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对照分析

2017-11-1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5期
关键词:偏心髓内股骨

孙 瑞

(贵州六盘水水矿控股集团总医院二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0)

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对照分析

孙 瑞

(贵州六盘水水矿控股集团总医院二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0)

目的对比分析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30日~2017年6月30日期间收治),随机分成2组,45例/组。对照组予以本组患者偏心固定医治,实验组予以本组患者髓内固定医治,比较2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结果实验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偏心固定;髓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髋部骨折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老年人群属于高发群体。因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易引发呼吸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骨质疏等并发症[1],对疾病预后具有不利影响,需要及时接受有效的固定治疗。为了探讨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本文将2014年1月30日~2017年6月30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偏心固定、髓内固定临床效果,以下时间具体研究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2014年1月30日~2017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一组各45例。在对照组中,女性患者:男性患者=21:24;年龄在40~78岁,平均年龄为(62.57±10.58)岁。在实验组中,女性患者:男性患者=18:27;年龄在42~79岁,平均年龄为(62.80±10.71)岁。2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年龄等基线资料上差距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偏心固定治疗。患者把双下肢放置在手术牵引床,采用仰卧位体位,通过C形臂X透视机将其侧肢体屈髋进行固定,牵引复位完成后让患肢和躯干保持10~15°。随后进行内收位且固定,使用C形臂X机对患者髋部进行正位与侧位见复位满意。切口位于患者髋关节外侧(长度在15 cm以内),然后深筋膜切开(与切口平行),从股外侧肌肉后侧间隙进入,操作应符合动力髋骨近端锁定干板的技术要求[2]。若闭合复位效果不佳,手术时可再次实施切开复位。

实验组:接受髓内固定治疗。在切开患者显露骨折端后,首先使用髓内针针尾从骨折近端髓腔逆行向上打入,达股骨大转子部位时,在该处局部皮肤作一小切口,显露该处骨皮质。再凿除部分骨质,继续逆行进针,从转子处引出髓内针,直至针前端与骨折近端平齐。然后,复位骨折端,再按顺行法将针锤入骨折远段。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手术情况

实验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37.43±6.20min)、切口长度(7.50±2.98cm)、出血量(139.48±98.76mL)较对照组显著更短,P值小于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s)

表1 比较2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s)

组别手术时间(min)切口长度(cm)出血量(mL)实验组37.43±6.207.50±2.98139.48±98.76对照组68.96±10.929.30±2.56194.87±25.29

3 讨 论

导致转子间骨折多是直接、间接暴力原因,其中跌倒和骨质疏松是常见的致伤因素。骨质疏松会引起人体骨骼强度下降、脆性增加,导致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不能承受较大压力和形变[3]。一旦患有转子间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手段必不可少。

相较于偏心固定,髓内固定具有力臂短、扭矩小、稳定性好、生物力学等显著优点,治疗可实现微创术式、创伤小、失血少、无需显露骨折端等小骨,对骨折愈合的生物环境破坏少,更利于骨折愈合[4]。髓内钉可跟骨折端接触,即使内侧骨皮质粉碎的病例仍能得到很好的稳定,对于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更具优势。

据本研究表明:实验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37.43±6.20)min、切口长度(7.50±2.98)cm、出血量(139.48±98.76)mL显著短于对照组各项数据,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髓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出血量更少,手术创口较小,对于医学临床推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张 颖,何 伟,刘又文,等.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5,28(2):117-121.

[2] 邵 锋,卢绪章.髓外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7):663-665.

[3] 曾展鹏,陈 朝,蔡群斌,等.PFNA与Intertan髓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23):3665-3666.

[4] 任东坡,倘艳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医正骨,2016,28(7):61-63.

R687.3

B

ISSN.2095-8242.2017.055.10749.01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偏心髓内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妈妈不偏心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偏心的母亲
巧妙应对老师的“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