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比较

2017-11-04王青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消费升级消费结构

王青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经济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W2015179)

中圖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2007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SDA结构分解技术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分解为消费结构变动部分和维持2007年基本消费结构不变基础上的消费额增加部分,经过分析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层次高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层次;通过投入产出表内在经济技术关联性得到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主要拉动第三产业升级,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主要带动第二产业升级。

关键词:消费升级 消费结构 SDA

相关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研究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问题上基本是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成因角度进行分析的。克拉克(1940)运用多个国家数据分析得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升级,促进劳动生产要素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导致三次产业比例结构发生变化。库兹涅茨(2005)认为需求和技术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原因,不同商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不同,居民收入增长促使弹性系数大的商品消费更快增长,进而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就随之改变。

国内学者一般运用各种计量模型研究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问题,其中一些学者通过构建反映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指标,然后建立VAR模型分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蒋勇、杨巧(2015)构建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城镇化的VAR模型,得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查道中、吉文惠(2011)构建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VAR模型,得出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滞后性,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不具有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另一些学者通过构建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张翠菊、张宗益(2015)通过构建省际空间计量模型得出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较弱,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来自投资。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确实存在稳定长期关系,但对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市场明显存在二元性结构问题分析不足,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口数量基本相当,但是人均收入和生存环境存在差异,自然形成两个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消费市场,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调整必然提出不同的要求。

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SDA模型推导

第一,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含义。消费升级包含两个含义:一是维持消费结构不变基础上总量的增长;二是消费各种商品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居民消费升级没有单纯的过程,总是在消费总量扩展的过程中伴随消费结构的调整。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因为研究目的不同存在多种表达方式,本文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特指投入产出表中城乡居民消费各行业产品占消费总额的比例,产业结构特指各行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例。

第二,投入产出表的SDA基本分解。俄籍美国经济学家里昂锡夫创建了投入产出表用于分析国民经济投入产出关系问题,投入产出表将行业产出与最终需求、中间需求以及各行业增加值联系起来,行业产出等于中间需求加上最终需求,基本等式如下:

X=AX+C+I+EX-IM (1)

公式(1)中:X为总产出列向量,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C为消费列向量(包括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I为投资列向量(包括资本形成和存货增长),EX为出口列向量,IM为进口列向量。SDA结构分解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两期投入产出表比较、分解探寻影响行业产出增长和行业产出比例结构变动的各因素影响大小,在第一期恒等式两侧减去基期恒等式两侧,能够得到基本等式:

(2)

第三,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分解。公式(2)只反映了消费整体变动对行业产出的影响,消费包括城乡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需要先从消费变动中除去政府消费影响;另外,公式(2)中体现不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需要对公式(2)继续分解,将公式(2)中消费变动分解为城乡居民消费变动和政府消费变动,然后将除了城乡居民消费变动外其它各项维持基期不变,然后对城乡居民消费变动进一步分解得到公式(3):

(3)

公式(3)中, 1′=(1,1,1…)为单位1行向量;C为消费:其上标为0表示基期、为1表示第一期,下标为1表示城镇居民消费、为2表示农村居民消费;公式(3)中 ΔX`为城乡居民消费变动的产出影响金额,其分解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在维持基期消费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的城镇居民消费额变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在维持基期消费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的农村居民消费额变动四个部分。

第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式。产业结构这里特指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增加值的比例关系,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增加值与城乡居民消费等最终需求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其基本恒等式为:

(4)

公式(4)中 Xj为j行业产出, Gj为j行业增加值(最初投入),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第j列的和,为j行业的间接投入。如果将向量D=(,……)对角化表示为,则公式(4)可以表示成矩阵形式:

X=*X+G (5)

公式(5)中G为行业增加值向量。当假设只有城乡居民消费发生变动时,公式(2)中等式右侧除了城乡居民消费项外其余各项均为0,当假设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不变时矩阵D不变,产出总量等于原有产出总量加上消费变化增加的产出总量,因此可以根据公式(5)的矩阵形式和公式(3)得到公式(6):

(6)

通过公式(6)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联系起来,能够推导出第一项和第三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之和为零,进而推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各行业增加值影响之和为零,但能够影响以各行业增加值比例关系表示的产业结构。

