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

2017-10-20李俊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急诊手术生理优质护理

李俊霞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 62例急诊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分别为(57.31±2.97)、(47.52±2.41)分, 护理前后SDS评分分别为(60.79±1.92)、(49.17±1.74)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分别为(58.11±2.51)、(51.78±2.76)分, 护理前后SDS评分分别为(61.10±2.09)、(54.35±1.02)分。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恢复,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优质护理;急诊手术;生理;心理;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111

近年来,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提升, 临床治疗方式与靶向特效药种类也逐渐增多, 对诸多疾病均能给予有效的控制。但对于疾病的治疗不仅局限于治疗方式的正确选择, 在改善生理上障碍的同时, 对心理给予足够的关注度同样是治疗重要范畴[1-3]。对于急诊手术患者而言, 因其情况常见比较紧急, 因此对于其心理与生理方面的护理干预难度更大, 护理工作需具备更细心、更优质, 因为在当前医疗技术中, 正确的治疗方式、用药可有效将疾病改善与控制, 但辅以良好的护理工作才是确保最终疗效的保障[4-6]。鉴于此, 本次研究旨意通过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62例急诊手术患者,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62例急诊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1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46.3±6.7)岁;观察组中男21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45.8±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入手术室后, 护理人员需积极、亲切接待, 抚慰患者的同时, 给予讲解院内环境、医疗力量、相关规定, 同时给予普及患者症状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式, 包括治疗方式的程序、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 除此外, 患者因紧急症状入院, 心理多表现恐惧、焦虑、担心等诸多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沟通, 掌握其心理情绪变化, 针对患者表现的不同心理状态, 给予针对性开导, 提高其治疗与护理依从性;②手术开始时, 护理人员需亲切、语气柔和给予患者支持、鼓励, 同时做好保暖、生命指标监测、查对等工作内容, 手术开始后, 以稳、准、轻、快等工作态度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手术内容, 严密监测患者各项身体指标, 保证输液顺畅, 出现异常需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③在患者进行手术后, 此时给予患者皮肤上血迹等进行擦拭清理, 避免患者因血迹产生较大情绪波动, 同时给予被单盖好后送至病房, 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诊手术中更多情况下, 是无法给予护理人员更多时间制定护理规划的, 同时加上患者病情均相对较为严重, 因此, 此类情况对护理人员自身职业素养需求更高。护理人员不仅需更细心、耐心最大程度减少每个环节中忽视的可能性, 同时需以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难度明显增加。随着近年来, 我国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优化、改进, 急诊手术的治愈率越来越高[7], 但仅仅治愈生理的创伤是不足以满足目前临床的需求, 关注、重视心理健康在治疗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针对这一点,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已取得满意效果。从其结果可看出: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 优质护理以其生理、心理全方面针对性干预, 确能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手术室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恢复,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丽玲. 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当代医学, 2017, 23(1):136-137.

[2] 齐凯, 吴莹, 刘晶.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61):387, 392.

[3] 任俞洁.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6, 16(60):2122-2123.

[4] 王亚男.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2):122.

[5] 许宏志. 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實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6):83, 85.

[6] 张才华. 分析无缝隙护理服务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 1(5):16, 20.

[7] 靳楠楠.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护理舒适度影响. 社区医学杂志, 2017(1):34-36.

[收稿日期:2017-05-17]endprint

猜你喜欢

急诊手术生理优质护理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急诊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6例中晚期妊娠合并非产科急腹症手术时机选择的探讨
1/8德国人有“生理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