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政法大学助困育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7-11-22梁生树

当代陕西 2017年6期
关键词:西北贫困家庭贫困学生

◎文/梁生树(本刊记者)

西北政法大学助困育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文/梁生树(本刊记者)

5月9日,西北政法大学召开扶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动员部署会,校党委书记宋觉强调,要切实提高做好结对帮扶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省委“十条铁规”要求,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西北政法大学在校的1.4万多名本专科学生中,贫困生约占三分之一。“4000多名贫困学生的背后,是4000多个在贫困线上‘往返’的困难家庭,在这些家庭的日常支出中,供养子女读书的费用占了很大的部分。培养出一名优秀大学生,是这些贫困家庭彻底摆脱贫困的最有效途径。”宋觉说。

为了让贫困学生在校期间不为衣食之忧而分心,其家庭不为供养大学生而无法脱贫甚至返贫,西北政法大学建立了适合本校实际,集国家、学校、社会三方力量,“奖、贷、助、补、减、免、缓、勤”以及“绿色通道”九大功能为一体的贫困学生资助与培育政策体系。

仅2016年,西北政法大学资助本专科贫困生达15188人次、资助金1700多万元。

在资助贫困学生过程中,西北政法大学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一给了之,而是做好资助、立德与育人“多门功课”。

民商法学院2015届优秀毕业生王伶坤,奶奶和母亲疾病缠身,他和弟弟同时上学,家庭十分贫困。大学四年里,他的综合学习成绩班级第一,学校连续三年给予他国家励志奖学金;在加入学校法律服务中心成为义务法律援助员后,他接待了300多名来访当事人,无偿代写法律文书百余份。

“在人生最为困难时期能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与资助,对贫困学生来说是铭记一生的大事,而这个过程更是青年学生亲身感知社会公平、公正的第一课。”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告诉记者,学校为此从制度上做了精心设计,示范学生扣好人生“德”的第一粒扣子。

为把每一分资助金花在最急需学生身上,西北政法大学对申请困难补助学生的各种信息综合研判,按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分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特级困难和一般困难学生等档次,分别给予不同数量的资助。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健说,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精准资助中,学校在人员认定上坚持宁宽勿窄的原则,在经费的发放上坚持“上限”原则,并实行先奖补后核实,确保贫困生安心上学。2016年,学校对713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一次性投入资助经费188万元。

来自商南县的2015级学生黄凡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学校的资助下,他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社团,并兼职多个岗位。

采访中黄凡告诉记者,这两年父母在家养植香菇,年收入近万元,家里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目前正在重新核定,一旦家庭退出贫困户,他将主动放弃学校每年发放的6000元贫困补助金。

黄凡说,6000元对他来说,依然是个天文数字,但这笔钱已经帮自己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于心于德都不能再“依恋”着它。

“资助是帮助困难学生度过眼前难关的授鱼行动,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不能用资助金养着一批心怀等靠要思想的学生。”西北政法大学学工部副部长李建梅说。

西北政法大学将贫困学生的受助与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学习成绩、依法诚信等多种表现全面挂钩,激发受助学生树立“受助思源,感恩知报”的理念。

在“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拟受奖或受助学生每学年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不少于20小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少于2次。

正在备考北大新闻学院研究生的王三敏,大二期间利用暑期到周至县集贤镇永新希望小学参加义务支教活动。她说,社会实践让她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拥抱生活、学会付出才能得到尊重。

中省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西北政法大学在“助困育人”的同时,还结对帮扶渭南市临渭区三张镇铁王村29户贫困群众,2016年底已有14户摘掉穷帽,余下的15户今年底有望全部脱贫,校内校外帮扶取得阶段性成效。

猜你喜欢

西北贫困家庭贫困学生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缠海鞭杆—西北棍
sin
长治市沁源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召开“两后生”职业培训推进会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狭路相逢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