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11-07杨巧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0期
关键词:瓣膜延续性抗凝

杨巧玲

(解放军153中心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杨巧玲

(解放军153中心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延续性护理干预;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脏疾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但术后易发生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因此术后需长时间进行抗凝药物治疗[1-2]。由于疾病知识缺乏,部分患者无法长时间坚持正确服用抗凝药物,导致抗凝作用缺乏而形成血栓或抗凝作用过度而出血,最终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及生存质量[3]。为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8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9月—2014年3月在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4]: ① 临床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且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者; ② 心功能为Ⅰ~Ⅲ级者; ③ 年龄≤67岁; ④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5]: ① 有沟通或意识障碍者; ② 并发偏瘫、脑梗死、肺功能不全及糖尿病者; ③ 病例资料不完全者。按随机数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7例; 年龄35~67岁,平均(49.3±7.9)岁; 单瓣膜置换24例,双瓣膜置换19例; 心功能Ⅰ级21例, Ⅱ级13例, Ⅲ级9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8例; 年龄35~65岁,平均(49.1±7.7)岁; 单瓣膜置换26例,双瓣膜置换17例; 心功能Ⅰ级23例, Ⅱ级12例, Ⅲ级8例。2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发放以遵医嘱服药及抗凝药物服用注意事项、伤口、工作、运动、饮食护理、国际标准化比值及复查凝血酶原时间等健康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手册,进行传统门诊复查[6]。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① 由专职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家庭访视或电话询问,1次/月,制定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延续护理评价量表,以睡眠质量、药物不良反应、抗凝药物口服情况、日常饮食内容、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为主要指导内容,详细填写,强化心理、饮食及睡眠等多方面护理干预措施[7]; ② 患者术后常因治疗时间较长而引发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故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及家属心理情况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出院后药物治疗和锻炼运动康复的配合度[8]; ③ 为患者提供健康的饮食方案,少食多餐,对钠盐摄入量进行控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9]; ④ 嘱患者定期进行门诊复诊伤口、抽血化验、B超及检查心电图,并根据检查结果对药物用量进行调整[10];⑤ 给予患者高质量网络及电话咨询服务,并由专业护理人员详细解答患者所提的问题。

1.3 评价指标

① GOS、SAS评分[11]: 采用GOS评分[4]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恢复正常生活为5分; 出现轻度残疾,可独立生活为4分; 重度残疾,需要他人照料生活为3分; 植物生存,完全无法进行生活自理为2分; 死亡为1分。采用SAS评分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② 生存率[12]: 统计出院后1、2、3年的生存情况。③ 生存质量评分[13]: 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以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心理、生理等为主要内容,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2 结 果

2.1 GOS、SAS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干预后GOS、SAS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生存率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院后1、2、3年的生存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生存情况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生存质量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环境、社会关系、独立体、心理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一种有效方式,可将病变的心脏瓣膜矫正,消除心脏瓣膜病变造成的心脏动力不足等情况,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但临床实践发现,心脏瓣膜置换术易产生血管栓塞、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4], 因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必要的心脏功能护理尤为重要。延续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及方式,可及时掌握患者护理情况,促进其生存质量提高。

心脏瓣膜置换术可有效治疗各种原因引发的心脏瓣膜疾病,术后常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且治疗期间还需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功能指标,并需早期、及时对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判断[15]。部分患者出院后因缺乏护理人员或家属监督及指导,无法定时定量使用抗凝药物,甚至自行停药,进而会影响术后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SAS评分较低,表明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患者预后。延续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护理模式,以临床治疗较为复杂但病情已得到控制的患者或存在康复要求的患者为主要人群,并以为患者提供家庭访视和出院后护理计划为主要内容。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指导,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积极性及配合度,而常规护理措施仅为患者提供术前、术后常规宣传教育,无法对出院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造成患者因监督不足而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组为患者制定延续护理评价量表,定期通过家庭访视或电话询问方式对患者日常饮食情况、抗凝药物口服情况等进行观察,并实施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及出院后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科学、营养的饮食方案,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不良习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同时,延续护理干预叮嘱患者定期进行门诊复诊及各项检查,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此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网络及电话咨询服务,并耐心详细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可有效提高治疗配合度和生存率。

综上所述,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康复进程,提升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1] 祝玲, 王洪梅, 沈琴, 等. 随访护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面情绪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1): 106-108.

[2] 陆洋, 傅巧美.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08): 62-64.

[3] 王保应. 早期康复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16, 2(10): 91-95.

[4] Yokoi Y, Kikuyama M, Kurokami T, et al. Early dual drain-age combining transpapillary endotherapy and 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fistula associated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 Pancreatology, 2016, 16(4): 497-507.

[5] 李彬, 多伶俐, 于游游, 等. 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4, 14(12): 1278-1281.

[6] 王晨, 周敏, 司在霞, 等.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17): 37-39.

[7] Furukawa H, kanqai K, Minami K. Lnitial clinical experience of early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r very elderly patients over 85 years old following open heart surgery[J]. Kyobu Geka, 2015, 65(6): 440-445.

[8] 倪叶彬, 王丽雅.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预防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J]. 上海护理, 2016, 16(1): 55-57.

[9] 林宏彩, 符淑霞, 陆崇娴.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的术后康复护理干预[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8): 1210-1211.

[10] Belardinelli R, Ceorgiou D, Cianci C, et al. 10-year exercise training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6, 60(16): 1521-1528.

[11] 周树岩, 隋琳.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心理一致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 2016, 30(21): 2591-2595.

[12] Smith S C, Benjamin E J, Bonow R O, et al. AHA/ACCF 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risk reduction theray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nd other atheroselerotic vascular disease, 2011 update: a guideline from the Amrican Hear Association and Amer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J]. Circulation, 2011, 124(22): 2458-2473.

[13] 周丽华, 林玉琴. 延续护理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作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9): 1373-1375.

[14] 王晶晶, 李仙, 王莉, 等. 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上海护理, 2016, 16(4): 48-51.

[15] 田果. 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11): 2100 -2101.

R 473.6

A

1672-2353(2017)20-160-02

10.7619/jcmp.201720056

2017-03-26

河南省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54325120005)

猜你喜欢

瓣膜延续性抗凝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烂”在心里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CHA2DS2-VASc评分在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