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2017-10-20蔡永国杨志宏白笠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消化不良胆囊切除术

蔡永国+杨志宏+白笠

【摘要】 目的 分析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療效。方法 50例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消化不良患者使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曲菌胰酶片, 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 观察组为 96.00%,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为8.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疾病患者, 使用米曲菌胰酶片加以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 安全性强, 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米曲菌胰酶片;胆囊切除术;消化不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78

相较于以往而言, 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水平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胆囊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 且向年轻化发展[1]。胆囊切除术为治疗胆囊结石以及胆囊炎的重要方法。但值得说明的是, 约有10%~20%的患者术后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消化不良现象[2, 3],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疾病转归。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思饮食、嗳气、反酸、恶心、腹胀等[4]。因此, 使用有效方式治疗胆囊手术后消化不良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情况, 本文择取本院接收的50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对部分患者使用了米曲菌胰酶片治疗, 得出心得,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收的50例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 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颁布的关于消化不良诊断标准。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便秘、不思饮食、嗳气、反酸、恶心、腹胀等。排除对象:Child-Pugh分级在B级以上者, 肝肾功能不全者, 15 d内使用过消化酶类药物者, 精神疾患, 心功能分级Ⅲ级以上者, 肿瘤患者。患者知晓实验过程, 自愿参加实验调查, 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使用双盲原则,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25例。对照组男12例, 女13例, 年龄19.36~74.22岁, 平均年龄(51.28±7.64)岁。观察组男13例, 女12例, 年龄20.23~75.69岁, 平均年龄(52.39±7.76)岁。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瑞典 AstraZeneca AB公司, 注册证号H20120538)治疗, 剂量为

20 mg, 1次/d。治疗15 d。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曲菌胰酶片(德国 Medinova AG公司, 注册证号H20120069), 1片/次, 3次/d。治疗15 d。

1. 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观察患者食欲不佳、腹胀、上腹不适、腹泻、餐后饱胀以及排气改善情况[5]。对以上项目实施量化计分, 0分为无症状;1分为经提醒后回忆存在症状;2分为轻度症状, 不影响生活;3分为中度~重度症状, 影响日常生活。症状发生频率为1周内出现症状天数, 各个症状1周内临床积分=症状严重性×症状频次。②依

照上述标准, 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愈:上述症状积分总和降低幅度75.00%;显效:上述症状积分总和降低幅度在50.00%~75.00%;有效:上述症状积分总和降低幅度在25.00%~50.00%;无效:上述症状积分总和降低幅度<25.0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6]。③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72.00%, 观察组为 96.00%,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内, 对照组1例咽喉不适, 1例皮肤瘙痒, 停药后反应自行消失, 不良反应率为8.00%;观察组1例排气增多, 1例咽喉不适, 停药后消失, 不良反应率为8.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结石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胆囊切除术也愈加成熟, 该项手术的实施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7, 8]。术后消化不良为行该手术者常见病症, 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为:①患者机体胆盐代谢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异常, 进而对胆汁外排和术后胆道功能造成影响。②完成手术后, 病患胃电活动异常, 引起胃排空延缓, 胃动素和胃泌素上升, 进而令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同运动发生紊乱, 加上消化过程中, 大量胆汁进入十二直肠内, 引起十二指肠胃反流。③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使用抑酸药物、消化酶以及促胃动力药物后, 以上症状可缓解, 补充消化酶制剂为最接近生理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式[3]。米曲菌胰酶片为含有标准化胰酶以及植物性酶类化合物, 可全面替代内源性消化酶。药物中的有效物质米曲菌蛋白酶于胃内经刺激胃液以及胰腺分泌物的方式, 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该药物耐酸碱, 稳定性强[9]。使用后, 可在小肠内继续完成蛋白质分解。淀粉酶将胃内食物内碳水化合物有效分解。米曲菌纤维素酶已经在之前分解了难于被人体消化的植物细胞壁以及骨架, 因此可起到预防胃肠胀气的效果。因该药物制作工艺具有特殊性, 其在人体的胃肠道中可以充分发挥食物酶解效果, 可全面改善消化道症状。在西方发达国家, 该药物一经上市后立即被用于因肝胆, 胃肠以及胰腺疾病所引起的消化酶功能缺陷。在本次实验研究结果中可见,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72.00%, 观察组为 96.00%,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该药物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具有显著效果。就不良反应而言, 对照组1例咽喉不适, 1例皮肤瘙痒, 停药后反应自行消失, 不良反应率为8.00%, 观察组1例排气增多, 1例咽喉不适, 停药后消失, 不良反应率为8.00%。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该药物安全性强。

综上所述, 对于行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疾病患者, 使用米曲菌胰酶片加以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 安全性强, 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 刘广莉, 王俊平. 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消化不良分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 15(8):1164-1165.

[2] 黄燕妮, 王承党. 米曲菌胰酶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的治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7, 29(3):316-321.

[3] 童依丽, 姚健凤. 米曲菌胰酶片联合酪酸菌治疗老年患者功能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5, 21(6):371-373.

[4] 贾茸茸, 许翠萍. 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 15(9):1344-1345.

[5] 贺庆娟, 孙颖, 葛卫宁. 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社区医学杂志, 2015, 13(18):19-20.

[6] 魏书堂, 韩大正. 米曲菌胰酶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道Ⅲ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慢性病学杂志, 2016(8):892-894.

[7] 陈斌鸣, 陈素钻, 荆绪斌, 等. 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3):376-379.

[8] 卢素青, 徐胜东. 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中国校医, 2017, 31(1):59-60.

[9] 王君丽. 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医药, 2016(9):00144.

[收稿日期:2017-06-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化不良胆囊切除术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蒙医治疗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结合视嗅觉刺激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评估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