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透析用安全带联合针对性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2017-11-07薛健云杨红菊刘君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0期
关键词:松紧带子带安全带

薛健云, 杨红菊, 刘君君, 张 燕

(1.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 血透室, 江苏 南通, 226000;2. 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 血透室, 江苏 海门, 226100; 3.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肾内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自制透析用安全带联合针对性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薛健云1, 杨红菊2, 刘君君1, 张 燕3

(1.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 血透室, 江苏 南通, 226000;2. 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 血透室, 江苏 海门, 226100; 3.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肾内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尿毒症; 自制透析用安全带; 血液透析; 针对性护理; 满意度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其终末期即为尿毒症[1]。血液净化是将患者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而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可遇到内瘘穿刺成功而固定不牢,导致针头滑脱,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导致大量出血[2]。以往临床对血路管及内瘘针固定较多采用止血钳和(或)胶布固定法,但效果欠佳。本研究探讨自制透析用安全带联合针对性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南通市中医院和海门市中医院血透室行血液净化的尿毒症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30~76岁,平均(47.1±7.8)岁,原发病包括高血压33例、糖尿病37例、急性肾炎10例、痛风10例、其他30例。所有患者均经血液检查、B超检查及尿液检查确诊为尿毒症,排除合并精神疾病、心肝肺等严重器质性疾病及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的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中,男23例、17例,原发病包括高血压10例、糖尿病14例、急性肾炎3例、痛风3例、其他10例; B组中,男23例、女18例,原发病包括高血压11例、糖尿病13例、急性肾炎4例、痛风3例、其他10例; C组中,男22例、女17例,原发病包括高血压12例、糖尿病10例、急性肾炎3例、痛风4例、其他1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原发病类型实施对应的内科基础治疗,同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方式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流量为200~260 mL/min, 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 透析时间4 h及透析频率3次/周,抗凝剂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3],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A组采用止血钳固定法,即以床单包裹管路,再用止血钳夹紧床单,从而固定透析血路管以防滑脱。B组采用胶布固定法,即以胶布固定穿刺针,并将血路管固定在床单上以防滑脱。C组采用自制透析用安全带(专利号ZL 2013 2 0857 124.2), 制作材料为市售弹力松紧带1条、尼龙子母带1对,制作方法: ① 先根据患者手臂臂围加上4~6 cm剪1段长弹力松紧带,松紧带一端正面缝合尼龙子母带的母带,松紧带另一端反面缝合尼龙子母带的第一子带5~6 cm, 第一子带和母带配合,形成对穿刺针针柄进行固定的臂圈; ②再剪1段约6 cm小弹力松紧带,小松紧带一端缝所属母带与长弹力松紧带之间,小松紧带另一端与母带相对一侧缝合有第二子带,第二子带与母带配合形成固定透析管路的固定圈; ③第一子带、第二子带与母带配合时分别位于母带左右两侧。制作时注意反折弹力松紧带断面,防止松紧带内部皮筋回缩等,第二子带与母带形成固定透析血路管的固定圈。护士在引血上机操作完毕,选择长短适合的安全带3根固定内瘘针及血路管,其中2根分别在2个穿刺针针柄下方用第一子带固定内瘘针软管,可防止穿刺针滑脱; 再将内瘘针软管呈U型,用第二子带固定血路管; 最后1根固定在距穿刺点较远处,固定血路管,防止血路管因重力而牵拉穿刺针滑脱。

1.3 护理方法

A、B组实施透析一般护理。C组实施针对性护理: ① 心理护理。患者因疾病等影响,在治疗时会有一定心理压力和负担,护理人员应积极、有目的地与其交流、沟通,以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实施心理疏导,介绍以往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认识水平,增强信心[4]。② 通路护理。穿刺前细心评估内瘘,穿刺时小心谨慎,妥善固定,切实落实无菌操作原则[5], 上机后密切观察管道状况,确认动静脉压是否合适及流量是否流畅,对可能出现的管道受压、扭曲、脱位等要有充分准备,做到快速、准确处理,避免引起患者不适。③ 病情护理。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并处理[6]。④ 液体平衡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心功能状况等综合评估容量负荷状况,并适当调整相关参数,确保超滤量合理,防止出现肺水肿、心衰及低血压等。结合病情变化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进行调整,稳定血液循环[7-8]。

1.4 观察指标

① 比较3组固定方法的牢固性(血路管固定处是否松脱)、医疗物品的损坏情况(血管钳老化或断裂不可使用,床单或床垫破损,以肉眼可见破损大于血管钳尖口为度)。② 比较3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以非常满意+满意计算总满意度。

