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建的几点思考

2017-12-06陈永学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思考农村

陈永学

摘 要: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部局的调整,在农村中心乡镇出现了大批地寄宿生,越来越多的孩子寄宿在学校。对学校管理人员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加强寄宿生的管理问题上,学校如何取得家庭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学校和家长怎样共同构建起一个寄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环境呢。现结合实际,谈几点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2-009-01

0

一、从需求出发,做足工作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学生需要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学环境,为此学校管理者应从需求出发,做足工作。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我认为:一是强化过程管理。学生一周五天在学校,衣食住行在学校,学校唯有强化过程管理,详细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表现,建立档案资料,一生一卡。周末学生在家的时候,由协管教师编辑信息发给家长,家长在家中随时了解情况,配合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二是协管教师要主动作为。主动亲近学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了解学生的所需后,及时处理解决问题,让学生的顾虑从此放下,让学生的忧虑不再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负担,使师生关系真正成为良师益友。三是制度跟进。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校质量的提高,学校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关制度,尤其是奖惩制度,让协管教师明确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学校要将寄宿生的管理常态化,长效化,要跟教师评优选先、晋升职称(职务)结合起来,真正形成学校工作联动机制,教师甘心为学校付出,为学生干事。四是及时公布天气状况,提醒学生按时增添衣服,杜绝学生意外感冒,让学生在校如同在家一样。

二、从共育出发,做好工作

著名的教育家陶西平先生说过:“学校教育如果不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那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就在于与家长建立良好地关系,营造良好地教育氛围。我认为:一是建立多种联系方式,让信息畅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联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编辑短信,建立QQ群,微信,发邮件等。二是学校可以定期发放《家校联系卡》。让班主任与家长定期交流,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三是学校与家庭从学生发展出发,建立正确良好的关系。学校与家庭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不能把家校联系建立在相互告状,要在学生教育发展上下功夫,相互了解在家、在校的表现,学生的身体状况、学生心理的变化,阅读的书籍等。四是通过家长学校,形成统一的认识。家长尽可能地参加每一学期的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与学校目标同向,行动同行。五是对于个别比较特殊的学生,心理辅导是关键,让这部分学生在学校心理教师的疏导下,与学校责任心强、有爱心的教师建立“大手拉小手、温暖一起走”帮扶小组,进行一对一帮扶。六是建立亲情免费电话。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学生可以跟父母通电话;在学生感情危机的时候,可以与父母通电话,从根本上消除“亲情饥渴”。

三、从活动出发,做活工作

为了拓展家校联系的宽度,学校可以适当的搞一些活动,来做好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我认为:一是开好家长会。家长到学校来参加家长会“实属不易”,学校应从家长的需要出发设计家长会,家长会主题、流程、参观路线等,让家长参加完家长会后感觉不虚此行。学校在开家长会时,要将家长的联系方式详细记录,以便有突发事件时及时跟家长联系、沟通、妥善处理。另外课任教师要借助家长会详实了解学生家长的工作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背景等,以方便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二是制作视频资料。将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掠影录制成视频资料,定期发給家长,让家长感觉儿女就在身边。这样既拉近了关系,又亲近了教育。三是给学生过生日。为了营造氛围,又能开源节流,学校可以给学生开集体派对,让学生在校有家的感觉,温暖、开心、幸福。四是定期开展“我想对你说……”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所需所求学校分门别类地整理,对学校能解决的安排及时解决。对需要家长解决的学校协管教师可以与家长主动沟通,协同处理。对不能解决的学校可以想办法予以解决。

四、从细节出发,做实工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了更好地管理寄宿学生,学校要坚持从细节出发,做实工作。家校联系是学校管好寄宿学生的桥梁,也是纽带。我认为:一是主动走进学生,与学生聊天,谈心,从言语间发现问题,及时形成有效策略,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至于蔓延。二是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及时解决学生生理变化的困惑,让学生健康成长。三是提供优质的住宿环境,让学生“乐不思蜀”,安心学习,这样家长大可不必为学生寄宿而担心。四是定期举办主题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每周定期举办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即安排看一次教育影片、或举行一次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比赛等,使学生的各种素质悄无声息地得以提高。

总之,加强家校联系有利于改善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有利于改善校群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endprint

猜你喜欢

寄宿制学校思考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寄宿制学校软硬件资源改善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浅析寄宿制学校内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