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省脱贫攻坚政策问答(一)

2017-11-22

当代陕西 2017年6期
关键词:危房改造龙头企业易地

我省脱贫攻坚政策问答(一)

易地扶贫搬迁

1.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是哪些?

答:省内“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即居住在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的边远地区、高寒山区和陡坡峡谷地带的农户,远离集镇和交通干线,修路、通电、通水一次性投资成本过大,无法在当地生存的农户。

2.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建设什么?

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建房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以60、80、100平方米户型为主,最大不超过120平方米。

3.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补助多少?

答:采取集中安置方式的,建房人均补助2.5万元、旧宅基地腾退复垦人均奖励性补助1万元、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人均补助2万元;采取分散安置方式的,建房人均补助1.5万元、旧宅基地腾退复垦人均奖励性补助1万元。建房和旧宅基地腾退复垦资金兑现到户;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补助按人计算补助资金规模,由县级按安置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需求统筹安排使用。

4.易地搬迁稳定脱贫有什么举措?

答:县级党委、政府是易地扶贫搬迁和脱贫工作的责任主体。

(1)统筹运用产业、教育、就业、生态、医疗等扶贫措施,制定衔接紧密、精准到户的综合施策方案。

(2)以县为单位,按照户均5万元资金规模,统筹搬迁完成后的节余资金、扶贫专项资金以及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脱贫保障基金。保障基金实行资本统一运作、股权量化到户、收益分配到人,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如期脱贫提供基本收入保障。

(3)县级政府按照轮候计划组织搬迁时,要同步与搬迁群众签订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和就业脱贫三项协议,有序推进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和其他扶贫措施的落实。

5.如何安置特困户?

答:搬迁对象中的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特困单人户和2人户,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县级政府按人均20平方米的标准负责建房,纳入迁入地敬老院、养老机构等由民政部门实行集中供养;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特困群众,实行“交钥匙”工程,提供最大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的免费住房。

农村危房改造

6.房改造的对象有哪些?

答:扶贫部门提供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除去易地移民搬迁和民政部门负责供养外,确定为整栋危房(D级)或局部危房(C级)房屋级别,并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

7.补助资金标准是多少?

答:补助资金由中、省、市、县共同承担,中央户均补助按照标准下达(2016年户均补助7500元),省级户均补助5000元,市县户均补助7500元。修缮加固原则上不得超过1万元,新建房屋不得低于中省市县补助资金之和。

8.建房面积有什么要求?

答:原则上1至3人户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内,且1人户不低于20平方米、2人户不低于30平方米、3人户不低于40平方米;3人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方米,不得低于13平方米。

9.农村危房改造方式有哪些?

答:优先选择加固方式对危房进行改造,原则上C级危房必须采用加固方式改造。D级危房除原址存在不安全隐患以外,必须原址重建。

10.农村危房改造申请程序是怎样的?

答:农村危房改造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四级申请审批程序。

11.农村危房改造时间要求是怎样的?

答:按照住建部要求,当年项目必须全部开工建设,次年6月底前必须全部竣工。我省要求,对于本年度脱贫摘帽县10月底前必须全部竣工。

12.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有哪些要求?

答:农村危房改造要“全面实行基本质量标准、全面实行基本结构设计、全面实行基本建筑工匠管理、全面实行基本质量检查、全面保障基本管理能力”要求,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产业扶贫

13.农业产业扶贫有哪些政策措施?

答:(1)大力推广“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持资金折股量化”扶贫合作模式。对中省农业项目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果库、有机肥、能源沼气、设施农业、光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经营性固定资产,可探索以贫困户优先股的形式,精准折股量化到建档立卡贫困户。

(2)从2017年起,将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及现代农业园区评定的前置条件和硬性约束,凡是推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认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示范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及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时,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的扶贫主体,优先推荐或认定。

(3)深入实施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将培训任务重点向贫困村、易地搬迁安置区倾斜,依托农广校、农业园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加快培育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组织农业技术人员驻村包户,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的技术帮扶。组织农业专家对贫困户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强化农技推广服务。支持在贫困村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加快培育一批懂理论、懂操作的乡土人才。

14.林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有哪些?

答:(1)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干杂果经济林和木本油料产业。各县每年要从省级安排的核桃等干杂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的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核桃、红枣、柿子、板栗、花椒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和油茶、长柄扁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产业,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建设干杂果经济林和木本油料示范基地,改造提升低产低效园。

(2)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各县要从省级下达的林下经济发展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的资金,用于贫困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引导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林地立体复合经营。建设主体为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的,要积极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3)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社。省级林业产业专项资金要重点扶持贫困地区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社,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按照“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生产经营。

(4)强化贫困地区林业科技推广与培训。加大贫困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核桃提质增效技术、红枣设施栽培技术、花椒良种及低产园改造技术、油茶良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等一批适用技术推广,实施“211”林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编印贫困地区经济林种植和林下养殖扶贫培训教材,每年培训贫困人口不少于1000人。

15.在光伏扶贫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光伏扶贫主要在18个国定区县实施。

(1)实施对象:一是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二是无劳动能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鼓励其他有能力的区县自主实施光伏扶贫。

(2)建设方式:一是村级光伏电站。充分利用村集体空闲土地、公共建筑屋顶等有条件区域,规划建设一批单个电站100千瓦-200千瓦的光伏电站。二是户用光伏电站。充分利用贫困户住宅、稳固养殖建筑屋顶、院内空闲土地建设单个装机为5千瓦左右的户用光伏电站。三是集中式光伏电站。对通过户用和村级光伏电站尚不能实现户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目标的贫困户,优先选择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或与设施农业、渔业相结合的方式,以区县为单位统筹规划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

16.在电商扶贫方面有哪些政策措施?

答:(1)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提供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十三五期间力争覆盖80%的贫困县和50%以上的贫困村。利用中省财政资金,有选择、分批次对贫困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补贴资助,每个县级服务中心补贴50万元,每个乡村服务站(点)补贴2万元。

(2)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在延安、榆林地区15个贫困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

(3)推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应用。贫困地区农产品经营商户应用第三方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展示销售当地农产品,对使用平台产生的年费给予不低于30%的一次性补贴。

(4)帮助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创业。针对农村贫困群体、残疾人开展免费培训、创业孵化、合作对接和就业推荐。每年用于贫困群体创业培训和孵化的资金不少于中省培训资金总规模的30%。

(5)持续开展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对30个省级示范县、40家示范企业、5个示范园区给予重点指导和支持。在现有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每年追加一定规模的财政资金给予支持。

(6)培育一批农村电商龙头企业。每年从省级商贸流通专项资金中列支不少于300万元的资金规模,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对销售农特产品且规模较大的企业给予奖补。

(7)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参与扶贫工作。协调京东、苏宁集团将陕西省列为本企业首批扶贫试点省份,拓展4万名乡村联络员,解决当地就业。鼓励和支持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通过培训直接聘用贫困家庭子女。

(8)全方位开展电子商务知识技能培训。将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活动作为十三五期间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全面铺开。在指导各地用好总规模1000万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资金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逐年追加培训经费,并向贫困地区倾斜。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危房改造龙头企业易地
深耕微生态领域15载!这家动物保健龙头企业,利用“大”优势助力水产以效致胜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某些小官大贪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吉林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召开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365户农民顺利拿到危房改造补助金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