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胸腔闭式冲洗管在慢性脓胸应用中的护理评价

2017-12-15颖,徐立*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脓胸脓腔闭式

张 颖,徐 立*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433)

新型胸腔闭式冲洗管在慢性脓胸应用中的护理评价

张 颖,徐 立*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433)

目的 比较新型胸腔闭式引流冲洗治疗与常规闭式引流冲洗治疗慢性脓胸的疗效及管道护理操作所需时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试验组15例患者进行新型胸腔闭式引流冲洗治疗,对照组12例给予常规胸腔闭式引流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72 h胸腔引流量,脓腔引流结束及管道护理操作所需的时间。结果 72 h引流量试验组(1172.73±348.65)mL,对照组为(579.83±208.34)ml;脓腔引流结束所需时间试验组(6.07±2.12)d,对照组为(11.83±2.8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管道护理操作所需时间试验组(5.13±2.07)min,对照组(10.00±3.4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胸腔闭式引流冲洗治疗慢性脓胸比常规闭式引流冲洗,引流出更多脓液,脓腔消失更早,疗效更佳,护理操作时间更短,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冲洗管;慢性脓胸;胸腔冲洗

慢性脓胸多由于急性脓胸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胸腔内残留异物,使原发疾病未能治愈,从而发生特异性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疾病[1-2]。为此,我科医护人员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设计出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冲洗管,并在临床上进行了广泛的使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急诊收治的慢性分割性脓胸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51.83±7.42)岁;起病原因均为真菌感染引起,病程21~35天,平均(29.83±3.95)天,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收治的慢性分割性脓胸患者15例为试验组,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45~59岁,平均年龄(54.47±4.47)岁;起病原因同样为真菌感染引起,病程在18~38天,平均(30.47±5.34)天,试验组患者使用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签字同意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及临床研究对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设计及方法

1.2.1 新型冲洗导管设计

选用质地柔软(F12)管径4.0 mm吸痰管作为内套管,普通胸管连接Y形管作为外套管,内套管穿过胸管及Y形管与输液导管连接,外套管为普通胸腔导管接Y形管,Y形管一头接输液导管,一头接闭式引流瓶,冲洗液从输液导管经过内套管到胸腔,带有脓液的液体从外套管引流出,见图1。

1.2.2 两种胸腔冲洗方法

常规引流管冲洗方法:在患侧胸腔最低点即腋中线第7~8肋间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接负压水封瓶吸引,并于同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置一胸管用于冲洗。

图1 新型胸腔闭式冲洗管

新型引流管冲洗方法:将闭式冲洗套管A端置于脓胸最底点,将配好的冲洗溶液插上一次性输液导管排尽空气后连接于闭式冲洗套管B端,C端接闭式引流瓶并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妥善固定后行冲洗治疗。

1.3 评价指标

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72小时胸腔净引出量(净引出量=总引流出量-总冲洗入量)、两组患者脓腔完全引流结束所需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时间长短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72 h累计胸腔净出量及脓腔引流结束所需时间的对比

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对照组72 h胸腔净出量(579.83±208.34)mL,脓腔引流结束平均需要(11.83±2.86)天;试验组72 h胸腔净出量(1172.73±348.65)mL,脓腔引流结束平均需要(6.07±2.12)天。试验组在治疗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改良后的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应用对脓胸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改良后的新型胸腔闭式引管相比普通导管,由原来的上下导管变成了一根管道,减少了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发生,使得脓胸的复发可能性降低。使得患者的治疗疗程缩短,尽早彻底的促进脓液的排出,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3.2 改良后的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健康教育

随着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临床改良,护理学角度亦相应进行了不同改进。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更加人性化和专业化。改良后的胸腔闭式引流管采用输液导管连接Y型接管结构,因此更加要注意防止各个接头滑脱,造成空气进入胸腔。

目前临床上对慢性分隔性脓胸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我科研制的新型胸腔闭式冲洗管针对性强,护理操作简便易行,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杨江明,王红芝,罗遐杰.胸水C反应蛋白在脓胸诊治中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338,339.

[2] 周总光.外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9-280.

[3] 高宇翔,李 勇,吴 勇,杨 飞.胸腔灌洗疗法加引流治疗慢性脓胸21例[J].四川医学,2000,7(21):642-643.

[4] 鲍凤环,白海涛,胡咏玲.胸腔冲洗法的革新及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2(8):753-754.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6.89.02

徐 立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脓胸脓腔闭式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分析
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效果观察
QTB-HST系列闭式直推启闭机通过新产品鉴定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