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文化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八单元知识梳理与练习

2017-12-04河北省衡水市武邑职教中心袁凤英陈冬梅

中学政史地 2017年31期
关键词:帝国主义工业革命三国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职教中心 袁凤英 陈冬梅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文化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八单元知识梳理与练习

【主题要点】

世界史上册第七单元讲述的是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八单元讲述的是璀璨的近代文化。近代社会充满着变革,而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长期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准备。思想解放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也是人类精神的进步与升华的过程,它集中表现在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上。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启蒙运动、近代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等都是中考的高频考点。从题型看,考查近代文化知识的试题以选择题为主,考查其余知识点的试题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均有涉及。我们在复习本部分知识时,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与其他两次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格局演变等联系对比,形成知识脉络。

【知识链接】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3.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出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石油、电力等。

4.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时间:1914年7月底—1918年11月。

3.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5.主要参与国家:

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于10月革命后退出)、塞尔维亚、美国、日本、中国等。

同盟国:德国、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土耳其等。

6.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7.结果:同盟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8.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

9.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璀璨的近代文化

一、思想启蒙的火种

1.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伏尔泰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其主张包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2)卢梭提出“主权在民”的进步思想。

(3)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2.作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二、科学的革命

1.牛顿: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建了微积分,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世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2.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是《物种起源》,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3.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对论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对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世界的文化杰作

1.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德国),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2.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由表1可知,油路系统承载了空压机产生的大部分热量,是余热回收的主要载体,虽然压缩气体的温度值相对较低、可利用热量较少,仅占总热量的22%,但仍可作为辅助热源提供换热量,利用润滑油的余热余能进一步提高回收热量,提高供水温度。

3.美术名家——梵高,代表作是《向日葵》。

【重难点解析】

1.区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

首先,科学和技术的结合程度不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大,发展也比较迅速。

最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2.注意科技与战争的关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科技的两面性,即科技用于生产会推动社会进步,用于战争会加深战争的残酷性,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灾难。

3.理解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交战双方国家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民族独立而战,但是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4.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评价要客观公正,既要看到历史事件的进步性,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并从中学习经验接受教训。例如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评价:刺杀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但其行为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所以暗杀等恐怖主义行为不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确行为,在任何时候都应坚决反对一切恐怖主义活动;突发事件尤其是个人暗杀等恐怖主义行为,会直接对世界的和平造成威胁。

5.分清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都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是又各有特点。

第一,背景不同。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简单协作时期),资产阶级力量较弱;启蒙运动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手工工场时期),资产阶级力量较强。

第二,内容不同。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启蒙运动则是理性主义,提倡用思考和批判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运动范围不同。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欧洲,不是世界范围;启蒙运动源于英国,盛行于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影响了世界。

第四,直接后果不同。文艺复兴没有为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试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

(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美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 )

A.蒸汽机的改造和利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 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3.20世纪初,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

( )

A.火车 B.汽船 C.汽车 D.飞机

4.“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这场战争”指的是

(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5.下列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项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425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B.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

(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7.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 )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十月革命爆发

8.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思想核心和特点是

(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实行“开明”君主统治

C.重视公共意志

D.实行三权之间的制约和平衡

9.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

( )

A.地圆说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10.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一个曾叱咤欧洲政坛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和一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连在了一起。这两个人物是

(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拿破仑和贝多芬

C.达尔文和梵高 D.牛顿和爱因斯坦

二、材料分析题

11.识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与图二人物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

(2)两事件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材料二:“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1)这两则材料说的是哪次战争?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2)此次大战开始于哪一年,结束于哪一年?

(3)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13.探究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人类应该警钟长鸣,避免战争,珍爱和平。

【角度一】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德国等国家利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迅速超过了英、法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在殖民地的占领上,落后的德国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殖民地和霸权。到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对绝对统治权争夺的斗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促成了战争的最终爆发。

【角度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后,为在争夺战中占有优势,各国的军备竞赛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1890年至1914年,法国军费增加了1.5倍,英国为2.4倍,俄国和德国则分别猛增了3倍和3.8倍。与此同时,两大集团大力宣扬军国主义思想为穷兵黩武制造舆论。……德国建造强大的海军和最强的陆军的决心大大促成了战争的爆发。

【角度三】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愿望不断高涨,民族自决的要求日益增长。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枪杀后,苛刻的条件被提出来。不过,塞尔维亚背后是俄国,俄国的背后是英国和法国,而奥匈帝国有德国支持。因而民族自决与两大集团的结合使欧洲陷入大屠杀之中。

(1)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2)在上述主要原因中,你认为一战爆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个?据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参考答案

一、1.D 2.B 3.D 4.C 5.D 6.C 7.C 8.D 9.B 10.B

二、11.(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12.(1)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战争。

(2)开始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

(3)①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②战争引起了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实力,老牌强国英法遭到严重削弱,沙俄、奥匈、德国、土耳其四大帝国遭到摧毁,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④客观上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3.(1)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疯狂备战;不可调和的民族自决的愿望(或萨拉热窝事件)。(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答案一: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冲击了欧洲的国际秩序;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使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殖民地,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使竞争各方相互勾结,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后疯狂扩军备战,使战争一触即发;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使欧洲地区的民族矛盾更加严重,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所以,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是一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答案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疯狂扩军备战。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疯狂扩军备战,冲击了欧洲的国际秩序;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疯狂扩军备战加剧了两集团的对立,使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疯狂扩军备战,对峙双方的冲突和摩擦不断,使双方意识到决战不可避免,战争一触即发。

所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疯狂扩军备战是一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答案三:不可调和的民族自决的愿望(或萨拉热窝事件)。

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运动冲击了欧洲的国际秩序;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运动引起列强的干涉与冲突,使该地区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和大战的火药库;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奥匈帝国皇位继承者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索,一战爆发。

所以,不可调和的民族自决的愿望(或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猜你喜欢

帝国主义工业革命三国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三国乱谈(1)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工业革命
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工业革命的扩展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尼共批印度像“帝国主义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