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探微

2017-11-17江苏省启东市和合中心小学王新伟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长方体数学知识创设

江苏省启东市和合中心小学 王新伟

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探微

江苏省启东市和合中心小学 王新伟

波涛汹涌掀浪潮,课程改革真奇妙,应用能力创新路,不拘一格效率高。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既是新课改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需要。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数学应用的平台,千方百计地促使学生逐渐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星空中展翅翱翔。本文作者立足课堂,仰望知识的天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值得大家予以适度关注。

问题情境;借助比较;联系实际;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特征,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德国数学家高斯曾经坦言:“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至关重要。所谓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就是指学生通过对抽象知识的观察、分析,找到正确解题的有效途径,从而逐步形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践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选编适合学生求解能力的应用题,从而让他们在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正如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的:密切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感悟,通过实践环节的开发、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学习渠道的拓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实现能力发展、知识传承、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灵活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才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才能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比例”后,我及时创设了如下富有现实意义的情境来鼓励学生应用新知:

黄伟是一个集邮迷,他想收藏一张第三套人民币壹圆的纸币,于是在一天晚上,与妈妈一起上淘宝网找卖家。(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家网店的销售人员立即发来了壹圆纸币的正面宣传图,黄伟下载打印后测得如下数据:

黄伟通过仔细观察、琢磨,但还是不能确定真伪,就直接向集邮俱乐部打电话咨询,得知长大约为12.8厘米、宽大约为6.4厘米是壹圆纸币的真实尺寸。后来经过一番思索,他终于发现了一个网店值得信任,你知道是甲、乙、丙中的哪一家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立即打开了创新思维的闸门,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比较长宽的比值是否相同;有的学生认为:计算出对应的两条长及两条宽之间的比值,看是否相同。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促使其主动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挖掘生活素材,合理融入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提高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二、借助比较,深化学生的数学应用体验

顾名思义,比较的本质就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一般适合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数学课上合理运用比较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加小学生学习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譬如,我在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当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我就用多媒体展示了三个习题:①小李欲加工一个长方体的通风管,已知高、宽、长分别是12厘米、15厘米和60厘米,问: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白铁皮才能完成制作?②华联超市有4根长方体的大理石柱子,该柱子高3米,底面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若每平方米喷涂油漆需要1.2千克,问:刷这些柱子一共要用去多少千克的油漆?③黄某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铝皮水桶,已知长为20厘米,宽为18厘米,问:到底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铝皮材料?学生通过练习后进行比较与分析,不仅理解了“求表面积时需要考虑物体的面的数量”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而且感知了单位不统一时要及时换算的道理,应用能力的提高落到了实处。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理念

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认为:只有让学生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但有些教师把学生与现实生活隔绝开来,从而抹杀了学生的创新应用理念。其实,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和生产实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知识脉络和解题思路。譬如,当学生基本掌握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后,我就安排了一个实践性练习:带领全体学生到学校操场的草坪上,要求学生在这块草坪上设计一个面积是25平方米的花坛,设计方案可以不拘一格。许多学生面对这一练习题都喜笑颜开,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认真测量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最后呈现出近十种图形优美的花坛。在上述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先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重新进行组合,然后灵活应用平移法、分割法和面积相加减等方法进行设计,从而巩固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有效拓宽了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门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锻炼的机会,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波涛汹涌掀浪潮,课程改革真奇妙,应用能力创新路,不拘一格效率高。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既是新课改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需要。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数学应用的平台,千方百计地促使学生逐渐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星空中展翅翱翔。

猜你喜欢

长方体数学知识创设
拆拼长方体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抓不变量巧解题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