our hospital.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SPSS 20.0 based on the database established by Excel. We mad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ECG diagnosis center.ResultsECG diagnosis center made the same diagnosis as the admitting diagnosis on 82.6% of research objects. Among the enrolled patients, 33.3% underw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while 30.4% were performed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 Their condition was improved after the procedure. AMI patients can be rescued within the shortest time of 9 minutes.ConclusionThe running of ECG diagnosis center improves the medical service quality of primary hospitals. It provides better medical service for patients, relieves the im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in society and reduces the economic burden of patients. In addition, it also increases the income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ECG diagnosis center has obtained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CG diagnosis center; medical cluster

272011山东 济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部(郭梦,徐霞,张通);济宁市心电诊断中心(李兴杰)

郭梦,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医联体建设、卫生经济研究。

李兴杰,E-mail:lxj0304@163.com

R542.22

A

2095-9354(2017)06-0391-03

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6.003

2017-10-15)

(本文编辑:顾艳)

猜你喜欢

联体心电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远程诈骗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