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办法研究

2017-12-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穴位障碍康复

何 玲

(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办法研究

何 玲

(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办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吞咽能力和功能状况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选择合理的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其吞咽功能。

脑卒中;吞咽障碍;中医;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常伴随有吞咽障碍的问题发生,症状轻者仅会对其饮食造成不良影响,而严重的话则会造成窒息或者是吸入性肺炎的问题,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强化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予以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脑出血12例,脑梗死20例,年龄56~73岁,平均年龄(63.2±5.3)岁;研究组男18例,女14例,脑出血13例、脑梗死19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4.1±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在获取两组家属知情和同意的前提下开展。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康复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做咽部的冷刺激,做舌肌训练和咀嚼肌的训练,同时做下颌训练、咽部训练、摄食训练等。

1.2.2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办法为:①穴位按摩:确定患者穴位为翳风穴、廉泉穴、吞咽穴和风池穴,施以按摩,主要使用手法为指揉法和一指禅,另外辅以指推法做按摩,起到运气活血、舒筋缓痉、疏通经络之功效。穴位按压,1次/d,每个穴位按压时间在1~2 min,总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②艾灸法:1次/d,选择患者的百会穴、吞咽穴和廉泉穴做艾灸干预,使用方法为雀啄灸,以患者皮肤出现潮红为止。③中药咽刺激:使用占少量中药的棉棒,刺激患者舌根和后壁,刺激后要求患者做空吞咽的动作。中药配方组成为:麝香、薄荷、苏合香、冰片。

1.3 指标观察

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与吞咽能力。①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患者取其侧卧位,检查者把手指放于患者喉结和舌骨处,患者尽量做出快速、反复吞咽的动作,喉结与舌骨跟随吞咽运动越过手指、朝着前上方移动并再次复位,这一上下运动的下降时判定为吞咽完成。持续观察半分钟。②饮水试验:患者取其端坐位,喝30 mL的温开水,对呛咳发生情况和所用时间进行观察。1级代表可顺利喝完水并将时间控制在5 s内;2级代表分两次以上才能喝下,实践在5 s以上;3级代表虽然可顺利喝下,但存在呛咳问题;4级代表分两次以上可喝下并存在呛咳问题;5级代表呛咳频繁,无法全部喝完。③吞咽能力[1]:1~3分代表无法经口进食,可做基础的吞咽、摄食训练;4~7分代表可经口进食,无需或者仅需部分静脉营养;8~10分代表吞咽、摄食能力正常,可经口进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吞咽功能

经护理,研究组吞咽功能状况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比较(±s)

饮水试验功能评价(级)研究组(n=32)4.7±0.51.5±0.2对照组(n=32)4.1±0.42.2±0.3 t 4.1918.682 P<0.05<0.05分组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次)

2.2 吞咽能力

经护理后,研究组吞咽能力状况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吞咽能力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吞咽能力比较(±s,分)

分组吞咽能力研究组(n=32)8.6±0.7对照组(n=32)6.1±0.5 t 12.997 P<0.05

3 讨 论

吞咽障碍是指液体或者是固体动口腔在朝着胃传递的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传送延迟问题或者是运动障碍[2],这一并发症常见于脑卒中患者人群,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饮水呛咳、吞咽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等,较易导致发生吸入性肺炎,严重情况下甚至还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症状较轻患者可能会由于阻碍到其正常饮食而使营养摄入不足,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还会伴发摄食恐惧、抑郁等问题,直接严重影响到其生活质量[3]。

尽早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合理、科学的康复训练,一方面可促进其中枢神经系统修复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控制患者口咽部肌群使用性萎缩的发生率[4]。本次研究在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给予研究组中医康复护理,结合结果来看,经护理后,研究组吞咽能力及功能状况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穴位按摩、艾灸的方法,可有效起到通舌络、活血舒筋的功效。而且由麝香、冰片等组成的中药进行刺激护理有利于起到通络利咽的效果,促使患者其吞咽功能得到快速改善。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选择合理的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其吞咽功能。

[1] 柯 丽,张凤平,朱业智,等.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2014,30(14):1737-1739.

[2] 谢梦姣.黄连冰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护理干预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4(1):27-29.

[3] 杨艳梅.脑卒中吞咽障碍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169-170.

[4] 王思花,高 超.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15(11):15-17,18.

R248

B

ISSN.2096-2479.2017.46.23.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穴位障碍康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夏季穴位养心
跟踪导练(四)2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