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合作之东风,促学生之发展

2017-11-17江苏省阜宁县张庄初级中学嵇桂林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象限图象函数

江苏省阜宁县张庄初级中学 嵇桂林

借合作之东风,促学生之发展

江苏省阜宁县张庄初级中学 嵇桂林

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经历阅读、观察、实验、思考、归纳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互学互补、反思评价等方面,阐述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法的一般步骤。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应用

长期以来,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课堂的“配角”,是习惯于沉默的人。教师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消化的过程,缺少感悟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生命的成长、潜能的挖掘,创造力被无形地抑制。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创造量在呈几何倍数增长,如果我们还停留于传授知识的层面,就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交流,让他们的自主性得到发挥,能力得到提升。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经历阅读、观察、实验、思考、交流、归纳等探究的过程,从中发现相应的结论。合作探究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与论证结论中习得知识。学生不囿于跟从与模仿,在“再发现”、“再创造”中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用已有的知识生成新的知识,实现自身的成长发展。探究式教学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研究问题,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提出问题,运用掌握的方法去尝试解决,不能解决的会以提问、合作交流的方式与老师、同学共同解决疑惑。探究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点,让他们可以从课堂中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学有所获。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的创设不是随意的,而是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关联的。教师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迫切想要弄明白问题的真相,从而会指导他们的生活实践。如在《线段的轴对称性》的教学中,教者设置问题如下:如图,A、B、C三点表示三个村庄,为解决村民子女就近入学的问题,计划建一所小学,要使学校距离这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请你做一回设计师,在图中确定学校的位置,你能做到吗?教师创设情境,会引起学生对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探索兴趣,促进他们的深入思考。

又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者以多媒体呈现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邮票上的图案是根据一个著名的数学定理设计的。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观看、思考邮票上的图案和图案中的小方格的个数,产生自己的思考。

二、自主探索,确定疑难

在合作探究之前,学生对问题要有所认识,要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才能在合作探究中与大家交流信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找到自己无法理解、无法解决的问题,当确定问题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探究活动。如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HL》的教学中,学生在学过SSS、SAS、ASA、AAS等判定后,知道SSA不能作为判定一般三角形的条件,而HL是“直角三角形的SSA”,学生就会产生疑惑,使用一般三角形的探究方法肯定无法进行,如何应用直角三角形的特点进行探究?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难

1.问题定向

小组合作探究旨在解决依靠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要相互介绍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大家共同解决。当然,小组同学存在个人差异,同样的问题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的同学可能不会,有的可能已经考虑好,有的可能还没有想到,大家坐在一起彼此交流探讨,就能解决一般难度的问题,但有一些新的问题或需要新的方法解决,就需要大家开展实实在在的合作,从汇总问题到逐步解决。

2.观察实验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现象、开展数学实验,就会形成一些概念、提出一些猜想、酝酿一些结构。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观察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有什么差异?观察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有什么差异?这三个函数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画图、观察,明确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后续探索一次函数关系式中b值对一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3.假设猜想

学生要具有直觉思维,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假设或猜想。学生将y=2x+3、y=2x-3与y=2x进行比较,会提出自己的猜想,函数y=2x+3的图象是由函数y=2x的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而函数y=2x-3的图象是由函数y=2x的图象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

4.解释证明

通过类比、直觉思维、假设与猜想获得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需要对其进行证明、解释,才能辨别其真伪。如果它是一个假命题,就要推翻它,重新寻找研究的切入点。学生在解释证明的过程中才能培养数学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四、交流合作,互学互补

小组合作探究后,对疑难问题有了解答,但论据是否充分,需要教师、学生的认可。各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大家彼此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了。大家在探究中,动手能力、协作能力、思维发展都得到了锻炼,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如通过对一次函数k值对函数图象所过不同象限的分析,学生产生了猜想:当k>0时,函数图象经过一、三象限;k<0时,函数经过二、四象限。但有小组对b值对函数图象经过象限的影响归纳得不好,有小组运用画图的方法辅助记忆:当b>0时,函数图象交于y的上半轴,肯定是经过一、二象限,同样,当b<0时,函数图象经过三、四象限。通过交流合作,大家对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五、反思评价,扬长避短集体交流之后,师生对合作探究学习要进行反思评价,要反思研究的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之处,结论的获得是否严密。反思能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探究过程,以弥补不足,并对好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以顺应与同化知识,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评价的方式多样,可以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评价既要关注探究的结果,还要关注探究的过程、探究的方法、学生的协作能力。评价应公正,应遵循鼓励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在初中数学探究学习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探索,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要让全体学生参与,避免让探究成为优秀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郑渊方,廖伯琴等.…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索[J].…学科教育,2001.

[2]张雪梅.…新课标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09.

猜你喜欢

象限图象函数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