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金融商业体发展关键路径研究

2017-11-04石娜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20期

石娜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金融商业体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其发展的关键路径是何种形式,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研究。研究提出并论证了一种融合了层次分析法、计量经济分析法、集聚研究等为核心的六步定量分析演进路线。基于该六步分析法,就我国首个金融商业体进行实证研究。由此确定了天津于家堡商业街发展应关注的九个关键因子,以及针对这九大因子勾勒出的发展关键路径。最后,以关键因子、关键路径为依托,为其质量提升给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金融商业体 关键路径 天津于家堡

金融商业体作为一种新型业态,其在我国最早出现于2014年,代表性实体为天津于家堡商业街。对于这种新型业态,在学术界还没有对其明确的定义。不过在研究看来,金融商业体本质依然是一种商业体,核心在于以金融业为主的商业体。对于这种特殊形式的商业体,如何有效确定其结构特征,并基于结构特征发展关键路径?就此问题,本文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理论分析入手,确定分析框架与定量分析演进路线。

框架设定与六步定量分析演进路线

步骤一“确定准指标”是指采用量化指标+问卷分析指标的形式,确定本文所用的准指标。量化指标主要对形如集聚度和价格指数形式的指标进行明确。具体如销售集聚度(相对于销售总额确定的),其中 S_S_Jjdi代表所有商品中第i种商品的同权销售集聚度,M_S_Jjdi 代表所有商品中第i种商品的差异化权重销售集聚度,具体表述见式1。

(1)

同时,价格综合指数(用变量Jgzs标识),其中dwcpjgj代表所有商品中第j种商品的单位价格, βj代表所有商品中第j种商品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具体表述见式2。

(2)

在步骤二“准指标向关键指标转化”中,对于前述明确的准指标,采用AHP分析法将其进行赋权,通过选取多组评审组进行权重打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采用的多组评审组打分,而不是一组评审打分。对每一组评审打分进行一致性校验,筛选出符合一致性校验的评分结果。只有满足该要求的检验结果,对应的准指标才能转化为准关键指标。由于进行AHP分析之后,准指标已经有了差异化的权重,因此准关键指标都是具有差异性权重的。通过此步骤分析之后,可能存在部分评审结果被剔除的现象。

在步骤三“准关键指标变形为准构成因子”中,将确定的准关键指标进行变形。变形依据为步骤二分析所得的满足一致性分析的权重指标,采用准关键指标数据的占比值乘以其权重指标,作为其后续分析的真实影响力。对于这种具有真实影响力的数据,称之为准构成因子。

在步骤四“准构成因子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中,采用第三步确定的准构成因子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于该计量经济模型,产出因子为“结果集聚度”,投入因子为“过程集聚度”。需要明确的是,在“过程集聚度”中,必须是满足前三步骤分析要求。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推出指标集,见表1所示。

在步骤五“计量经济模型确定关键因子”中,基于步骤四确定的投入因子-“过程集聚度”因子,与产出因子-“结果集聚度”因子,以这两类因子确定的计量经济模型中,由于是采用多组评审进行评议(在步骤二中已经明确了多组评审),因此理论上而言,构建的计量经济模型也是多组。在这多组模型中,选取最符合计量经济模型统计性要求的模型作为关键路径构成因子。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符合计量经济模型统计性要求是指从可决系数、调整后的可决系数、DW统计量、HQI统计量要满足高置信度要求。这种高置信度是指在多组模型中,选取的模型不仅置信度要最高,而且置信度要高于0.80。通过此步骤分析之后,得到的关键路径因子理论上是具有唯一性的。

在步骤六“关键因子确定关键路径”中,采用步骤五确定的关键因子作为关键路径的选项。对于关键路径的执行顺序,是以步骤五中明确的关键因子对应的贡献系数作为路径顺序的唯一依据。首先,贡献系数为正向(其值大于零)的关键因子才能作为关键路径的构成;其次,贡献系数为负向(其值小于零)的关键因子不能作为关键路径的构成;最后,正向贡献系数因子的权重大小决定了其路径顺序位次,即正向贡献系数越大的因子其路径顺序越优先。通过此步骤,即明确了关键路径。

