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高效课堂的活化剂

2017-11-17江苏省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王宗芳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层次性梯形平行四边形

江苏省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王宗芳

有效提问,高效课堂的活化剂

江苏省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王宗芳

目前,问题教学被广为使用,但问题教学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良现象,诸如即问即答、问题随意以及“满堂问”等降低了问题的效度。有效提问,是高效课堂的活化剂。文章具体阐述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启发性、目的性等,构建有效课堂的几个实践性的策略。

数学教学;问题教学;有效提问;互动课堂

课堂提问是调控课堂、活跃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主要策略,研究有效课堂提问,将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时突出问题教学的这些优势,首先应注意设问的有效性。下面就有效设问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应突出问题的目的性

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应体现问题的目的性,一个问题提出之后,主要目的是什么,如果教师设问时,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而问,问题就带有随口而问的随意性色彩。问题应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针对重点和难点而提出。

如《梯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笔者这样设计问题:上节课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那么梯形面积公式又该怎么推导?我们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呢?

这样的提问包含两个问题:一是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二是引导学生进入到新课——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探究中。这样的设问目的性明显,不仅“温故而知新”,也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巧妙“穿针引线”,问到“点”上,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才会有指向性和目标性。

再如,在四年级的《简便运算》的教学中,教师给出几个计算题,如:125×32= ? 125×14-125×6= ? 178×101-178= ? 123×18-123×3+123×85=? 98×199=?让学生逐一演算,然后提出问题:这些计算题计算起来是不是很麻烦?你有办法使运算简便吗?如此一问,显然可以激发学生对“简便运算”学习的欲望,有效引出新课题的学习和探究,问题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

二、提问应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问题的主要作用是以“问”启“思”。为此,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多维指向性、多维途径、多种结果,以强化思维训练。

如一年级的《元角分的认识》的教学,笔者在学生对元角分有所了解后,笔者提出问题:你们是否发现人民币的面值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8分、9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这个问题显然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参考资料上也不会有这类问题的信息,而这个问题又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很多学生也会问起,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组合,从假设、分析等入手,比如如果有3分,就是多余的,因为1分+2分=3分,需要付钱3分的话,只需要给一个1分、一个2分就可以了,2分+2分=4分、5分+1分=6分、2分+2分+2分=6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6分,想得到6分,用1分、2分和5分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设计6分的纸币……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能力的提高,也活跃课堂,放飞学生的思维。

三、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

问题的设计注重层次性包含两个方面的要义,一是学生的基础和素质不同、能力和发展程度也不均等,应注意因材施教原则;二是对于综合性、难度大的问题,应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分问题,通过对分问题的思考和归纳理解和把握主要问题。

如对于《梯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笔者在教学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等的关系时,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1)用两个大小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怎样的关系?(3)平行四边形的高和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吗?

这些问题与课堂教学的主题——“梯形的面积计算”丝丝相连,但是又具有层次性,尤其是(1)和(2)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问法,问法不同,难度系数迥然而异,(1)对于多数学生不是问题,而(2)明显难度系数加大了,具有启发性、思维性。问题(3)和(4)则直接指向课堂教学的重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梯形面积的计算上来。

又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学习后,笔者提出下面的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将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的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第一个问题毋庸置疑,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们不假思索地回答:90°,因为180°÷2=90°。这个问题似乎有脑筋急转弯的因素,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给思维带来了难度。

难度大、较为综合的问题,教师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围绕这些小问题设计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细化问题进行思考,再将分解的问题进行归纳和综合。

如《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教师给学生呈现梯形ABCD,再将梯形ABCD划分为△CDE和平行四边形ABED,如下图:

在这个情境中,设计问题:梯形ABCD的上底是a,下底是b,高是h,那么△CDE的面积是多少?平行四边形ABED的面积怎么求?根据△CDE和平行四边形ABED的面积,你能计算出梯形ABCD的面积如何计算吗?这样由分到总,凸显阶梯式、突出层次性,利于学生构建知识。

另外,问题的提出和讨论还应注意时机,即注意问题的时效性、实效性。

有效提问是艺术,是智慧,作为教师,应善问、巧问,用问题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发探究的兴趣,使课堂更灵活、更高效。

[1]王东.渗透的是策略,孕育的是思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和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7(01).

[2]江朗峰.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速读(中旬),2017(05).……

猜你喜欢

层次性梯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填数
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初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梯形填数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