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机访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

2017-11-07卢雪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0期
关键词:动机血压高血压

刘 畅, 卢雪琴

(1. 川北医学院 护理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2.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动机访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

刘 畅1, 卢雪琴2

(1. 川北医学院 护理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2.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及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本科室2016年6—11月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动机访谈教育,比较2组干预3个月后的健康知识掌握、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在疾病知识、用药、症状管理、饮食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访谈能够提高老年高血压的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提高血压控制水平。

动机访谈; 老年高血压; 健康知识; 血压控制

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中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的特点。近年来,中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经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老年高血压具有血压波动明显、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药物虽然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结构改变、运动量少以及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单单依靠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健康教育是高血压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辅助治疗从而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动机访谈教育是通过鼓励患者发现自身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进而引发促成患者改变行为[1]。本科室于2016年6—11月对4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机访谈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 ① 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 ② 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③ 年龄>60岁; ④ 既往无重大精神疾患、意识障碍; ⑤ 能够配合治疗及护理,并完成调查; ⑥ 无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体位性低血压。排除标准: ① 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频发性早搏以及快速心律失常未控制者; ② 明显的失语、认知功能、交流功能障碍; ③ 既往脑器质性疾病; ④ 心理、精神疾病史; ⑤ 合并有恶性肿瘤、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贫血者; ⑥ 文盲。将该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 年龄60~82岁,平均(69.84±12.31)岁; 病程6~14年,平均(9.52±2.43)年; 受教育年限2~19年,平均(8.52±3.75)年。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 年龄60~84岁,平均(69.12±13.43)岁; 病程4~17年,平均(9.23±3.54)年; 受教育年限7~17年,平均(8.72±3.83)年。2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所用的治疗药物具有均衡性,包括降压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物等。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在患者复诊时进行口头健康教育,时间和地点不定。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教育,内容如下。

1.2.1 组成高血压访谈小组: 科室成立高血压访谈小组,小组成员由5名工作年限≥10年的高年资护士组成,其中护师3人,主管护士2人。以上人员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责任心。由小组成员对患者实行一对一的访谈,每2周进行1次访谈,地点选择在门诊或患者的家中,每次干预时间20 min。建立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资料、访谈过程及执行情况。

1.2.2 访谈教育过程: 首次访谈(初始阶段):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为意图期。对患者的高血压认知情况、自我管理、心理健康情况等问题以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个人爱好、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关注度、家人的支持等。访谈小组根据评估的结果利用专业的访谈工具,包括自制评估表、引用量表、病情监测方案、各类教育处方等,与患者一起谈论,通过与患者互动,激发患者遵医治疗的意愿。第2次访谈(准备阶段): 强化上次访谈中针对患者的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让患者发现问题所在,对表现积极的患者进行表扬和给鼓励,以增强坚持治疗和遵循良好生活方式的信心。第3~5次访谈(行为改变阶段): 给予个体化的教育,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教育,解决患者高血压自我管理的问题,如认知(基础知识、饮食控制)、态度、心理、运动、高血压脑出血等方面的问题[3], 促使患者改变自己的行为。每次解决1~2个问题。每次访谈前巩固患者目前的行为改变并鼓励进行下一阶段的行为干预,提高患者的积极性。最后1次访谈(维持阶段): 与患者随意性的进行交流,总结患者在整个动机访谈教育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新的体会,并评价患者的干预效果。同时鼓励患者坚持自我管理以及遵从医嘱。针对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干预方案进行修正,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访谈后,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诊疗方案,由访谈小组讨论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教育指导处方、个体化的病情监测与随访建议。每次访谈后的1周对患者电话随访1次,随访时间10 min以上,了解患者的遵医情况,重点加强不足之处,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下一步的访谈教育计划。

1.3 观察指标

① 健康知识: 采用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调查问卷于干预后3个月进行调查,问卷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相关参考文献以及专家的意见制定,共包括7个方面,分别为居家管理、用药知识、疾病知识、症状管理、合理运动、预防发作和饮食知识。每个方面包含5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完全了解、一般了解和完全不了解,记分3、2、1分,满分15分。于干预3个月后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对患者统一调查。② 血压控制: 于干预前后3个月清晨起床后8: 00~9: 00采用水银血压计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血压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基准为a=0.05,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在疾病知识、用药、症状管理、饮食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压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着干预的进行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下降的趋势,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mmHg