在如上分析框架中,融合了集聚分析、指標分析、层次分析法、计量经济分析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因此把上述分析路线也称之为六步定量分析演进路线。

金融类商业体发展关键路径实证研究

(一)前五步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

由于整个分析较为复杂,因此,在此直接进入实证分析环节,就六步分析过程中的前五步进行实证分析。

为了充分分析实证对象,采用表1构成的准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由多组(共计选取了六组评审组,在每个评审组内均包含多位专家学者,在组内进行单独无干扰地评分)。对于选定的这13个指标(投入指标,不包含产出指标)进行基于AHP方法的权重分析,权重设置值从1到25。完成组内评审后,以一致性检验作为依据,进行权重设置合理性与一致性校验,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在六组评审组中,只有第二评审组、第五评审组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关键指标(C.R.)是大于0.10的。按照AHP分析法的剔除原则,当C.R.数值大于0.10,其检验结果不被接受。因此,六个评审组中,只有第一、第三、第四、第六评审组的评审结果被接受。也即上述四组确定的准指标可以变化为准关键指标。由于涉及的指标过多,在此不再列举,具体指标待第五步分析完成后,再给予明细。

基于上述分析,以四个评审组确定的评审结果进行计量经济模型构建。主要是采用对应的准关键指标作为投入因子,以结果集聚度作为产出因子,进行共同作用且不可替代性模型构建。通过多次测试验证,得到了计量经济模型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中的结果,其可决系数与调整后的可决系数均大于0.80的模型只有第三组模型。按照上文的分析要求,如果DW指标和HQI指标均满足要求,则可以选取第三组评审组结果确定的准关键指标作为关键路径因子。分析第三组评审组模型的HQI指标和DW指标之后不难发现,显然满足对应要求。因此,研究选取第三组评审组结果确定的准关键指标作为关键路径因子。endprint

(二)关键路径确定(第六步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确定了影响金融商业体发展的六大关键因素,按照前述约定的路径顺序确定方法,路径顺序依次为:金融类商品集聚度(1)、非金融类商品集聚度(2)、金融类商品价格指数(3)、交通便捷度(4)、支付便捷度(5)、售前满意度(6)。上述结果中括弧中的数字代表路径顺序级别,数值越低,顺序越靠前,反之,数值越大,顺序越靠后。需要特别声明的是,由于天津于家堡商业街成立时间仅仅三年,因此所取数据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数据。为了体现出金融商业体发展的变化态势,同时也是考虑到大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在此次分析中,以半月为一期进行数据获取。因此,所有的定量分析都是以半月为周期进行。在前述分析中已经看到,研究选取的投入指标一共有13项,产出指标为1项。因此,按照计量经济学要求,样本数据量必须满足14个因素的最小要求,才有可能产生高置信度的模型。基于上述约束和要求,基础定量分析从2016年1月开始进行。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底,进行大数据获取与分析等相关工作。因此,在本环节第一次给出的关键路径是基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底的24个样本数据所得分析结果。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对于金融商业体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金融类商品集聚度,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金融类商业体的核心是金融服务,只有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集聚才能体现金融商业的特征。除去该因素外,影响最大的因素为非金融类商业集聚度。对比二者的贡献系数数值不难发现,“金融类商品集聚度”的贡献系数与“非金融类商品集聚度”的贡献系数处于同一量级,差异性不存在过大问题。这一点在研究之初没有意料到。分析天津于家堡商业街的结构布局和消费者消费行为之后不难发现,该商业街虽然主打金融类,但是金融类商品与非金融类商品比重基本平衡。客户在享受金融服务之后,附带进行了非金融类消费。由此促成了金融类消费比重与非金融类消费比重的均衡性。这也从另外一方面反映出在天津于家堡商业街开业初期,设定的金融产品以及最终销售成功的金融产品,产品面向的人群都是中低端人群。这种金融产品价格与非金融类商品价格不存在巨大的差异,由此导致了消费总量的相对平衡。这一点通过金融类商品价格指数的排列顺序为第三也得到了验证。除此之外,交通便捷度与支付便捷度位列金融类商品价格指数后。这说明,天津于家堡商业街位置相对偏僻,虽然有地铁等交通工具可达,但是从主要商业繁华地区前往该处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因此,对于交通便捷度的要求处于第四位。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天津于家堡商业街在开业初期,存在特色不够鲜明、区位不够理想、宣传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宣传不到位的影响,从“售前满意度”高居影响发展的第六位可以得到确定)。

