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实施在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2017-12-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分阶段治疗法通气

吴 华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5)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实施在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吴 华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5)

目的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实施在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ICU收治的ARDS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时同时采用早期分阶段康复锻炼技术。在患者分组完毕后14天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进行干预的第3天患者的氧合指数就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干预实施14天后实验组在ICU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2.46天,并且将并发症的发病概率降低了40%以上。结论 对ARDS患者采取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干预快速的改善氧合指数,有效的缩短在ICU住的院时间,大幅度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概率,值得广泛应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肺康复锻炼技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ARDS)是在多种原发病的发展过程中继发的以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非心源性肺水肿,其病因分为肺外病因和肺内病因两种[1]。临床上的综合特征以长周期的低氧血症最为显著,缺氧越严重,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间越长,病死率越高,所以深受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ICU收治的ARDS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运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选标准:(1)诊断为ARDS重症患者;(2)年龄≥18岁;(3)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FiO2)≤250 mmHg;(4)实施机械通气常规治疗法清醒患者;(5)没有伴随骨折未固定完全或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对比两组ARDS重症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资料及患者的年龄等基本身体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比(±s)

组别n男性(n)女性(n)年龄(岁)身高(m)体重(kg)氧合指数(mmHg)实验组40241636.16±3.42165.46±7.3363.37±11.7690.32±13.07对照组40241638.25±2.76165.12±8.5662.92±9.8988.68±14.99

1.2 护理方案

对照组:采用ARDS病症的常规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记录好相关数据。

实验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时同时采用早期分阶段康复锻炼技术护理,通过对患者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对专家意见的采取,制定出对ARDS重症患者实施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护理方案,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的循环情况进行维稳;(2)对呼吸机的通气策略进行调整,保持低潮气量,4~6 ml/kg左右[2],PEEP维持在10~15 cmH2O;(3)每天进行12次间接性肺复张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0 s~2 min[2]。(4)对患者的气道进行清理,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在不能通过常规护理手段实现患者自身有效排痰,则应在准确时机运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处理;(5)床头抬高30°~45°,3~6 h/次,4次/d。(6)在患者撤下呼吸机后对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的指导[3]。(7)气压治疗2次/d,3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氧合指数、住院时长等数据进行对比,氧合指数为患者进入实验周期的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护士在8:00、16:00、0:00采用codas b1233型血气分析仪检测到的指数数据,检测前半小时必须停止一切操作使患者可以安静休息,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的ICU住院天数为(13.54±2.88)d,对照组ICU住院天数为(16.11±4.56)d;实验组的出现并发症患者12例,发生概率为24%,对照组引发并发症的患者30例,发生概率为60%;实验组第一天和第十四天的氧合指数分别为(94.12±16.58)、(258.05±46.03),对照组第一天和第十四天的氧合指数分别为(91.76±13.82)、(206.14±20.96)。从以上数据结果可看出实验组的护理效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比较

3 讨 论

当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规治疗方法分为机械通气治疗法和非机械通气治疗法两个类别,但是治疗效果仍然不尽人意。经美国医学研究显示:对ARDS重症患者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快速、有效地促进病人肺功能康复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引发概率、改善氧合指数,经本文实验研究结果得出实施肺康复锻炼技术可将并发症率减少36%,ICU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2.46天,护理效果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ARDS重症患者实施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1] 李秋双.呼吸末正压通气治疗伤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片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5):74-75.

[2] 章 凤,陶芳萍,史 倩,等.高置换率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929-931.

[3] 秦爱华.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38-139.

[4] 米 洁,黄 桃,高 西,等.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14):1904-1906.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6.44.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分阶段治疗法通气
壮医外治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观察分阶段延伸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肾虚阳痿早泄克星 创造外治疗法男士福音
分阶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观察
改良森田治疗法对改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应对方式的成效
课堂巧分阶段 搞好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