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胸腔镜肺手术实施ERAS效果分析

2017-12-15晏凤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胸腔镜外科肺部

晏凤梅

(高邮市人民医院四病区,江苏 高邮 225600)

基层医院胸腔镜肺手术实施ERAS效果分析

晏凤梅

(高邮市人民医院四病区,江苏 高邮 225600)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胸腔镜肺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肺部胸腔镜手术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在手术前后给予常规管理,治疗组采用ERAS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肠道排气、胸管置留时长、尿管置留时长、住院时长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感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 对肺结节患者行胸腔镜下手术和ERAS处理,能够优化手术效果,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特别是对基层医院来说,可以有效节约医疗资源,使患者受益,值得合理推广。

快速康复外科;胸腔镜肺部手术;基层医院

据相关研究表明,胸腔镜肺手术与开胸肺手术在治疗效果方面效果相当,但前者对患者的损伤更小,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加快术后康复[1]。因此,胸腔镜肺部手术越来越得到胸外科医生及患者广泛认可,甚至在一些基层医院也普遍得到应用。为进一步提高胸腔镜肺部手术临床疗效,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2]近些年来也被引入该手术围手术期的管理中。ERAS的核心是融合多种学科的新技术与传统治疗方法优化组合,目的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增强手术效果[3],促进快速康复。本研究中采用ERAS理念协助胸腔镜肺手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肺部胸腔镜手术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其中,治疗组女11例,男7例,平均年龄(63.3±6.7)岁,病情Ⅰ期13例,Ⅱ期3例,Ⅲ期2例,对照组女12例,男6例,平均年龄(62.6±6.5)岁,病情Ⅰ期13例,Ⅱ期4例,Ⅲ期1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1)影像报告适用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手术;(2)术前手术审批、家属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

排除:(1)胸膜致密黏连患者;(2)心脏功能损伤患者;(3)淋巴结肿大或钙化患者;(4)全肺切除患者;(5)分期大于ⅢA期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以电胸腔镜手术的方式切除病变部楔形、肺段、肺叶,围手术期给予手术常规处理。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过程中加入ERAS流程,具体工作如下:

1.3.2.1 成立肺部肿瘤中心MDT团队,在病人入院、手术、术后康复等方面制定流程;建立肺部肿瘤中心公众号,保持与患者及家属的实时沟通,及时答疑解惑。

1.3.2.2 术前讲解:告知患者及家属肺部病变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手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康复过程,预后等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清楚,并告知其手术的大致流程与配合要点,讲解手术成功案例等,疏导紧张焦虑情绪,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手术。

1.3.2.3 术中镇痛:评估患者的疼痛耐受性,给患者进行麻醉的同时,加上适量的短效镇痛剂和镇痛泵。

1.3.2.4 术后康复: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SPO2,有异常及时处理;b呼吸道管理:术后常规吸氧,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床头抬高30°,每两个小时翻身扣背,指导患者行有效咳嗽、排痰,咳嗽时保护好切口,效果不好者予雾化吸入;c引流管护理:密切观察胸管引流情况,水注波动不明显时,排除外部因素后,行远心端挤压胸管,确保有效引流;d活动指导:卧床期间下肢进行踝泵运动,督促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第一次下床予跌倒评分,责任护士床边协助,每日量化指标,循序渐进,不感劳累为宜;e饮食指导:术后清醒后流质饮食,待肠蠕动恢复后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饮食;f拔管:根据胸腔引流液排气、排液情况,进行胸片复查,待患者各项指标都正常后,适时拔管,为患者讲解出院注意事项及相应措施,一周后复诊。

1.3.2.5 随访:一周内责任护士电话随访,询问康复情况,及时指导。

1.4 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胸管置留时长、尿管置留时长、住院时长等数据。以VAS评分对患者术后3 d、5 d、7 d的疼痛感受进行评分。观察患者有无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支气管胸膜瘘、切口感染等情况出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各项指标

治疗组患者排气时间、胸管置留时长、尿管置留时长、住院时长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恢复情况比较(X±S)

2.2 VAS评分

治疗组患者在术后3d、5d、7d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s)

组别n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治疗组405.21±1.124.86±1.324.65±1.24对照组406.78±1.346.66±1.356.45±1.47

3 讨 论

2001年,丹麦外科医生Kehlet率先提出ERAS理念,该理念有力促进了日间手术模式的发展。其具体是指采用一系列循证医学证据的优化措施进行围手术处理,目的是减轻患者手术后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的应激创伤,帮助患者快速康复。ERAS大体包括如下方面:①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②采用更好的麻醉技术、止痛技术、微创技术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③强化手术后的康复锻炼,如早期下床活动、肠内营养等。有研究表明,ERAS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长和减少住院花销,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ERAS理念在外科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与ERAS的术后护理密切相关。术后ERAS组的患者有意识康复锻炼开始早,且循序渐进的合理变换锻炼项目,使得患者机体恢复快,各脏器功能迅速恢复到术前水平[4],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住院费用,都有利于患者。本研究中ERAS治疗组患者术后3 d、5 d、7 d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原因可能与术中给予患者适量的镇痛药物有关。疼痛感减弱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的不适,并能够减少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5]。总体而言,ERAS配合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1] 张锡贵,李太东,倪 武,毛岸云,林育超,梁国连.胸腔镜下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在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15(02):187-190.

[2] 方忠民,蓝 斌,杨彦龙,朱天翔,陈 恕,李锐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5,36(08):1226-1229.

[3] 刘与友,刘玳瑄,吴朝晖.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流程降低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5):3507-3509.

[4] 王峻峰,倪 斌,马海涛.快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肺癌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5,20(08):581-585.

[5] 林宏彩.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胸腔镜肺癌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疗效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15):1562-1564.

R655

B

ISSN.2096-2479.2017.46.178.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胸腔镜外科肺部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