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2017-10-20申彦菊沈亚非邓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前列地尔糖尿病肾病

申彦菊+沈亚非+邓飞

【摘要】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86例DN早期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联合吡格列酮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蛋白定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40%, 高于对照组的60.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尿蛋白定量、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DN效果良好, 可改善患者炎性指标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前列地尔;糖尿病肾病;炎性指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82

DN的早期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出现微量蛋白尿、尿潴留, 严重者出现肾脏衰竭, 若诊治不及时, 会出现致死、致残等不良后果[1]。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有研究表明炎症过程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2]。因此, 在DN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炎性指标对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前列地尔, 又名前列腺素E1, 具有扩大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的形成等作用, 可以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 使尿蛋白降低[3]。本研究旨在观察前列地尔治疗D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内分泌科DN早期住院及门诊患者86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观察组男24例, 女19例;年龄35~73岁, 平均年龄(53.5±9.6)岁。对照组男23例, 女20例;年龄36~72岁, 平均年龄(54.5±10.6)岁。纳入标准[4]:符合摩根森(Mogense)分型诊断标准确诊为早期DN患者, 对前列地尔、依帕司他、吡格列酮无过敏史者, 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肝、心脏功能异常者, 血压、血糖波动较大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012)联合吡格列酮(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0180)治疗, 依帕司他:50 mg/次, 3次/d;吡格列酮:15 mg/次, 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吉林省育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100179)治疗, 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1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推注, 1次/d。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 疗程均为1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TNF-α、尿蛋白定量及炎性指标水平。炎性指标包括CRP、IL-6。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试剂盒测定, 尿蛋白定量采用双缩脲比色法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L-6水平, CRP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尿蛋白定量及炎性指标水平, 同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 尿蛋白定量下降>50%为显效;患者尿蛋白定量下降30%~50%, 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为有效;患者尿蛋白定量降低<30%, 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1个月治疗后, 观察组显效21例, 有效14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81.40%;对照组显效16例, 有效10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60.4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 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NF-α、尿蛋白定量、CRP、IL-6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尿蛋白定量、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DN多发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患病早期症状不明显, 常延误病情治疗。炎症机制及肾小球微血管病变与DN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处于高灌注、高压力及高滤过状态。王慧[5]研究表明, 2型DN患者血清CRP及IL-6的检测, 对于DN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尿白蛋白, 控制炎症因子的水平是治疗DN的关键。

前列地尔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1, 通过降低血小板高反应性及血栓素A水平, 以达到利尿的效果;且抑制集合管对尿素的吸收, 提升血管血流量, 降低尿蛋白水平, 从而保护肾脏[6-9]。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40%, 高于对照组的60.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前列地尔可以明显改善DN患者尿清蛋白水平, 治疗效果良好。同时前列地尔对患者肾小球动脉内膜的直接作用, 有利于微血管的扩张, 改善微循环, 从而使炎症作用得以抑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IL-6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前列地尔可以改善患者炎性反应, 对延缓病情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李骏等[10]以70例80岁以上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取得积极的结果, 患者蛋白尿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保护肾功能, 延缓病情发展, 支持本研究所得结果。

综上所述, 前列地尔治疗DN效果良好, 可改善患者炎性指标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子桐, 张超, 沈雪梅.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 28(5):765-773.

[2] 冯英凯. 糖尿病肾病微炎症及其抗炎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房, 2014, 25(1):85-88.

[3] 熊宁, 彭志群, 刘俊, 等. 前列地尔注射液预防对比剂肾病的有效性研究.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 22(2):89-91.

[4] 丛玉玺, 张艳宁, 刘瑀晗, 等. 前列地尔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性因子、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实用老年医学, 2016, 30(5):409-414.

[5] 王慧.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4):34-35.

[6] 彭德芝, 孔莉, 李汉玉. 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2):209-211.

[7] 杨新雪.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4):2875-2876.

[8] 何樂愚, 陈有维. 依帕司他、前列地尔、罗格列酮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2):142-144.

[9] 唐国文, 黄宗海, 王会清. 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5):645-650.

[10] 李骏, 麦高阳. 前列地尔治疗80岁以上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贵州医药, 2016, 41(1):22-24.

[收稿日期:2017-05-22]endprint

猜你喜欢

前列地尔糖尿病肾病
试论前列地尔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羟苯磺酸钙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关于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