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盆底肌锻炼在降低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效果评价

2017-12-15邓学会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训练组无痛分娩尿量

邓学会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妇产科,福建 三明 365000)

早期盆底肌锻炼在降低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效果评价

邓学会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妇产科,福建 三明 365000)

目的 探讨早期盆底肌锻炼在降低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盆底肌训练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盆底肌训练组进行早期盆底肌锻炼。比较两组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后残余尿量;干预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结果 盆底肌训练组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训练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盆底肌训练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盆底肌锻炼在降低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产妇自主排尿,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减轻产妇不良情绪,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改善。

早期盆底肌锻炼;无痛分娩产;尿潴留;作用效果

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较为常见,目前无痛分娩多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方法,其通过腰椎间隙穿刺至硬膜外腔并给予小剂量低浓度局麻药物发挥镇痛作用。因药物对骶丛发生作用可减慢肠蠕动,导致膀胱收缩迟钝而引发尿潴留,发生率高。另外,在分娩过程膀胱受到胎头压迫可导致膀胱黏膜水肿充血也可引发尿潴留;术后会阴疼痛、腹肌松弛、膀胱容量大,对尿胀不敏感和害怕感染,加上解痉镇痛药物影响,可降低膀胱张力而出现尿潴留,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1-2]。本研究分析早期盆底肌锻炼在降低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盆底肌训练组,各45例。所有产妇均为阴道分娩,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盆底肌训练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18±4.13)岁,孕周(39.51±1.29)年;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31±4.45)岁,孕周(39.26±1.21)年。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产前健康教育。进入病房后,护士和患者积极沟通,评估其身心状况,介绍妊娠和分娩对盆底肌功能所产生的影响。在进入待产室之后实施无痛分娩,协助患者饮水和进食,以增加能量和产力。观察膀胱充盈情况,及时将膀胱排空,对孕妇介绍膀胱充盈的不良影响。(2)第二产程护理。指导产妇正确呼吸、合理应用腹压,在宫缩间隙给予饮水和喂食,并及时排空膀胱。产后30 min内进行早吸吮,并给予产妇能量补充,在回到病房后及时解小便,避免影响子宫收缩,对产妇说明早期排尿重要性,督促其及时解小便。

盆底肌训练组则进行早期盆底肌锻炼。(1)产前早期盆底肌锻炼。产前对孕妇介绍早期盆底肌锻炼的重要性、方法、目的和锻炼过程注意事项等,取得其配合。在锻炼时指导孕妇平卧,头下给予软枕,稍微屈曲和分开双腿,并指导患者深呼吸,吸气时将肛门、阴道和会阴收缩,保持深缓呼吸,呼气时放松,反复训练直至掌握。收缩持续时间6~8 s/次,锻炼时间15~20 min/次,4次/d,以孕妇无疲乏感为宜[3]。(2)进入待产室、产后早期盆底肌锻炼。在进入待产室后,引导产妇回忆早期盆底肌锻炼方法,协助其在宫缩间歇进行早期盆底肌锻炼,产后1 h再指导产妇进行早期盆底肌锻炼,协助其选择舒适体位,做缓慢深呼吸。产后2 h回到病房后继续锻炼,和病房责任护士交接,并继续督促患者锻炼,15~20 min/次,4次/d[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后残余尿量;干预前后患者不良情绪(采用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采用QOL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盆底肌训练组发生产后尿潴留2例(4.44%),低于对照组的10例(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盆底肌训练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组内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组别n时间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盆底肌训练组45干预前73.24±4.2172.15±5.5642.71±2.65干预后21.01±0.32#*32.01±0.51#*92.25±6.61#*对照组45干预前73.63±4.1472.16±5.7142.02±3.66干预后52.14±0.69#53.46±0.25#80.14±2.62#

2.3 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后残余尿量比较

盆底肌训练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早期盆底肌锻炼的实施可指导孕妇有意识进行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锻炼,具有无创和无痛特点,可促使盆底肌有节奏收缩,使其有意识对盆底肌肉活动进行调控,促进产后盆底肌张力的恢复,并增加盆底肌紧张程度和收缩能力,促进盆底肌控尿功能的恢复[5-6]。另外,肛门四周肌肉、尿道口和阴道有效收缩,还可加速会阴淋巴液和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水肿吸收,强化膀胱反射性刺激,并有效促进逼尿肌收缩而发挥自主排尿作用[7-8]。

表2 两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后残余尿量比较(±s)

表2 两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后残余尿量比较(±s)

排尿后残余尿量(mL)对照组4510.34±3.2450.20±18.13盆底肌训练组457.13±1.9431.13±11.31 t 8.1449.021 P 0.0000.000组别n产后首次排尿时间(min)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盆底肌训练组则进行早期盆底肌锻炼。结果显示,盆底肌训练组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训练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盆底肌训练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早期盆底肌锻炼在降低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产妇自主排尿,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减轻产妇不良情绪,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改善。

[1] 刘 莉,邹云南.早期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3,28(6):460-462.

[2] 加 亮.早期盆底肌锻炼在降低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7):71.

[3] 冯洁梅.早期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3):1911-1913.

[4] 叶笑梅,朱雪燕,孙晓妙,等.产后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1954-1956.

[5] 黄沁心,林海玲.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18-1719.

[6] 肖建平,龚 健,梁 喜,等.早期干预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近期尿失禁发病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4987-4990.

[7] 卢明霞.妊娠期及产后早期盆底肌肉锻炼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24):4195-4197.

[8] 龚 会.早期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3):4663-4664.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46.94.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训练组无痛分娩尿量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超早期吞咽训练对胃管拔出时间影响分析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