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尿崩症为首要表现之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I诊断

2017-10-27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71000谢凤利周建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尿崩症松果体生殖细胞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71000)谢凤利 周建功

颅内生殖细胞瘤(germ cell tumors,GCTs)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中线位置的颅内胚胎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生殖细胞瘤对放疗敏感性高,早期放疗预后很好,因此早期诊断、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2011年8月~2015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例颅内以尿崩症为首要表现之生殖细胞瘤患者,病人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本组病人年龄分别为17岁,8岁及16岁,中位年龄13.6岁;其中3例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尿崩症,3例病例早期MRI均表现为垂体后叶短T1WI信号消失,2例表现为垂体后叶短T1WI信号消失并垂体柄增粗,1例垂体柄增粗呈结节样;随病情及时间推进,3例病例鞍上区及(或)松果体区出现不规则结节状、块状病变,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1.2 MRI扫描设备及序列 采用SIEMENS Avanto1.5T磁共振机,头部线圈,仰卧位扫描。平扫时行T1矢状面及横断位,T2 FSE横断面扫描,层厚3mm。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釓喷酸葡胺,注射后即行T1WI冠、矢及横断位扫描。

附图 患者17岁,男,图A,2011年8月TIWI矢状位,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图B与A为同一病人,2015年01月29日,矢状位T1WI增强,示鞍上区及松果体区两处异常信号

2 结果

2.1 以尿崩症为首要表现之颅内生殖细胞瘤临床特点 本组病例均发生于青少年,首发症状为无诱因突然出现的尿崩症,多尿、多饮、烦渴,血尿渗透压降低,尿比重减低,并多伴有神经内分泌异常;由此可见垂体后叶短T1信号与下丘脑-神经垂体存在紧密联系。口服弥凝有效;病人均病史较长。

2.2 MRI表现 3例患者早期均表现为T1WI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2例表现为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并垂体柄增粗,其中一例垂体柄呈结节状增粗;垂体柄未见明显偏移;3例病例垂体大小形态可见,稍显饱满;3例病例前后多次实验室及MRI复查,随病情、时间推移,陆续出现鞍山区及(或)松果体区结节及肿块;其中1位最为典型;男,17岁。此位患者2011年7月突然出现尿崩,2011~2012年多次复查MRI检查发现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见附图(A),垂体柄结节状增粗(均大于正常值3.0mm),增强检查,垂体柄明显均匀强化;2014年发现鞍山区及松果体区双病变,见附图(B),确诊为颅内生殖细胞瘤。MRI垂体平扫时增强检查显示效果最佳。

3 讨论

3.1 以尿崩症为首要表现的颅内生殖细胞瘤 发病人群多为青少年,首发症状突然出现尿崩,症状明显,易于引起病人重视,从而可以及时获得诊断;神经垂体及垂体柄、及继而出现鞍区及松果体区的生殖细胞瘤,病史长,早期实验室检查表现不特异,需要长期随诊复查,诊断较为麻烦、复杂;此3例病例初诊时MRI表现为T1垂体后叶短T1WI信号消失,伴有垂体柄均匀或结节状增粗;同时鞍上区、松果体区,基底核、脑干及脊髓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随病情及时间推移,鞍上区及松果体区出现等T1WI等T2WI异常,增强检查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此组病例都以尿崩为首要症状、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早期发现,进而出现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典型表现,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可以得到明确的诊断。

3.2 此类病变病史较长,约为3~4年,甚至更长,需要长期跟踪复查,MRI无电离辐射,可以多次复查,且MRI病变多方位显示清晰,是此类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3.3 鉴别诊断 尿崩症有中枢性尿崩症(CDI)及肾性尿崩(NDI),除外肾性尿崩外,同时只要累及神经垂体的病变均可引起相同症状,所以要和可能累及垂体出现尿崩症的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①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由于Langhansceerll 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广泛增生侵润,发生部位广泛,属于免疫反应性疾病,侵及神经垂体出现尿崩,其临床表现一般发为热、皮疹及肝、脾淋巴结增大,增强检查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本组病人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无皮疹,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无骨痛、骨折,无发热、咳嗽;但大多数LCH患者发病部位不是位于下丘脑及神经垂体轴。②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病程进展慢,可伴有鞍底异常强化,硬脑膜明显增厚及强化。③鞍区淋巴瘤、转移瘤;有全身其他部位病史。有少数鞍区原发淋巴瘤或肉瘤报道,免疫系统正常,以中老年发病为主,存在免疫抑制的患者可能较年轻;影像学为等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可短期迅速变化,患者一开始就出现大片不强化区域。④肉芽肿性疾病结核、结节病、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无长期低热、盗汗、咳嗽、咯血,查ANCA、ESR、TB-SPOT、PPD试验可提示诊断;患者无心、肺、肾、关节等多系统受累征象。查血ACE、胸部HRCT可除外结节病。⑤颗粒细胞瘤出现于垂体后叶及垂体柄占位,影像学病灶信号均匀,多呈明显强化。

综上所述,以尿崩症为首发症状,同时MRI显示垂体后叶短T1WI信号消失并垂体柄增厚粗,同时病程长,随病情及时间推移,鞍山区及松果体区出现病变是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典型表现,结合典型、明显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可以对本病作出相对准确诊断,给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客观依据。

猜你喜欢

尿崩症松果体生殖细胞
突然尿量异常增多,可能是尿崩症
突然尿量异常增多,可能是尿崩症
颅内生殖细胞瘤放疗的研究进展
基于脑部磁共振成像的成人松果体形态的性别及年龄差异
公鸡为什么会在早上打鸣?
鞍区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
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提示生殖细胞瘤为原始生殖细胞起源
松果体区肿瘤伴脑积水V-P分流后再行伽玛刀治疗效果观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尿崩症的特点及诊断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