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12-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监护室监护重症

马 敏

(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300)

舒适护理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马 敏

(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300)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诊重症监护患者88例,依据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急诊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和比对。结果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实验组生命质量评分比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急诊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实验组(100.0%)比参照组(79.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有所提升,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舒适护理;急诊重症监护;临床效果

危重患者进行集中治疗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理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让其将危险期度过,这样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明显缓解,使其痛苦有效减轻。有学者研究后指出[1],舒适护理可以使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提升。鉴于此,此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中的临床效果,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诊重症监护患者88例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诊重症监护患者88例,依据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实验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3.4±4.8)岁;参照组男30例,14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9.1±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具体详细流程包括:①心理疏通。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后,由于自身病情较为严重,且常面临死亡的威胁,加之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家属不能陪同,致使患者出现多种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效果有着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进行交谈,在对其休息无影响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心理疏通,使其安全感进行提升。随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若不良情绪加重,需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对其情绪进行疏导,从而树立治疗疾病的自信心[2]。②环境护理。重症监护室患者所住的病房需保持绝对安静,禁忌大声吵闹,禁忌与同事闲谈,增加与患者的沟通次数,这样可以使患者得到尊重。另外,由于医疗器械移动会出现多种特殊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因此,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播放轻柔喜爱的音乐,让其注意力进行转移。若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护理人员可以为其读书和读报,从而使不良情绪明显缓解[3]。随后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其治疗方法、探视时间和需要注意的事宜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监护室的温度需适当调整,防止患者着凉。

1.3 指标评价[4]

利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评价内容为: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躯体疼痛等。在患者出院后为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包含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的三项。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中的各项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整理和计算,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护理模式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验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躯体疼痛等评分同参照组对比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n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实验组4460.5±3.459.7±4.458.3±2.857.1±4.2参照组4453.8±3.853.4±4.653.2±3.950.8±4.1 t 8.71596.56497.04637.1199 P<0.05<0.05<0.05<0.05

2.2 不同护理模式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后,满意和基本满意分别为31例、13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后,满意和基本满意分别为24例、11例,护理满意度为79.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的重要场所,其不仅配备先进的设备,其诊疗技术和护理技术也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时需实时进行监测,这样可以使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所平稳,挽救其生命。舒适护理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主要核心以患者为主,通过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病房,让其陌生感消除的同时可以使不良情绪有效缓解,以上问题均将舒适护理充分体现。就重症监护室患者而言,其病情相对严重,且不良情绪也较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5]。为患者播放轻柔喜爱的音乐,并让其注意力进行转移,可以获取患者的信赖,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6]。本次研究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参照组分别实施不同方法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来看,实验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躯体疼痛等评分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舒适护理较比常规护理模式更具优势,可以将其以往的不足进行弥补。

综上所述,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有所提升,对患者的康复也起到促进作用,可在临床优先选择。

[1] 苏忠冰.舒适护理在急诊重症患者心理问题中的应用及体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8-299.

[2] 张秋琴.舒适护理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13-14.

[3] 胡建云,谢士吉,杨万英,等.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临床影响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1412-1413.

[4] 黄娉欢.舒适护理在心血管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5,10(5):735-736.

[5] 郝建英.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83-184.

[6] 蔡倩珂.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患者提高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130,135.

R471

B

ISSN.2096-2479.2017.46.37.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监护室监护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