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与广泛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效果分析

2017-12-07张振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叶状中位肌力

张振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甲状腺乳腺外科 河南 洛阳 471000)

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与广泛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效果分析

张振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甲状腺乳腺外科 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探讨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与广泛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广泛肿块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接受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肌力、前屈、内旋以及后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外展、外旋摸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总生存中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5年复发率低于观察组,无疾病生存中位期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广泛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疾病复发风险,延长无疾病生存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高。

乳腺分叶状肿瘤;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广泛肿块切除术

乳腺叶状肿瘤属于妇科疾病,其在临床上发病率不高,乳腺叶状肿瘤形状主要为分叶状,向肉瘤样基质和囊变间隔内突入,存在特殊的“叶状囊肉瘤”特征。早期乳腺叶状肿瘤被划分为良性肿瘤,直到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其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判定,划分为良性、交界性以及恶性3种类型。目前临床上乳腺分叶状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通常情况下,患者预后良好。其手术类型包括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以及广泛肿块切除术,两者均可对病灶进行有效清除,使得疾病预后得以改善,但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尚无足够的研究证实。本研究选取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60例,探讨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与广泛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6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CT、超声以及穿刺活检确诊,同时对存在乳腺手术史以及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排除。年龄26~68岁,平均(50.1±10.2)岁,病程8~61个月,平均(41.1±7.1)个月。其中接受广泛肿块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接受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后,切开皮肤,对皮瓣进行逐步分离,将全部肿块进行完整切除,同时也对肿块四周的乳腺组织(1~2 cm)进行切除,采用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以及切口,进行常规包扎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后,切开皮肤,对皮下组织进行逐步分离,使患者的乳腺组织得到充分暴露,顺着肿块包膜,对肿块进行分离,并切除肿块,同时切除肿块四周的乳腺组织(0.5~1 cm),止血,缝合皮下组织和切口。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后12个月的患侧肢体运动能力,术后5 a的复发情况,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率情况。肌力分级共包括5个等级:肌肉无法运动,患肢瘫痪,为0级;肌肉可颤动,但无法进行运动,为1级;肢体可开展水平动作,但无法开展重力动作,为2级;肢体可开展重力动作,但无法对抗阻力,为3级;肢体可基本完成肢体动作,为4级;具备正常的肌力,为5级。肌力在5级以下的患者判定为肌力减退。

2 结果

2.1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肌力、前屈、内旋以及后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外展、外旋摸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肌力减退11例,观察组肌力减退6例,观察组肌力减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2预后术后随访5 a对照组复发7(23.33%)例,观察组复发13(43.33%)例,观察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0,P<0.05);对照组存活21(70.00%)例,观察组存活22(73.33%)例,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05);对照组无疾病生存中位期为(56.85±8.16)个月,观察组无疾病生存中位期为(46.25±7.51)个月,观察组无疾病生存中位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5,P<0.05);对照组总生存中位时间为(57.46±8.56)个月;观察组总生存中位时间为(57.83±9.22)个月,两组总生存中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1,P>0.05)。

3 讨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发病人数仅占全部乳腺肿瘤的0.2%~0.8%,其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但通常以40岁女性发病率最高。导致乳腺分叶状肿瘤发病的原因可能为: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机体存在着纤维腺瘤病史;其他原因,如种族、生育哺乳、个人卫生习惯等。临床上在对乳腺分叶状肿瘤进行治疗时,广泛肿块切除术的应用率较高,其主要用于治疗体积较大肿瘤,涉及较多的淋巴结或肿瘤体积小但分布较密集的患者。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单个、小体积肿瘤患者。相较于局部肿块切除术,广泛肿块切除术可更有效地清除病变组织,但同时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肌力、后伸、前屈以及内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外展、外旋摸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是广泛肿块切除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更大,使其患侧肢功能受到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5 年生存率以及总生存中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复发率更低,无疾病生存中位期明显延长,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广泛肿块切除术可更彻底地切除患者肿块组织有关。

综上所述,采用广泛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延长无疾病生存时间,值得推广。

[1] 姜红,董兰侠,马敏,等.两种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3):128-130.

[2] 李娟娟,莫春生,梁丽春,等.广泛切除和局部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5):4-6.

[3] 高宇.广泛肿块切除术等方法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对比[J].现代养生,2017,25(1):105.

[4] 王海,江拥军.乳腺分叶状肿瘤广泛肿块切除术与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9):52,55.

[5] 庞雪莲,马明福.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6):26.

R 737.9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56

2017-02-15)

猜你喜欢

叶状中位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CD34、CD10、CD117在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94例单中心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24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