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造护理配合抢救流程在妇产科危重症手术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2017-11-07邱惠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0期
关键词:手术室流程护士

邱惠琴, 徐 晔, 张 英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再造护理配合抢救流程在妇产科危重症手术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邱惠琴, 徐 晔, 张 英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再造护理配合; 抢救流程; 妇产科; 危重症救治

近年来高危妊娠与异位妊娠患者数量日益增多,手术是诊治和挽救此类患者及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因而合理有效的急诊抢救与护理方法十分重要,是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1-2]。本院2016年1月起对原有手术护理配合抢救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并应用于妇产科危重症手术患者的救治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实施手术的妇产科危重症患者117 例,将2015年1—10月的54 例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前置胎盘9 例、胎盘早剥7 例、妊高症子痫14 例、脐带脱垂 3 例、妊娠子宫破裂 1 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20例,年龄18~45岁,平均出血量1.0~2.5 L, 均存在不同程度休克症状; 将2016年1—10月实施手术的63 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其中前置胎盘 12例、胎盘早剥6 例、妊高症子痫17 例、脐带脱垂 1 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 27 例,年龄19~49岁,平均出血量1.2~3.0 L, 均存在不同程度休克症状。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配合抢救流程: 手术室护士接到急诊手术通知→汇报护士长或组长→安排人员与手术间→器械护士入手术室准备所需抢救物资、设备、仪器、器械→患者入手术室,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路,保留导尿、麻醉操作配合→手术护理配合抢救、协助新生儿抢救→执行抢救医嘱、操作,护理文件记录→术毕,送患者回指定部门→终末处理,整理。

1.2.2 实验组再造护理配合抢救流程: ① 抢救设备、仪器、物资的事前准备。利用新增加手术间的契机,选定1间离患者通道较近的手术间作为急救手术间。常规标准配置急救设备、仪器,如自体血液回收机、新生儿辐射抢救台等; 准备新生儿抢救物资专用箱与抢救物品、药品等,按规范定位放置,安排专人管理,做到每班次检查,保证良好性能。② 科室重建急诊弹性排班模式。分一、二及三线班,日间由当班急诊护士2名、急诊PRN护士1名、工勤员1名、麻醉师1名组建一线班,护士长与麻醉科主任为二线班,三线班则由常规排休息的护士担任。夜间配备急救一线备班,由专科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按住址远近选择距医院路程5~10 min的3名护士担任。常规排班中的备班护士为二线急救备班,三线急救备班则由护士长、麻醉科主任负责。③ 按资质不同合理安排救治护士。低年资护士担任器械护士,高年资护士担任巡回护士1和巡回护士2, 明确每个班次护士的工作职责。器械护士负责准备无菌包、手术用物,铺置无菌器械桌→提前洗手、整理无菌台→执行手术用物清点等制度和规范→术中护理配合→器械、用物、环境的终末处理。巡回护士1负责迎接患者、评估病情、实施交接→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抽取血检验标本→保留导尿→连接管道、导线→放置手术体位、提供舒适护理→及时供应所需物品,关注手术进展→病情观察与监测→执行医嘱、手术用物清点制度等→护理文件书写与抢救记录。巡回护士2负责调节手术间温湿度,检查抢救设备、物资,保证性能→生命体征监测,安全核查,协助麻醉操作→放置手术体位,提提供舒适护理→协助新生儿抢救,执行抢救医嘱→新生儿交接转运→协调联系患者术后送返部门→术毕护送患者。④ 畅通急救告知渠道。接到危重手术通知的护士于第一时间通知当班急诊一线班到位,包括手术科室医生,同时汇报护士长、麻醉科主任。患者入室后评估病情及急救情况,随即通知相关急救人员,如接产护士、新生儿科医生等。⑤ 重建转运“绿色通道”。与院感科、护理部、后勤保障科、新生儿科等多部门协商,开放并启用手术室—新生儿室内通道作为转运新生儿的“绿色通道”; 巡回护士2在手术结束前30 min与手术医生沟通,确认患者要送返的部门,并提前协调联系,以保证术后救治的及时性。