就上述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在研究的中后期进行六步分析之后,得到的最新发展路径顺序中可以得到明确。以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的最新分析结果为例,影响金融商业体发展的六大关键因素已经发生变化,具体依次为:金融类商品集聚度(1)、非金融类商品集聚度(2)、售后满意度(3)、交通便捷度(4)、店外舒适度(5)、金融类商品价格指数(6)。将此发展路径顺序与最初确定的顺序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位于第三、第五、第六的关键路径均发生变化。其中,售后满意度从最初的不在前六位关键路径转变为位于第三的关键路径。这说明,随着业务的深入开展,业务量不断扩大,已经消费的用户对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口口相传的口碑逐渐提升了于家堡金融商业街的形象。老客户以及老客户介绍的新客户对商业街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店外舒适度成为吸引客户消费的一个主要原因(位于第五的位置)。这说明,随着商业街开放的深入,商业街对于整体规划的落实以及客户投诉反映问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改善。尤其是以商业街内部资源有效整合和串联为抓手,通过提升内部品质实现了商业街整体品牌和形象的突破。另外,就排列前两位的发展关键路径来看,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为金融类商品集聚度(1)、非金融类商品集聚度(2)。但是与最初的贡献系数相比较,二者的贡献系数已经不再处于同一个数量级,金融类商品集聚度显著高于非金融类商品集聚度。这说明天津于家堡商业街的金融类产品设计与推广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本地特色和区域特色的金融产品成功推出,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金融产品成功问世,具有一带一路特征的跨地域金融产品走出国门,造就了金融类商品的迅速發展,从而带动了天津于家堡商业街品质与品牌的飞速提升。

基于上述分析,主要是针对天津于家堡商业街实证分析,对于金融商业体发展的关键路径,有了四点深入认识。

第一,金融商业体发展必须以金融发展为核心,决不能通过其它商业发展来带动金融发展,只能通过金融发展来促进商业发展。在天津实例中,金融类商业发展的重要性始终处于第一位,从未发生过动摇。

第二,非金融类商业发展对金融发展会形成正向促进作用,可以在金融类商业发展的同时,辅之以非金融类商业发展。在天津实例中,非金融类商业的贡献作用始终处于第二位,从未超越金融类商业发展。

第三,金融类商业体在构建之初,如果条件具备,可以选择更加便利的地里位置,依此缩短其成长期与爬坡期的长度。在天津实例中,由于实体选择的地里位置不够理想,导致整体业务发展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爬升。

第四,金融类商业实体必须以一个整体展示,越具有整体性的实体发展潜力与后劲越足。在天津实例中,金融类商业实体在前期发展中,对整体考量存在瑕疵,导致业务发展缓慢;后期对此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后,发展质量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秦莲莲,赵公民.基于AHP-FCE法的旅游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

2.赵保卿,李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内部审计外包内容决策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1)

3.陈瑾瑜,张文秀.低碳农业发展的综合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经济问题,2015(2)

4.于晓华.如何正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中的数据、模型与参数[J].农业技术经济,2014(7)

5.沈悦,李善,马续涛.VAR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演变与最新发展——基于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Smis研究成果的拓展脉络[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