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2017-10-20杜彩霞代素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脑出血

杜彩霞+代素敏

【摘要】 目的 探讨行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56例行脑出血钻孔引流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升高, 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为(94.2±2.6)分, 高于对照组的(77.5±2.1)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6%低于对照组2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82, P<0.05)。结论 在行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患者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预后,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脑出血;钻孔引流术;针对性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97

护理工作是患者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有学者提出常规护理措施由于局限性大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 辅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 而对脑出血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就本院收治的56例行钻孔引流术的脑出血患者分别于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旨在为提高脑出血行钻孔引流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更多有效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行脑出血钻孔引流术的5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8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59.9±5.8)岁, 平均出血量(45.6±5.1)ml;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 女8例, 平均年龄(61.3±4.4)岁, 平均出血量(46.3±5.0)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具体方法为:①术后给予患者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 例如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节奏等, 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并给予相应的抢救处理。②术后给予患者2次/d的口腔清洁护理。③术后帮助患者每2小时行1次翻身, 并给予患者按摩护理, 保持患者床铺的干燥、整洁。④术后做好患者的感染预防护理, 例如患者引流期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同时应保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护理操作, 做好相关护理记录。⑤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向其详细解释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肢体障碍及语言障碍等, 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⑥术后做好患者的再出血预防护理, 安抚好患者情绪的同时保障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镇静药物及止痛药物辅助治疗, 指导患者积极控制血压。

1. 2. 2 观察组 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 具体方法为:①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状态调整睡姿, 待患者清醒后将床头抬高15~30°, 帮助患者减轻脑水肿;如果患者出现昏迷情况, 让患者取平卧位, 避免急性呼吸窘迫的发生;引流瓶的放置高度应略低于脑出血部位, 待引流液中的血凝块消失后可将引流瓶放置与脑出血部位平行。②确保引流管装置的稳定及密闭, 多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固定妥善, 衔接位置是否紧密。③引流管一旦发生堵塞及时排查原因, 再根据排查结果给予针对性处理。④患者经CT复查确定血肿基本消失后方可拔除引流管[2], 拔除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头部伤口敷料情况, 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脑出血患者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对患者行生活能力评分[3], 总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升高, 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为(94.2±2.6)分, 高于对照组的(77.5±2.1)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3例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及1例下肢静脉血栓, 并发症发生率为21.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82, 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引起的临床常见疾病, 该疾病具有发病危急、病情发展迅速以及难以控制等特点, 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极大。临床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 已取代开颅手术成为脑出血的首选治疗方式。但临床大量实践发现脑出血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仍会出现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4], 因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

脑出血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由于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5], 再加上患者因脑损伤引发的意识不清或昏迷等情况, 致使患者无法做到自我管理, 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6-8]。常规护理措施的局限性较大, 无法根据患者个体实施对症护理, 而针对性护理措施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给予相应的护理支持, 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从而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9, 10]。endprint

本次研究发现,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升高, 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为(94.2±2.6)分, 高于对照组的(77.5±2.1)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6%低于对照组2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82, P<0.05)。

综上所述, 针对性护理措施在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患者护理中有可用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梁桂珍, 方梅桂, 劳惠玲. 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及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0):277-278.

[2] 司凤霞. 23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护理研究. 中外医疗, 2015, 1(18):144-145.

[3] 张爱莲. 整体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14):214-215.

[4] 陈向阳. 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母嬰世界, 2016, 1(13):128.

[5] 高艳萍. 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3):206.

[6] 贾建敏. 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大家健康旬刊, 2014(8):647.

[7] 许恩师. 52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4(4):92-93.

[8] 刁翠云, 陆银银. 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80):367.

[9] 蔡佳丽. 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及效果.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7(3):00129.

[10] 林惠群, 胡永玉, 黄琳, 等. 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细节护理效果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19):2923-2925.

[收稿日期:2017-05-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针对性护理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再发性脑出血2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