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手术患者提高恢复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综合护理

2017-11-07张子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0期
关键词:肺癌研究组手术

张子兰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 朝阳, 122000)

肺癌手术患者提高恢复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综合护理

张子兰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 朝阳, 122000)

肺癌手术; 恢复质量; 并发症

肺癌又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指出现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部分出现于肺泡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1]。近年来,肺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杀手。目前,全肺切除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虽然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症状,但其所导致的术后并发症与手术创伤却给患者机体康复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研究[2]发现,肺癌手术的治疗效果不仅与精湛的术中操作技巧相关,同时也与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具有直接的相关性。传统护理措施仅对肺癌手术患者实施了基础护理干预,而在其心理、影响康复的因素、并发症预防方面却少有见解[3]。本院对肺癌手术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措施,不仅有效提高了恢复速度,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并发症概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36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认知能力; 预计术后生存期>3个月; 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方法与内容知情,自愿配合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 有精神疾病史; 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男40例,女38例; 年龄42~78岁,平均(55.5±8.6)岁; 疾病类型: 鳞癌30例,腺癌40例,腺鳞癌8例。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 ⅢB期50例, Ⅳ期28例。研究组男42例,女36例; 年龄42~78岁,平均(55.8±7.2)岁; 疾病类型: 鳞癌31例,腺癌39例,腺鳞癌8例。TNM分期: ⅢB期51例, Ⅳ期27例。2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讲解手术的目的与意义、巡视时介绍手术室环境与相关注意事项、明确各项术前检查; 术中认真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认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密切观察各项临床指标,并给予患者饮食、下床活动、生活作息等相关护理与指导,并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⑴ 心理护理: 受疾病症状及手术创伤的影响,可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沉重的打击,继而增加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概率。针对此,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以温和的语言与贴心的行为消除他们内心的负担与压力,使其建立起对预后的信心,积极配合各项围术期医疗操作。⑵ 术前准备: 全面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与病情状况,对合并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应遵医嘱合理应用雾化吸入、抗生素药物治疗,以此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术前积极采取降压、降糖、降血脂干预。⑶ 健康指导: 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与认知能力,以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法向其说明肺癌的相关知识,包括肺癌的致病原因、肺癌手术的操作方法与目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注意事项等,以此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自觉改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与习惯,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松弛训练(腹式呼吸),完善各项临床血气与心肺功能检查,避免肺胞萎缩情况出现。⑷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与面色变化,监测肺啰音。鼓励患者有效咳嗽与排痰,并定时翻身。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协其取坐位或侧卧位,避免切口轻叩背部,促使支气管的分泌物有效排出体外,避免感染。扣背间歇期时,指导患者深吸气后轻咳1次,之后用力咳痰,且无痰者也应重复练习此运动,以便增进肺膨胀。针对不易排痰或痰液黏稠者,可以采用雾化吸入方式来稀释痰液,通常情况下为3次/d, 15min/次。需要注意的是,雾化吸入方法不适用于支气管哮喘伴肺癌者,避免加重支气管哮喘症状。⑸ 预防并发症: ① 心血管系统: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血氧饱和度,对患者实施面罩吸氧,遵医嘱适当应强心、镇静、利尿等药物,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并有效控制液体的输入速度与输液量,降低心脏应激反应。② 呼吸系统: 术后强化呼吸道管理工作,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并以给氧方式改善术后疼痛阈值,促使患者有效咳嗽、排痰。③ 疼痛: 多数患者术后可出现疼痛与不适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并以听音乐、读书、交谈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症状。④ 压疮: 保证患者皮肤的清洁与干燥,指导其穿着棉质宽松的衣裤。及时更换污染的被服,保证床单的干燥与整洁[4]。术中合理摆放体位后,检查患者身下有无注射器或三通小帽等物品。术中保证冲洗液不外漏,观察尿袋状况,避免外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2组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压疮。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研究组术后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 低于对照组的11.5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2组肺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临床普遍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近年来,部分研究[6]发现,肺癌主要与大气污染、吸烟、职业因素等内在因素相关。目前,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然而此类手术方式对机体组织损伤较大,极易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与肺活量,继而导致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术后并发症[7-8]。研究[9]指出,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中极易忽视影响患者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因素,所以整体护理效果有所欠缺。

综合护理是对常规护理的补充与完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综合、全面、规范化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将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服务,进一步强化了护理质量[10]。综合护理中心理护理能够有效调整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他们对医疗行为的配合度; 完善术前准备能够保证术中与术后恢复的效果。同时,做好肺癌相关知识宣教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与手术知识的认知程度,纠正不良行为习惯[1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2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综合护理干预未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但在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的改善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进一步加快了术后恢复速度。同时,研究[13]发现,全肺切除术患者易合并肺不张、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高龄患者也易并发心肌自律性、低氧血症及应激性增高等心血管事件。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排痰指导、呼吸功能训练等方法可以有效强化呼吸功能与心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此外,由于肺癌患者体质较差,术后压疮情况十分常见,不仅延长了康复时间,也给其家庭带来了较大的负担。综合护理中压疮护理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被服等方法有效预防了压疮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1.54%。

总之,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缩短肺癌手术患者的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概率,保证康复质量,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1] 马海欧, 郑义, 刘晶. 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4): 44-46.

[2] 李文洁. 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2): 64-66.

[3] 付路易, 程棣群, 张翠萍.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延续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4): 433-435.

[4] 沈亚青.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8(2): 222-223.

[5] Suneja G, Shiels M S, Melville S K, et al. Disparities in the treatment and outcomes of lung cancer among HIV-infected individuals[J]. AIDS, 2013, 27(3): 459-468.

[6] 付立萍, 张玉芬, 张荣泽, 等. 扶正安肺汤配合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J]. 陕西中医, 2014, 35(2): 186-187.

[7] 孔轻轻, 沙永生, 赵岳. 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10): 880-882.

[8] 刘丽峰, 沙永生, 赵晓亮. 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观察及临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12): 1118-1120.

[9] 李春燕, 黄彩娟, 胡娜妞, 等. 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6): 3999-4000.

[10] 徐爱红, 韩琴, 吴丽花. 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6): 3985-3987.

[11] Hooker C M, Meguid R A, Hulbert A, et al. Human in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surgical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Ann ThoracSurg, 2012, 93(2): 405-412.

[12] 吴纪萍, 陈小玲, 岳春迪, 等. 肺癌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8): 4491-4492.

[13] 杜萍, 吴小苹, 肖艳, 等. 肺癌住院患者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效果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7): 4255-4257.

R 473.73

A

1672-2353(2017)20-162-03

10.7619/jcmp.201720057

2017-05-16

辽宁省科技厅科研项目(201506220z)

猜你喜欢

肺癌研究组手术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手术之后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