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因为本文主要研究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问题,所以将2012年投入产出表以2007年为标准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一调整。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行业项目构成存在一点差异,因此根据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结构关系进行合并调整,投入产出表行业项目由原来的42个调整为39个。

(二)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比较

根据公式(3)将城乡居民2007到2012年的消费升级分为四部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部分;城镇居民维持2007年消费结构不变下的消费额变动,这里简称为消费额变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农村居民在维持2007年消费结构不变下的消费额变动,也简称为消费额变动。然后根据消费结构变动和消费额变动将城乡居民消费变动分解成四种情况,选取消费结构变动和消费额变动影响额前10的行业,编制表1和表2。

消费结构变动主要反映城乡居民对各行业产品消费增长的相对速度,是居民消费质量变化的评价指标,相对增长速度快的行业在消费结构中比例就会上升、消费结构变动影响的居民消费额增加为正数,反之为负数,全部行业合计数为0;消费额变动主要取决于2007年城乡居民对各行业产品消费的比例,2007年消费比例大的行业消费额变动影响该行业消费增加就大,是居民消费数量提高的指标。根据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城镇居民消费总额增加为582778955万元,农村居民消费总额增加141801129万元,表1和表2选取消费额变动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增加前十的行业,分别占城镇居民消费总额增长的72.38%,农村消费总额增长的80.81%;而5年中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前十的行业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金额分别占城镇居民消费总额增加的21.19%,农村居民消费总额增加的31.20%,能够说明消费结构变动相对于消费额变动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程度大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程度。

按照消费升级理论,居民总是按照一定规律在消费总量增长中逐步升级自己消费商品的层次,而整个社会则表现为不同商品逐渐成为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热点,当某些商品成为高收入阶层消费热点时,表现为相关商品相对增长较快但增加总额不高,即在消费结构中比例上升,只有这些商品逐步成为占社会绝大多数中低收入阶层消费热点时才表现为消费结构影响和消费额影响均较大,才能成为宏观意义上的消费升级趋势。仅是消费额变动影响较大而消费结构影响较小时,说明这些商品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增长空间较小。根据表1和表2数据分析能够得出:

第一,城镇居民消费中消费结构变动和消费额变动的影响均进入前十的行业是食品烟草、金融、房地产,说明城镇居民消费重点是居住的改善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房地产是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最快的行业且2012年消费总额由2007年第四上升为第二,未来仍然是城镇居民消费的热点,但增长速度可能放缓;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总额在2007年和2012年均是第一位,但增长速度仅排第五位,说明深加工食品已经取代初级农产品成为城镇居民主要食品来源,而且增长速度已经放缓;金融业快速发展主要是城镇居民房地产消费的快速增长和网上购物逐渐取代实体购物影响。其他增长较快的行业中交通设备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虽然消费额的影响没排进前十但也比较靠前,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排在消费额影响的第十一位,交通设备排在第十二位,这两个行业也是未来几年城镇居民消费热点,剩余增长较快的行业短时内还难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消费额的影响前十的行业中除了已经分析的三个行业外,其他行业不是被逐渐替代,比如农业产品被深加工食品取代、批发零售业被网购取代刺激了交通仓储邮政业的发展;就是城镇居民消费已经饱和失去发展动力,比如住宿餐饮和服装鞋帽。其中比较特殊的是教育和社保医疗行业,教育增长緩慢是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结果不是教育投入增长放缓的原因,社保医疗消费增长放缓是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结果。

第二,农村居民消费情况与城镇居民相比,消费结构变动和消费额变动的影响均能进前十的行业多了居民服务、修理、金属制品机械修理,其中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方面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农林牧渔产品消费增速明显放缓,而深加工食品消费增长较快。根据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食品和烟草增长是39个行业中最快的,而传统的农林牧渔产品增长是最慢的,如果把表1和2中数据相加为农村居民消费总增加额,可以发现食品和烟草消费总额已经超过传统农林牧渔业消费总额了;房地产消费没有像城镇居民增长那么快,主要源于土地成本差异,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改善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消费增长的热点,而且带动相关的家具业的发展;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作为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消费增长较快,排在消费结构影响的第十五,在农村居民消费中的位置已经向前移动,可以认为是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增长点。消费增长较快的行业中农村居民的医疗社保支出增速排在第二位,但消费额的影响中排位仅为第十八位,与城镇居民相比要落后得多,说明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居民,在改善生存条件上的支出刚刚开始增加。

