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中舞蹈元素融入的教学探究

2017-12-06王旭蕾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王旭蕾

摘 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元素,让学生借助舞蹈元素感受到音乐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探究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融入方式,大胆实践是教育创新的表现。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舞蹈元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2-034-01

0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音乐学科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初中音乐教育对于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是一门艺术,自然包含许多艺术元素。

一、利用舞蹈元素,优化音乐知识讲解

借助舞蹈元素,优化初中音乐知识的讲解,能够降低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分析好舞蹈元素与音乐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理清二者的共同性与教学价值,才能让舞蹈元素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利用舞蹈元素的融入,让学生在舞蹈的帮助下更清晰地了解音乐作品所传达的内容与情感,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音乐学习需求。在初中生的学习与生活中,音乐并不是一个生僻的事物,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并在课余时间戴着耳机听各种各样的音乐。然而,受到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有一定差距,喜好也不同。初中音乐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抽象性强,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音乐作品不尽相同。流行与理论的冲击,会影响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中借助舞蹈去讲解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形象手段的帮助下理解音乐内容,能够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建立积极的音乐学习情感。

比如在讲解《爱我中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中为学生搜集相关的舞蹈视频。《爱我中华》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观看舞蹈视频的过程中为舞蹈形象的畫面所感染,理解音乐作品的气魄与内涵,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音乐学习意识。以歌曲看国家,促进学生将舞蹈与音乐作品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产生正确的音乐学习认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音乐作品选择丰富且多样的舞蹈元素,利用舞蹈元素与音乐理论知识的结合,让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更加简单,更加轻松。

二、利用舞蹈元素,提高音乐作品表现力

增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的表现力,是利用舞蹈元素的重要目的。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要想转变这样的教学状况,就要重视音乐课堂活动的设计。利用舞蹈元素的融入,提高音乐课堂的表现力,才能彰显音乐学习内容的魅力,让学生深入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在过去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利用讲解的方式给学生传授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这样的课堂过于枯燥。还有教师会将音乐欣赏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利用舞蹈元素的融入来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赏析中来,利用舞蹈去表达个人对音乐作品的看法,能够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比如在讲解《飞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的音调以及内容编排一些舞蹈动作,以此来展现他们的美感。在自主创作舞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飞歌》这首音乐作品的理解,也能通过舞蹈动作的设计,融入到音乐课堂活动中。

三、利用舞蹈元素,要把握好渗透尺度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元素,能够提高课堂的张力,促进初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借助舞蹈元素帮助学生积累音乐知识,满足学生音乐学习需求的同时,教师要关注舞蹈元素渗透的尺度。音乐课堂应当以音乐为主线,虽然舞蹈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在利用舞蹈元素优化音乐课堂时,不得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舞蹈元素的开发与利用中。如果舞蹈与音乐元素在课堂中失衡,学生可能会对音乐学科产生误解,这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不尽有利。

例如,在讲解《四季歌》时,教师要寻找正确的时机引入舞蹈元素。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舞蹈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观看舞蹈产生民歌聆听的兴趣。在观看舞蹈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舞蹈分析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促进学生借助舞蹈元素去理解音乐作品。在引导学生视唱的过程中,舞蹈元素应当退居二位。在做好课堂铺垫了,发挥作用之后,教师要将音乐知识以及演唱技巧作为教学主线,突出音乐学科的特色,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利用舞蹈元素,提高学生创造力

音乐是一门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在引导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学生缺乏创造力,就无法在音乐知识探究过程中获得乐趣,也没有办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一直以来,初中音乐课堂致力于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播,没有关注舞蹈元素与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师除了在网络平台中寻找现成的舞蹈元素之外,还可以自创舞蹈。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舞蹈元素的丰富化,让学生利用舞蹈表现自己的理解。教师所创造的舞蹈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审美,引导学生发挥个人创造力,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展示个人对音乐的理解,能够让课堂活动更有趣味性。

五、小结

综上所述,利用舞蹈元素与音乐教学内容的关系,促进舞蹈元素与音乐元素在音乐课堂中的结合,有助于音乐课堂完整性的提高。用舞蹈元素提高音乐作品的情感性与表现性,让音乐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将舞蹈元素视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工具与内容,提高舞蹈元素的音乐教育地位,有助于学生音乐艺术品鉴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深入理解,丰富情感——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韩艳红.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5(11).

[2]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实施方略[J].刘佳.科普童话.2015(39).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