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10-20尚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应用效果

尚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200例冠心病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 观察组SAS评分为(48.63±8.54)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32±12.5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05, P=0.000<0.05)。观察组SDS评分为(48.65±7.41)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94±11.4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36, P=0.000<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80, P=0.002<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 通过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可明显提升护理效果, 有较高使用价值。

【关键词】 优质护理;冠心病;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99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 对其身体健康会造成较大影响。若没有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甚至可能导致休克和猝死, 造成严重后果[1]。因此, 分析对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非常重要。本研究分析了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可取得的效果,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2例, 女78例;

年龄49~78岁, 平均年龄(63.39±15.61)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了心绞痛和出汗发热等症状, 对其实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均被确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

对照组中男61例, 女39例;年龄49~77岁, 平均年龄(63.16±13.84)岁。观察组中男61例, 女39例;年龄50~78岁, 平均年龄(63.95±14.0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心理优质护理 冠心病对患者身体健康的伤害巨大, 极有可能威胁到其生命。在此前提之下, 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焦虑甚至是恐惧等心理, 从而无法较好的依从护理[2]。因此, 对患者实施心理优质护理非常重要。本研究中护士首先需和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 通过交流可了解到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 并针对其负面心理实施针对性处理,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如有必要, 也可让患者家属参与到临床护理中, 从而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更好的提升护理效果。

1. 2. 2 康复训练优质护理 康复训练也是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3]。在接受护理时, 患者可以通过自理生活以及步行等锻炼, 让自身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 并且也能够降低静脉血栓、压疮和肺血栓等疾病的发生率, 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护理的安全性。本研究中需要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一旦其能够耐受康复训练, 即可鼓励其进行训练。训练时的方法、时间均需要按照患者自身状况来确定。并且需要让家属或是护士随时陪伴在患者身边, 避免出现危险事件。

1. 2. 3 并发症护理 冠心病患者身体状况往往并不佳, 同时也有较多的老年患者。对于这类患者而言, 在临床护理时极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或是并发症等, 因此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本研究中护士在护理前, 即需对冠心病常见并发症进行收集和分析, 并针对本研究中患者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需针对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前驱症状进行观察, 并对这些前驱症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避免其更加严重, 对患者造成更大危害。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SAS、SDS量表对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进行评价, 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干预效果;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心电图检查显示为正常;好转:心电图检查好转, 同时临床症状未完全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无任何好转, 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 观察组SAS评分为(48.63±8.54)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32±12.5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05, P=0.000<0.05)。观察组SDS评分为(48.65±7.41)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94±11.4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36, P=0.000<0.05)。观察组患者痊愈55例、好转40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痊愈41例、好转40例、无效19例, 总有效率为81%,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80, P=0.002<0.05)。

3 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指的是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了粥样硬化病变和血管腔狭窄, 最终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或是坏死的心脏类疾病[4-7]。由于其特点, 在临床发病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骨后方疼痛、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等情況, 对其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均会造成较大影响[8-10]。

因此,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及时有效并安全可靠的护理非常重要。当前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 优质护理得到了较多关注。优质护理即是针对护理中的各项环节,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保证到护理效果可得到较好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说明优质护理有较高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舒婕, 宋葆云, 刘玉玺, 等. 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3):31-33.

[2] 姜慧.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吉林医学, 2013, 34(3):537.

[3] 姚淑琴.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2):319-320.

[4] 刘素勤. 新型网络平台在冠心病 PCI 术后优质护理体系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6):28-30.

[5] 付金凤, 杨娟, 孔丽芸, 等. 探析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 15(12):74-75.

[6] 钟韶萍, 陈宜兰.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10):308.

[7] 李倩, 梁欣. 风险管理在减少冠心病介入手术伤害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 14(3):231-233.

[8] 李霞.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体会. 山西医药杂志, 2014(18):2230-2231.

[9] 杨崇香.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 12(8):110-111.

[10] 黎啟菊. 应用优质护理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当代医药论丛月刊, 2013, 11(12):278-279.

[收稿日期:2017-05-24]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冠心病应用效果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