(三)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比较

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通过直接消费需求增长和间接消费需求增长影响行业的产出变动,因此城乡居民消费增长与产业增长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当调整产业结构时需要考虑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各行业扩张的产能得到最终的消化,经济才能实现循环与增长。另外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层次存在差异,那么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也不同,在面对城乡居民二元消费市场时,必然导致多层次产业均存在发展的空间,根据公式(6)计算结果,选取消费结构和消费额变动影响增加值增长前十位的行业,得到表3和表4。根据表3和表4中的数据分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额变动对各行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endprint

一是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主要影响各行业增加值的相对增减变动,有些产业增加值增长,必然有些产业增加值减少,与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相对应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拉动行业增加值增长最快的四个行业是房地产、交通设备、文教体育娱乐及金融,其中房地产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3341337万元,表3中剩余9个行业增加值之和为26685869万元,可见2007年到2012年房地产是城镇居民消费增长重心;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拉动行业增加值增长最快的四个行业是医疗社保、食品烟草、房地产和造纸印刷文教体育用品,主要是改善生活质量的消费品,其中医疗社保行业增长最快,而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对医疗社保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可以发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拉动行业增加值增长前十的行业比较接近,只是排列次序有差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影响更大,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工业增加值影响更大。城镇居民对交通设备及相关石油制品需求增长较快,而农村居民对信息通信的需求增加较快,城镇居民对信息通信需求增速已经下降。

二是消费额是在维持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变情况下各行业消费量增长,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升量的表现,对各行业增加值增长的影响反映了城乡居民排除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后消费水平上升带来行业增加值的增长。根据表4中的数据分析看,城乡居民消费额带动行业增加值增长结构比较接近,主要差异是城镇居民消费额增长带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增加值增长,这主要与城乡居民生活中燃料和家庭轿车拥有量差别有关,未来城镇居民这方面支出比重还会上升,而农村居民消费额对教育增加值增长影响高于城镇居民,说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后开始增加子女教育投入。

三是综合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额影响,房地产、食品等行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农林牧副渔行业直接消费将继续减少,主要用于食品加工间接投入,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增长将逐渐降低而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将取代城镇居民成为食品行业增长的动力,医疗社保、信息通讯及居民服务等行业类似于食品行业。城镇居民交通设备及石油产品消费增长将继续带动相关行业增长。文教体育娱乐虽然增长较快,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还需要时间。

结论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层次存在差异,这为不同层次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层次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层次,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较快是食品、服装和医疗行业产品,仍属于基本生活消费需求,而城镇居民消费主要以房地产、家庭轿车、化妆品和餐饮服务为主,更多体现为改善型需求,但总体上消费水平还是以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教育投入方面增长缓慢,但并非是居民个人在教育投入方面减少所致,是人口出生率下降、政府教育投入增加以及海外留学增加的结果,适龄儿童减少是主要原因;在享受型消费方面,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支出都在增加,只是总量增长不高,说明这方面的需求主要源自少部分高收入人群。总体上:农村居民消费将成为食品行业增长的动力,而农林牧副渔业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农村居民医疗社保消费增长必然带动相关产业增长;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消费继续拉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居民家庭轿车的普及必然为交通运输设备和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提供发展空间;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必然增加文教体育娱乐、旅游等方面消费,必然促进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这些服务行业必然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导致批发零售业的凋零以及交通仓储和邮政业的快速发展,这种趋势还会继续。

参考文献:

1.Colin Clark.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Macmillian,1940

2.西蒙·庫兹涅茨著.常勋等译.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2005

3.霍利斯·钱纳里著.朱东海,黄中译.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蒋勇,杨巧.城镇化、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1)

5.查道中,吉文惠.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关联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1(7)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费升级消费结构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这次“消费升级”,就是越买越贵吗?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消费升级给营销带来的思考
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发展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