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肺血栓栓塞症非急性期整体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2017-12-15胡莹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肺栓塞急性期循证

胡莹莹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循证护理在肺血栓栓塞症非急性期整体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胡莹莹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肺血栓栓塞症非急性期整体护理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非急性期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肺血栓栓塞症非急性期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循证护理;肺血栓栓塞症;非急性期

肺血栓栓塞症又称肺栓塞,具体是指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如不给予该疾病有效、科学化的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而发生肺出血或梗死,威胁患者生命。肺血栓栓塞症非急性期给予患者科学化、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非急性期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5.1±1.3)。

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5.7±2.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叮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定时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等常规检查。同时给予患者常规痛疼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

1.2.2 观察组

(1)评估与提出问题。成立循证小组,需由肺血栓栓塞症治疗专家、护士长以及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发展特点和身心状态,以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便秘、焦虑、胸痛、呼吸困难等情况作为切入点,了解患者的要求、内心感受等等。

(2)检索策略。以提出的问题为依据,明确检索的关键词进行医学资料的查阅,以获证据支持。具体包括:肺栓塞基础生理、病理、发病原因、病程发展、复发的要素与原因等。

(3)制定护理计划。以查阅的医学资料为依据,同时结合患者要求、临床经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计划。

(4)护理计划的实施。

①心理护理。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从而患者难免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详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案、预后,及以往成功治疗病历等,平时多给予安抚、鼓励,对其提出的要求与疑虑,给予及时的满足与解答,以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吸氧护理。以患者动脉血气为依据,给予其吸氧处理。如果动脉血氧分压<80 mmHg,可给予面罩吸氧,动脉血氧分压>80 mmHg,需给予双腔鼻导管吸氧。另外,通常吸氧时血氧分压应保持在60 mmHg左右。

③胸痛护理。为减轻患者胸痛,放松呼吸机,可指导患者进行慢呼吸锻炼,呼吸节奏保持在15次/min;

④溶栓与抗凝护理。临床中通常利用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溶栓与抗凝治疗,注射过程中应注意避开硬结、瘀斑等部位。同时为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需实时观察患者双下肢是否有肿胀、疼痛等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立即给予处理。

⑤便秘护理。由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因而其肠蠕动将受到影响,易引起便秘,排便过程中如果用力过猛可能导致栓子在末溶解前脱落,因此便秘护理至关重要。具体:饭前指导患者饮用温水、蜂蜜等食物,以刺激肠蠕动。饮食方面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等类型食物。另外,必须时可指导患者服用相应药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⑥咯血护理。当患者出现充血性肺不张、肺梗死等症状时,容易出现咯血。此时,需指导患者将头偏向一侧,食用温凉类型食物。同时,需实时观察咯血量、质、色等方面的变化,并做好相应记录,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告知医生。

1.3 观察指标

(1)以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作为观察指标。将治疗效果分成四个等级:无效、有效、显效、痊愈。

无效:胸闷、呼吸障碍等症状无变化,肺动脉收缩压无改变,肺段缺损<0.25;有效:胸闷、呼吸障碍等症状部分消失,肺动脉收缩压有所下将,肺段缺损≥0.25;显效:胸闷、呼吸障碍等症状基本消失,肺动脉收缩压下将明显,肺段缺损≥0.5;痊愈:胸闷、呼吸障碍等症状全部消失,肺动脉收缩压恢复正常,肺段缺损部位恢复正常。

(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2 结 果

2.1 护理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术后便秘1例、皮下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出现术后便秘8例、皮下出血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

3 讨 论

据相关统计,我国肺栓塞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另外,肺栓塞病死率较高,是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非急性期是治疗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最佳时机,同时给予患者科学化、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2]。

本文提出将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肺血栓栓塞症非急性期护理中,循证护理即实证护理或者求证护理,其护理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深入化了解患者病情,并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为其制定针对性、系统性护理方案,从而实现临床护理目标[3]。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

[1] 邱丛莉,王菲菲,董觅佳.循征护理模式在肺栓塞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OL].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0):98-100.

[2] 王东梅,苑 学,杜高洁,等.循证护理及综合护理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应用[J/OL].河北医药,2015,37(16):2552-2554.

[3] 邵小东.循证护理模式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6):27-29.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6.28.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肺栓塞急性期循证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