2 结 果

A组发生固定处松脱16例(40.0%), B组发生固定处松脱22例(55.0%), C组发生固定处松脱2例(5.0%), C组固定松脱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即C组牢固性最优。A组发生医疗物品损坏15例(37.5%), B组发生医疗物品损坏7例(17.5%), C组未发生医疗物品损坏,C组的医疗物品损坏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护理满意度为90.0%, 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 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3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与A组、B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血液净化技术应用广泛,能够对水分进行清除,具有缓慢、连续以及等渗的特点,可实现血浆再充盈,稳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及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血压,继而使病情得到控制[9]。目前,临床对血路管及内瘘针固定较多采用止血钳或胶布固定法,但效果欠佳,本研究采用自制透析用安全带,效果确切。

止血钳固定法存在以下不足: ① 对内瘘针固定无助,只能固定透析血路管。② 血管钳钳口折断或夹扣松脱,潜在血路管滑落导致穿刺针完全或不完全脱出。③ 潜在压迫或夹破血路管的危险性。④ 对床单有严重损坏性。⑤ 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要求,为防止交叉感染,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及地面需擦洗消毒[10]。消毒液的使用潜在着环境污染及消毒落实不到位的可能。⑥患者移动受限。胶布固定法存在的不足: ① 因长期反复穿刺导致穿刺点松动、患者出汗、活动及胶布黏合性等因素均可导致固定不牢固,潜在穿刺针脱落危险[11]。② 因胶布柔韧性较差及少数人存在胶带过敏现象,患者舒适度较差。③ 胶布易卷曲粘连治疗巾或床单,导致穿刺针脱出,亦可因胶布清除不彻底,增大床单清洁处理难度。④ 增加医疗垃圾。⑤ 患者移动受限。

自制透析用安全带采用弹力松紧带和尼龙子母带手工制作,子带与母带形成固定透析血路管的固定圈,可塑性强,柔韧度适中,压迫呈弧线形,且用力均匀,可防止血路管因重力而牵拉穿刺针滑脱,稳定性更好。安全带既固定内瘘针,防止胶布固定时黏性低或卷曲等造成的不良因素,又将透析管路随同患者手臂固定,防止患者因翻身、手臂移动等牵拉导致管路或内瘘针脱落。透析用安全带固定法的优点在于有效规避了管道及内瘘针因固定不当等带来的风险,同时制作简便,操作便捷安全,患者治疗时移动便利、舒适,护士巡视时观察一目了然,杜绝了患者失血和感染的风险[12-13]。

本研究还对采用自制透析用安全带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通路护理、病情护理、液体平衡护理,可使患者对透析疗法知晓,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也能从容应对,提高治疗安全性,有助于改善预后[14]。本研究结果显示, C组固定松脱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 表明改进固定法可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15]。

综上所述,自制透析用安全带联合针对性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易于取材、制作简单、固定牢固、美观舒适、使用方便、患者无明显不适感等优点,安全性、稳定性优于传统的止血钳和胶布传统固定法,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1] 刘沐琴. 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2): 16-17.

[2] 刘玲, 沈军. 规范化培训在新进护士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20): 2369-2370.

[3] 孙燕. 医院血液透析常见操作问题分析与标准化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 2005, 25(4): 36-37.

[4] 陈香美.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4-4.

[5] 朱晨平, 王饶平, 叶小青, 等. 血液透析动静脉穿刺针两种胶布固定方法的探讨[J]. 中国实践与研究, 2009, 6(13): 94-95.

[6] 苏红, 丁琳. “高举平台U形"法在血液透析循环血液管路固定中的应用[J]. 中国血液净化, 2013, 12(2): 110-111.

[7] 苏骏, 高淑红, 胡利平, 等. 自制管道固定夹子在血液透析治疗时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23): 76-77.

[8] 吴晓芳.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26): 253-254.

[9] 李诚, 朱亚梅, 张静, 等. 15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0): 1-4.

[10] Jiang X, Ji F, Chen Z W, et al. Comparison of high-flux hemodialysis with hemodialysis filtration in treatment of uraemic pruritu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Int Urol Nephrol, 2016, 48(9): 1533-1541.

[11] 黎磊石, 季大玺. 连续性血液净化[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148-212.

[12] Cameron JS. The prehistory of haemodialysis as a treatment for uraemia[J]. G Ital Nefrol, 2016, 33(Suppl 66): S66-72.

[13] Bonomini M, Sirolli V, Baroni S, et al. Update on proteomic use in hemodialysis[J]. G Ital Nefrol, 2017, 34(4): 28-34.

[14] 林丽.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6): 68-70.

[15] 季大玺, 谢红浪, 龚德华.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1, 10(2): 176-181.

R 473.5

A

1672-2353(2017)20-139-02

10.7619/jcmp.201720046

2017-05-24

张燕

猜你喜欢

松紧带子带安全带
巧用“插扣松紧带” 辅助体育课堂教学
一种基于奇偶判断WPT的多音干扰抑制方法*
舒丝氨纶松紧带的压力舒适性研究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能救命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
Let’s Go for a Ride
最甜蜜的安全带
松紧带和皮带
科学实验室
基于虚拟孔径扩展的子带信息融合宽带DOA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