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粟米枕在颅骨牵引患者仰卧位中的应用

2017-12-15潘树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粟米枕部卧位

潘树清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自制粟米枕在颅骨牵引患者仰卧位中的应用

潘树清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目的 分析自制粟米枕在颅骨牵引患者仰卧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实施颅骨牵引治疗的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序,使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颈枕,观察组使用自制粟米枕,比较两组的翻身耐度,卧位舒适度及两组的压疮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卧位不适发生率为9.8%,低于对照组的46.3%,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为4.9%,低于对照组的19.5%,观察组的翻身耐受度为85.4%,高于对照组的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颅骨牵引患者仰卧位中使用自制粟米枕可提高患者的卧位舒适度和翻身耐受度,并可预防压疮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粟米枕;颅骨牵引;仰卧位

颅骨牵引是一种临床骨科常用的复位和固定方法,利用外界的牵引力和对抗牵引的作用,对肢体或躯干产生牵拉力,达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目的,在颈椎脱位骨折、以及伴有颈髓损伤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1]。在牵引治疗过程中,由于现在使用的传统仰卧枕,枕芯材料都是棉花或碎片纤维填充物,透热性不强,不但容易使患者产生局部发热、后枕部疼痛不适、失眠、烦躁等不适感,还容易引起后枕部发生压疮[2]。针对这一情况,从舒适护理角度出发,减少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我科给颅骨牵引患者仰卧牵引过程中使用自制的粟米枕,患者感觉舒适,而且有效降低后枕部压疮发生率,应用效果满意。现将其制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实施颅骨牵引治疗的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序,使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其中,对照组男50例,女32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0.2±5.0)岁,其中颈椎脱位40例,颈椎骨折24例,颈椎损伤伴截瘫18例;观察组男48例,女34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0.5±4.8)岁,包括颈椎脱位42例,颈椎骨折24例,颈椎损伤伴截瘫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材料与制作:①取一块柔软易洗棉布及晒干的粟米约2.5gk。②制作方法:将棉布裁缝成一个长约35 cm,宽约25 cm布袋,将晒干的粟米2.5 kg(约半袋)装进缝好的布袋中封口,另一纯棉布制作一个枕套套在粟米枕外。

(2)应用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开始使用粟米枕,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做好使用方法指导及相关健康知识宣教。准备协助患者仰卧时,先把粟米枕放平,再把粟米拨平后放在后枕部,向下将枕头移至肩部及颈下,向上平头顶,询问患者是否舒适,然后在头的两侧放沙袋固定。如有明显枕骨隆突的患者,用手轻轻拨开枕中间粟米,使其成一凹陷,凹陷处对准枕骨隆突,再把患者头放下,按要求每2~4 h翻身一次。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颈枕,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和用法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两组患者的卧位舒适度情况、患者的翻身耐受性满意度,另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

1.4 观察指标

卧位舒适度主要比较两组患者在使用颈枕2 h内的卧位舒适度,主要观察患者的肢体麻木、颈部不适、烦躁等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舒适程度比较

观察组的卧位不适发生率为9.8%,对照组为46.3%,对照组的卧位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的翻身耐受度和压疮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有70例患者可耐受翻身,翻身后不影响休息,其翻身耐受度为85.4%,对照组中仅有40例患者在翻身后不影响休息,可耐受翻身,其翻身耐受度为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24,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中仅有4例发生后枕部压疮,且均为一期压疮,其压疮发生率为4.9%,对照组中共发生16例压疮,包括10例一期压疮和6例二期压疮,其压疮发生率为19.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0,P<0.05)。

3 讨 论

在颈椎脱位、骨折及颈髓损伤并截瘫患者中,受到病情影响,患者需长期保持仰卧体位和颈椎的制动状态,因此牵引治疗是其必不可少的治疗步骤,但是长期的制动状态,容易使患者产生现烦躁的情绪,且以往的颈椎牵引中所使用枕芯材料为棉花或碎片纤维填充物,透热性不强,患者不但容易产生局部发热、后枕部疼痛不适,还容易引起后枕部压疮发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3-4]。

在治疗过程中舒适的护理可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为提高颈椎牵引患者的舒适度,我院将传统的颈枕改为粟米枕,从研究结果中可看出应用粟米枕的观察组其卧位不适度和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翻身耐受度高于对照组。说明粟米枕可提高患者的卧位舒适度和翻身耐受度,并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经分析原因是由于粟米枕具有以下优点:(1)粟米是人们种植的一种可食用的植物籽,也称小米,呈圆形褐色细颗粒状,同时有淡淡的植物清香味,其味甘、咸,性凉,有镇静、醒脑等作用。(2)以粟米作为枕芯,透气性强,可减少头部出汗不适,特别在夏天使用更舒适;(3)粟米真本身有一定的重量(约2.5 kg),稳定性好,患者稍稍活动头部,不会引起枕头移动,感觉稳定舒适。(4)粟米为圆形及细颗粒的缘故,活动性较大,可塑性强,可根据患者枕骨凹凸情况自动塑形,减少枕骨受压疼痛不适,从而适当延长仰卧时间,避免由于头部不适而要求频繁翻身(30 min~1 h翻身一次,按要求2~4 h翻身一次)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可提高患者的翻身耐受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6]。

综上所述,将自制粟米枕应用在在颅骨牵引患者仰卧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1] 蒋凤仙.康慧尔泡沫敷料在预防颅骨牵引患者枕部压疮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2):95-96.

[2] 刘金平,刘 蕊,李 兵.自制颈枕在去枕平卧位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158-158.

[3] 龚春兰,文国英,龙翠燕,等.自制颈枕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7):3330-3332.

[4] 高志红.自制颈椎枕在辅助治疗早期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36):368-368.

[5] 黄 进,梁益庆,马玉蝶,等.自制水枕在预防及治疗头枕部压疮中的临床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22):119-120.

[6] 王秀芬,孙 兰.自制水枕预防危重患者耳廓部压疮发生的效果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11(b03):1460-1460.

R683.2

B

ISSN.2096-2479.2017.46.75.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粟米枕部卧位
右枕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术后复发1例
19岁的夏天和10本日记
“拆西墙补东墙”高质毛囊资源宝贵
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24例临床特点分析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
简便警示卧位角度测量器的设计
写给粟米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