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系对比·理解概念·列表归纳·巧妙记忆
——学习鸦片战争的方法

2017-12-04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四中学张秀芬

中学政史地 2017年31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鸦片条约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四中学 张秀芬

联系对比·理解概念·列表归纳·巧妙记忆
——学习鸦片战争的方法

【内容概述】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屈辱和灾难。同时,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学法指导】

一、加强联系对比,整体感知历史

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由于这场战争因走私鸦片引起,所以马克思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资产阶级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因其实质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表现为:

(1)继续: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性质相同,都是侵略性的殖民掠夺战争。③战争影响一致,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扩大:①从战争进程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增长;侵略区域扩大;协约国和条约增多。②从危害和影响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准确理解概念,把握知识内涵

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这期间,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分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个阶段,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

半殖民地,指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抗争史,也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繁荣富强的探索史。

准确理解掌握以上概念内涵,对于学习近代中国历史,很有帮助。

三、列表归纳整理,掌握同类知识

1.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识记《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了解英国侵略中国的实质。

条款主要内容影响割地割香港岛①给英国。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成为日后侵略中国的基地。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②。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导致清政府财政困难。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注:①香港岛并非香港地区。今天的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

②1银元=0.72两白银。(2100万银元=1512万两白银)

2.通过列表方式来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既简单明了,又能突出重点。

类别名称时间不平等条约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多法巧妙记忆,提高兴趣效率

1.《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浓缩为“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四个关键词记忆。

2.《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结合形势图,由南到北可记忆为:广、厦、福、宁、上。

3.歌诀记忆鸦片战争。

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

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

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②1840年鸦片战,琦善与英搞谈判,

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年签条款,

英国割去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

开放五处商口岸,中国近代史开端。

4.歌诀记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到1860,二次鸦片起战争,

1860占天津,10月攻入北京城,

联军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罪滔天。

沙俄乘机起歹心,系列条约不平等,

割地150多万,民族灾难更加深。

五、运用地图插图,获取最优效果

“左图右史”历来是古今史家治学习史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学习中,要尽可能多地使用历史地图和插图,这是取得最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如,结合《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了解战争大致过程,记忆《南京条约》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

结合《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知道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理解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深刻内涵。

通过阅读对比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可以看出,列强侵略区域由长江以南沿海地区扩大到沿海各省,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历史感悟】

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汲取历史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光荣传统;同时,从我们自身做起,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鸦片条约
鸦片种植与甘青社会经济互动(1928—1937)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美不续签俄美仅存军控条约?
毒品极其昂贵,为何晚清穷人也抽得起鸦片
THE DRUG WAR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基于“鸦片泛滥”的史学阅读及教学价值追寻*——以《鸦片利益链条上的中国人》的探究为例
农民需要“不平等条约”
霸王条约
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