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2017-12-06孙莲

关键词:体现主体性策略

孙莲

摘 要:新世纪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格,社会需要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人才,因此,教师教师应该改变旧的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文章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体性;体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2-083-01

0

众所周知,在所有科目的课堂之上,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在课堂上讲,学生负责听课,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效率低下。这种模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完全替代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起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1.关注主体,创造氛围与环境

语文不同于其它的科目,不同于数学有具体的环境,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景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倘若不能创造一个符合课本内容的具体情景,语文科目学习过程中就会遇到许多的阻碍,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更会枯燥乏味,引发学生的叛逆情绪,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创造出一个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

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虚实结合的写作方式以及培养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心,对贫富差距的不满。假设教师只是一味地江都这篇课文,学生就不能清楚的了解文章内容及含义。因此,我们采用如下教育方式,让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找出其中表示小女孩很冷的句段,例如“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还有“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的向前走。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同学们找出的这些句子都能够从各个方面表明天气的寒冷和小女孩的可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播放与文章有关额照片以及视频表演,同学们从更加直观地角度去体会当时的情景,感受小女孩的可怜与无奈。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质疑能力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需求的人才就是具有自主探究,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因此,想要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加强自主探究能力。设疑与探究也体现在文章的各个方面,教师应该训练在空白处,在矛盾处等等地方设疑。“预设情景”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向同学们提出疑问,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吸引大家的学习兴趣,让大家对于矛盾产生疑问,并且自主额开始探究和学习,只有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才得以体现。

例如:在文章《父亲的菜园》这一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课文的初步阅读时就对同学们提出疑问:“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菜园与父亲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我们可否给文章替换一个题目”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目的性,学生获得更多的主体性,也有了更多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在《愚公移山》这个传统的故事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了解了愚公的锲而不舍,堅持不放弃的精神,但是也可以引导同学们从另一个方向思考,愚公移山的故事是否适应今天的社会呢?会不会引发环境污染?愚公的这种行为是不是显得有些愚笨,现代科技明显可以更加轻松快捷的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愚公的这种行为是否违反了生态规律?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再次思考的。这种提问方式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能力,双向发展

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不同个体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双向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避免某些学生成为陪同,没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多种方式都利用起来,课堂的刚开始,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文章,体会文章的思路,写作手法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学生自主阅读过后,教师开始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讲解完后,学生可以与同学开始讨论,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他人不同的讲解思路和思考方式。

4.合理转变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学,这种模式明显已经不适合现在的课堂,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由学生自由支配,同时可以适当的调换学生与老之间的角色,学生自己备课,为同学们讲解一段文章,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只有转变了关系,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角度看问题,并且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习起来更加有动力。

例如,在《凡卡》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课文的讲解交给学生,学生自主将文章阅读并且查出生字,给同学们讲解,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请学生自己上去讲一段,反洗凡卡的思想情感变化和身体形态德国方面的特征,在这样的角色互换中,学生更加理解教师的艰辛,更能体会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加快学生学习的步伐和积极性。

总结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语文教学,如果总是以同一种思路来思考问题,为学生讲解,就不能得新的收获和理解,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学生的思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思考与想象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方面多加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莉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2]郭郁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学生主体性[J]. 新课程(上). 2016(11).

[3]郭郁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学生主体性[J]. 新课程(上). 2016(10).

猜你喜欢

体现主体性策略
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艺术品位在生活中的体现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