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救护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2017-10-20王海燕王永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不良反应疗效

王海燕+王永秀

【摘要】 目的 研究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行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美罗培南治疗), 每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行美罗培南降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不良反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77

作为重症患者监护中的难题之一, 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主要被分为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两大类[1]。近年来, 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經验性治疗方案即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法[2]。为考察该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文特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20例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20例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男36例, 女24例, 年龄27~63岁, 平均年龄(48.16±4.95)岁, 其中20例合并重症肺炎, 18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6例合并支气管哮喘, 6例合并支气管扩张;对照组男38例, 女22例, 年龄25~59岁, 平均年龄(47.06±3.98)岁, 其中23例合并重症肺炎, 17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5例合并支气管哮喘, 5例合并支气管扩张。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头孢曲松钠(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0109)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行静脉注射, 1次/d, 15 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应用美罗培南(深圳华药南方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022)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行静脉注射, 根据患者的病情在6~12 h给药1次, 治疗4 d后,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痰样标本进行培养检测后[3, 4], 依据患者病情的个体差异将用药剂量减至0.5~1.0 g/d, 再对患者进行4~12 d给药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5]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有效: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系列症状完全消退;改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系列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系列症状未见改善甚至有所恶化。总有效率=有效率+改善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下呼吸道感染通常病情严重且并发症较多, 故其在临床上的治疗难度较大且病死率也较高[6, 7]。从大量医学实践来看[8-10], 对于该病进行治疗的关键点在于能够及时合理地进行抗生素给药, 此外治疗方案中所采用的抗生素种类往往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本文研究结果与之前报道一致,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 采用美罗培南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明显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 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行美罗培南降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绪池, 莫丽珍.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调查综合分析.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43(22):3704-3705.

[2] 覃发凤.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心理医生, 2015, 21(14):34-36.

[3] 万江, 程黎, 刘贺临, 等. 急性重症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4):919-921.

[4] 胡罗文, 王冀, 魏庆庆, 等.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 7(1):46-49.

[5] 李学军, 亓秀静, 杨逢永.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6):3961-3963.

[6] 许宁.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下呼吸道感染护理对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22):196-197.

[7] 罗小华. 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治疗. 医药前沿, 2014, 4(17):392-393.

[8] 王强. 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黑龙江医学, 2014, 57(8):943-944.

[9] 李冬梅, 蒙继青. 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探析.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15):79.

[10] 王惠萍. 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 24(3):53.

[收稿日期:2016-1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病房不良反应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