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哮喘舌象变化规律与中医体质及血清IgE的相关性分析

2017-11-10经鑫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5期
关键词:舌象湿质儿童哮喘

经鑫爱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儿童哮喘舌象变化规律与中医体质及血清IgE的相关性分析

经鑫爱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分析儿童哮喘舌象变化规律与中医体质及血清Ig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40例,将其不同治疗方式作为依据,分为西药治疗组(20例)与中药治疗组(20例),再选取同时期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其进行舌象采集,并对其血清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医治疗组从0个月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腻苔、厚苔、黄苔组成比均逐渐降低,P<0.05。对中医治疗组患儿进行4~8个月的中医综合治疗之后,其湿热质、痰湿质所占比例降低。结论中医疗法能够将哮喘患儿的黄厚腻苔比例降低,将痰湿、湿热等病理因素去除,降低血清IgE水平,对疾病能进行有效预防。

儿童哮喘;舌象变化规律;中医体质;血清IgE

哮喘发病的重要抗体之一为IgE,血循环中的IgE水平高低和气道高反应性与哮喘严重程度具有密切相关性[1]。本研究主要针对儿童哮喘舌象变化规律与中医体质及血清IgE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40例,将其不同治疗方式作为依据,分为两组,西药治疗组患儿20例,平均年龄(8.05±0.12)岁,包括12例男患儿,8例女患儿。中药治疗组患儿20例,平均年龄(8.12±0.10)岁,包括13例男患儿,7例女患儿。再选取同时期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包括11例男儿童,9例女儿童。对比三组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1.2 方法

舌象采集:在上午9:00-11:00,下午2:30-4:30,采用finePix810型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所有儿童拍摄体位均采用正位。将儿童编号、照片编号以及姓名等在登记本上进行记录,以便于能够对其进行统一认定,如果判定相片合格,则要将其马上储存到电脑中。采用上海道生ZBOX中医舌象仪软件对采集到的舌象图像进行量化处理。

体质量表:将《中医体质分类及诊断标准》作为依据,进行体质量表的制定,可以将其具体分为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与平和质这九种体质。

血清IgE检测:分别抽取三组儿童5 mL清晨空腹前臂静脉全血,按照3000r/min的速度对其进行10分钟的离心处理,对其血清IgE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三组黄厚腻苔比例变化、中医体质变化情况分析

中医治疗组从0个月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腻苔、厚苔、黄苔组成比均逐渐降低,P<0.05。健康组、西药治疗组均没有发生变化,P>0.05。

在0个月时,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患儿的体质以痰湿质、湿热质为主,到4个月、8个月时,中医治疗组痰湿质、湿热质所占比例慢慢降低,而西医治疗组则没有明显降低现象表现出来。健康对照组湿热质、痰湿质体质所占比例较低,并且其组成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出现。对西医治疗组患儿进行治疗后,其湿热质、痰湿质所占比例没有下降;对中医治疗组患儿进行4~8个月的中医综合治疗之后,其湿热质、痰湿质所占比例降低。

2.2 血清IgE分析

相对于0个月时,西药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第8个月时的血清IgE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西药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的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血清IgE分析(±s)

表1 血清IgE分析(±s)

组别第0个月第8个月健康对照组79.58±21.3680.07±22.25中医治疗组189.25±33.6279.12±23.78西药治疗组195.25±31.2882.65±20.72

3 讨 论

临床上,哮喘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对儿童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容易反复性发作,对患儿生长发育、生活以及学习均造成了严重影响[2]。现阶段,临床上还没有完全明确该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通常认为和气道慢性炎症具有密切相关性。本研究中,患儿的舌苔黄厚腻比例较高,对其进行中医辩证治疗之后,其舌苔慢慢减退,说明疾病出现了好转现象。并且对患儿进行中医治疗后,其体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湿热质、痰湿质患儿所占比例均有所降低[3]。哮喘发作和血清IgE水平存在密切相关性,哮喘慢性炎症反应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IgE介导变态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0个月时,西药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第8个月时的血清IgE水平均显著降低,但P>0.05,这说明中药与西药均能够将患儿血清IgE水平降低,能够对哮喘进行有效预防。

综上所述,中医疗法能够将哮喘患儿的黄厚腻苔比例降低,将痰湿、湿热等病理因素去除,降低血清IgE水平。

[1] 安小东.哮喘儿童血清IgE、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和尿白三烯E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3,35(1):101-102.

[2] 刘琳砚.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36(7):858-860.

[3] 张南华.哮喘儿童白细胞CD21、CD23、CD40L的表达与血清IgE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16,46(7):60-61.

R272

B

ISSN.2095-8242.2017.055.10739.01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舌象湿质儿童哮喘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肿瘤舌象研究可视化分析(2001-2020年)
基于Citespace糖尿病舌象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舌象仪临床应用研究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评价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代谢综合征痰湿质研究进展*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