1.3 评价指标

① 护理配合抢救时效: 手术准备时间,即从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开始的时间; 手术时间,即手术开始时间至患者出手术室的时间。② 护士急救综合素质能力: 自制考核评价表,评价项目包括应急响应能力、急救物资准备齐全性、急救设备与仪器操作能力、制度与规程执行能力、急救药品知识掌握能力、协作沟通能力、护理文件规范书写能力、对突发事件的预见能力,考核评价表以百分制评分, <89分为不合格, 89~94分为合格, 95~100分为优秀。③ 满意度调查: 自制满意度测评表,测评项目分为工作态度、物品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急救技能、团结协作,每个项目分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5个等级,并分别赋值5、4、3、2、1分,满分25分, 20~25分为满意、15~<20分为一般、<15分为不满意。每月发放调查表6份,发放对象为主治医生及以上职称的医生。

2 结 果

2.1 护理配合抢救时效

表1显示,实验组的手术准备时间与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护理配合抢救时间比较 mi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护士急救综合素质能力考核成绩

表2显示,应用再造护理配合抢救流程后,护士的考核成绩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手术医生满意度

表3显示,应用再造流程实施护理配合抢救后,手术医生对护士急救配合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护士急救综合素质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手术医生满意度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护理流程管理包括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和再造流程,以业务流程的再造与优化为基础[3]。危重急症手术有着难以估测的不确定安全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抢救的核心目标[4]。建立规范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流程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5], 手术室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满意率[6]。

护理流程再造是通过将原工作环节进行整合、重建和删减等,形成以提高整体护理效益、减少医疗意外为核心的护理流程[7]。原先的护理配合流程是在接到通知后才进行抢救设备、仪器和物资准备,易造成工作忙乱,且接诊护士接到通知后首先汇报护士长,由护士长再安排急救人力,使得工作环节重复。在急救人力配置上则只有当班急诊护士,在不能应对抢救任务时才临时调配人员,特别是夜间,被呼叫人员常因住址远而不能及时到位,使得抢救工作滞后,耽误抢救时机。本研究再造流程通过重建急救人力配置,畅通接诊通知渠道,提前准备抢救物资、设备,规避了环节缺陷,使护理配合急救时效得到了提升。

护理配合急救流程再造对急救护士的班次工作与职责予以明确分工,工作程序一目了然,医护由“主—从”型关系变为“并列—互补”型合作关系[8], 全体人员间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连接,增强了医护、护护间的密切配合,缩短了急救反应时间。抢救中,不同资质护士合理配置、相互协调,防范了护理配合工作的遗漏与疏忽,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再造流程从抢救工作的整体出发,对人员与护理工作统一规划,规范了器械护士、巡回护士1、巡回护士2实施护理配合的具体事项,使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展抢救,改变了以前比较忙乱的抢救场面。标准化护理配合抢救流程优化了接诊、患者入室、抢救护理配合、术毕各环节中的具体步骤,形成了抢救工作的指引,使低年资护士在遇到急救患者时能按照流程有序开展工作,沉着应对,而高年资护士能更得心应手地提供护理配合,以最快速度在最短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最佳配合效果[9],同时也反映了医院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和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1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的急救综合素质能力考核成绩较应用前大大提升,手术室整体急救护理能力增强。

手术室护理是应急性极强的工作,因此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急救机制,抢救患者,既要做到及时、准确又要忙而不乱,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再造妇产科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抢救流程满足这一要求,将人员、技术、物资、设备、仪器、时间融合成有机整体,形成了一条有效、迅速的急救反应链,使手术室急救护理能安全、有效、有序开展,确保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1] 徐慧欣. 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30): 3718-3720.

[2] 陈淑萍.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28): 70-72.

[3] 黄晏文. 急救手术配合规范流程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中的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 17(23): 2932-2933.

[4] 孙茂莲. 急性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流程在手术室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18): 85-86.

[5] 高兴莲, 王曾妍, 吴荷王, 等. 急救流程图在急危重症手术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3, 20(2B): 15-16.

[6] 张琼, 曾雪彬, 李小峰. 急性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流程在手术室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5, 29(4): 1361-1362.

[7] 刘桂萍. 标准化的抢救流程在产科危重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21): 16-17.

[8] 章一华, 张金凤, 古锦屏. 无缝隙应对模式提高手术室夜间和节假日创伤急救质量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22): 2021-2022.

[9] 鲁琳, 聂智容. 颅脑损伤在手术室中的护理救治流程[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5): 435-437.

[10] 蔡红. 手术室中抢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22): 3480-3480.

R 473.71

A

1672-2353(2017)20-198-03

10.7619/jcmp.201720074

2017-06-10

徐晔

猜你喜欢

手术室流程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