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中国呈现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据WHO统计, 2010年在中国致死原因中非传染性因素占79%, 而高血压是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中国每年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耗费达3000亿元。目前,中国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的知晓率低、服药率低以及不规律服药有相当大的关系[4]。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已经越来越被接受。以往的健康教育方法是以提供建议为主,在改变高血压患者行为方面收效甚微。有学者认为,动机是个体改变自身现有行为的愿望。动机访谈教育由美国心理学家Rollnick以及Miller[5]提出,是改变行为的一种方法,其首先被应用于戒酒的研究,现在已经被广泛的用于健康行为领域,包括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动机性访谈通过鼓励患者发现自身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着眼于改变患者的动机,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6]。

本研究将动机访谈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动机访谈教育的患者对高血压健康知识,如用药、用药、症状管理、合理运动等,与常规健康教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具有记忆力差、遗忘性大的特点,常规的健康教育多采用“填鸭式”方法,形式多为单一的说教,患者兴趣不大,并不能真正掌握所需要的健康知识。访谈教育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访谈的主体应该是患者,访谈小组结合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来提高高血压患者行为改变的动机,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遵从医嘱的积极性,关键是能让准备阶段和意向阶段的高血压患者进入到维持阶段和行动阶段[7], 通过连续性的健康教育,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相关因素掌握[8], 帮助其建立了良好自我管理行为模式,从而促进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增加对健康知识的掌握。雷志萍等[9]研究显示,动机性访谈干预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知信行水平,是一种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的方式。动机访谈教育采用一对一的交谈、系统指导,进行个体化、专业化的健康教育,不断重复、强化,不仅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而且促进了老年患者坚持合理生活方式的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动机访谈教育的患者干预后3个月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血压差值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压水平控制不理想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动机访谈教育通过引导患者克服在健康行为与危险行为之间矛盾的心理,采纳健康行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合理运动遵医嘱服药,继而提高了血压控制水平。有研究认为动机性访谈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内在动机和主观能动性,促进生活方式持久的改变[10]。生活方式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提高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要结合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法,充分唤起患者渴望改变目前不良行为的动机和愿望。

综上所述,动机访谈能够提高老年高血压的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提高血压控制水平。

[1] 罗倩倩, 高芳. 动机性访谈在糖尿病健康教育运用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12, 27(9): 92-94.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8): 701-743.

[3] 范书南, 苑记清. 动机性访谈在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 天津护理, 2016, 24(2): 186-188.

[4] 黄凤岚, 黄秋宁. 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6): 1903-1904.

[5] 曾洁, 周仁, 葛茜, 等. 专业访谈教育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6, 10(3): 29-31.

[6] 徐英群, 曾洁, 宋瑞, 等. 访谈教育在2 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医学版, 2013, 27(4): 351-352.

[7] 张会敏, 张海洋, 唐四元, 等. 动机性访谈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18): 3332-3335.

[8] 明 月, 贾 囡, 程淑华. 动机性访谈及跨理论模型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15): 3671-3673.

[9] 雷志萍, 张会敏, 高振玲. 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6, 33(6): 541-543.

[10] 赵桂红. 动机性访谈在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教育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13, 11(11): 2963-2964.

Effectofmotivationalinterviewingonhealthknowledgeandbloodpressurecontrolin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s

LIUChang1,LUXueqin2

(1.SchoolofNursingofNorthSichuanMedicalCollege,Nanchong,Sichuan, 637000; 2.DepartmentofNeurology,AffiliatedHospitalofNorthSichuanMedicalCollege,Nanchong,Sichuan, 637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the health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86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to Nov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3)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3). The control group was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motivational interview education, and the health knowledg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for 3 months.ResultsThe knowledge of the disease, medication, symptom management, diet and other aspects of health knowledge score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press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can improve the 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reduc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hypertension; health knowledg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 473.5

A

1672-2353(2017)20-014-04

10.7619/jcmp.201720005

2017-05-02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科研项目[川北医附院字(2015)95号]

猜你喜欢

动机血压高血压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全国高血压日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