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分析

2017-10-20田微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环磷酰胺激素

田微

【摘要】 目的 探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5例。全部患者给予强的松片及环磷酰胺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口服双嘧达莫片治疗, 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24 h

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 预防血栓形成, 值得推广。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膜性肾病;激素;环磷酰胺;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83

膜性肾病是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出现免疫复合物沉积并伴随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的一种疾病, 在中、老年人中多发, 单纯使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 联合免疫抑制剂可一定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但膜性肾病极易出现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所以临床上常需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具有良好的抗栓和抗凝作用, 联合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高,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5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5例。对照组男17例, 女8例, 年龄27~65岁, 平均年龄(46.73±7.28)岁, 病程2~12个月, 平均病程(5.17±2.38)个月。

治疗组男18例, 女7例, 年龄26~66岁, 平均年龄(46.16±

7.22)岁, 病程2~11.6个月, 平均病程(5.23±2.3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口服強的松片1 mg/(kg·d), 同时应用环磷酰胺0.6 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每2周使用1次, 总量6~8 g, 以及降脂、补钙、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双嘧达莫片50 mg, 3次/d。

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皮下注射, 1次/d。

治疗7 d为1个疗程, 每2周予以治疗1个疗程, 共治疗4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尿蛋白定量<0.5 g/d, 肾功能稳定;有效:尿蛋白定量降低≥50%, 肾功能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对照组显效8例, 有效11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76.00%;治疗组显效17例, 有效7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0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观察指标 治疗后, 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分别为(3.95±0.92)g/d、(2.12±0.72)g/L、(0.48±0.12)μg/ml, 对照组分别为(5.75±2.91)g/d、(4.25±1.16)g/L、(0.81±0.36)μg/m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膜性肾病是常见肾病类型, 单纯应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 联合免疫抑制剂可一定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但膜性肾病存在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容易增加血浆凝血因子, 且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水平降低, 纤溶抑制因子增强, 可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强和血小板功能亢进, 容易出现微血栓或纤维蛋白肾小球内沉积现象[2, 3]。

低分子肝素钙是新型抗凝药物, 具有良好的抗栓和抗凝作用, 可结合抗凝血酶Ⅲ促进氨酸蛋白酶Ⅱa以及Ⅹa失活, 并结合血小板, 对血小板功能进行抑制, 发挥活化纤溶系统作用[4, 5]。低分子肝素钙可阻断纤维蛋白和凝血酶介导的细胞增殖和活化作用所致肾损伤, 预防血栓栓塞。除此之外, 低分子肝素钙还可扩张血管和降压, 抑制炎症反应, 降低血脂水平, 促进细胞外基质和纤维降解。低分子肝素钙在血浆中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和半衰期, 可降低血液黏度, 促进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6-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 预防血栓形成,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刚, 吴中秋, 高艳, 等. 益气养阴利水消肿法合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58例临床观察.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0, 25(4):17-19.

[2] 于林强. 中西医结合六联同步疗法治疗50例IgA肾病大量蛋白尿型临床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 12(5):9-10, 13.

[3] 孙艳梅.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6):82-83.

[4] 王伟铭, 贾晓媛, 潘晓霞, 等. 单纯激素、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和激素联合麦考酚酯治疗肾功能不全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3(2):162-167.

[5] 张乐文. 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4):22-23.

[6] 林荣华, 綦巧雯, 林明祥, 等. IgE和CD23表达水平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相关性的研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10):1378-1381.

[7] 李娅, 王伟铭, 任红, 等. 沷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伴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不全. 上海医学, 2012, 35(9):746-750.

[8] 张文辉, 王永丽, 孟艳芳, 等. 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1, 34(4):403-404.

[9] 郭皓.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5):53-54.

[10] 王军, 祖比亚, 庞恩桥, 等.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 中国临床研究, 2011, 24(2):103-105.

[收稿日期:2017-04-28]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分子肝素钙环磷酰胺激素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激素、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中药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环磷酰胺冲击结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谈激素色变?没必要!
激素怎么用才安全
激素草莓能吃吗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对减少心内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