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脉散加减治疗心律失常39例临床观察

2017-10-20刘立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刘立华

【摘要】 目的 探讨生脉散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39例心律失常患者, 均给予生脉散加减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9例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生脉散加减治疗后, 治愈14例, 显效21例, 无效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9.7%(35/39)。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可用生脉散加减治疗, 其治疗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律水平,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生脉散加减;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74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 其可单独发病, 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越来越多, 临床中多数使用的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因其副作用明显,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导致用药治疗效果不佳[1, 2]。而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整合调节的优势, 已取得国际医学界的认可[3]。有研究表示, 生脉散加减治疗心律失常有良好的疗效[1]。本次研究选取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9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取得了满意成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39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相关检查确诊, 符合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3例, 女26例;年齡 25 ~ 68 岁, 平均年龄(45.91±7.37)岁;病程2个月~20年, 平均病程(7.52±5.24)年;引起心律失常出现的病症包括: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5例, 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5例,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例, 冠心病患者20例, 心力衰竭患者1例;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缓12例, 窦性心动过速17例, 病态窦房综合征8例, 房室传导阻滞2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供血不足、心功能不全以及呼吸苦难、乏力等情况。

1. 2 方法 给予患者生脉散加减治疗, 其药方组成包括:麦冬10 g、当归15 g、瓜萎15 g、远志10 g、炙甘草10 g、太子参25 g、五味子12 g、丹参16 g、苦参12 g, 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表现, 对其进行辨证加减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可将苦参用量调整为30 g, 并加用女贞子10 g;缓慢心律失常将苦参去除, 加入附子5 g、细辛5 g;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加用葶苈子5 g以及附子5 g, 煎服, 服用3次/d, 2 d重新煎药, 持续服用1个月。所有患者每日或每3日记录一次心率、心律、脉搏, 并定期作心电图及 X 线胸片检查。同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若发生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进行干预。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 将其划分为治愈、显效、无效三个标准。治愈: 经过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心率水平恢复正常, 无异常情况发生;显效: 治疗结束, 患者的心率水平明显改善, 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 心率水平维持在70~100次/min, 早搏以及心率过快等情况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无效: 患者经过治疗后, 其心律水平未见明显变化, 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异常, 其临床症状未减少, 发生早搏等情况次数较多, 或者病情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4]。

2 结果

39例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生脉散加减治疗后, 治愈14例, 显效21例, 无效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9.7%(35/39)。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而又极具危险性的心血管疾病, 通俗来说, 就是心脏活动的起源或者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节律的异常[5]。目前,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很多种, 应用西药治疗后, 病情容易复发, 反复使用抗生素治疗会造成患者出现抗药性, 病情难以控制, 并且应用西药治疗会导致患者精神状态不佳、嗜睡, 更可能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药物的剂量使用也根据患者情况产生了局限性, 过量使用会导致患者发生致命性的心律失常, 意外情况难以控制, 治疗风险较大[6]。近年来, 中医理论治疗方法在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能够对病情有效的控制, 并将其治愈, 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7]。

本次研究针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了中医生脉散加减治疗。生脉散是源于古代医书《医学启源》的一则重要方剂, 中医理论中认为生脉具有益气补血、强心故脉的作用, 药方组成中的太子参能够补气生津, 不像人参性烈也优于西洋参, 不会对患者阳气造成影响, 介于两者之间, 达到平衡阴阳, 改善患者的气虚症状, 而炙甘草具有益气、当归养血、苦参能够清除湿热, 药方中药物的配比对于阴阳调节有显著效果, 中医用药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表现进行辨证加减治疗, 严格遵照对症治疗的用药标准, 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引发意外情况[8]。

此次研究中生脉散能够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律水平进行控制并加以改善, 通过对患者的血压以及血流量进行调节, 达到解除患者心肌缺血的目的, 减少并消除心律失常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 心律失常患者可用生脉散加减治疗, 其治疗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律, 并且中医治疗方法对患者不会造成毒副作用, 降低了治疗风险和对患者的脏器损伤,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易建军. 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36例临床观察. 湖南中医杂志, 2015, 31(3):41-42.

[2] 张思. 四君子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

[3] 刘代国. 探讨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效果. 医药前沿, 2016, 6(34):322-323.

[4] 许之民, 赵美华, 陆秋芬, et al. Effect of Shengmaisan (生脉散) on Symptoms and Markers of Inflammatory Damag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Viral Myocarditis// 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2:97.

[5] 张望, 宁小康, 郑刚. 生脉散合四逆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6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11):1067-1068.

[6] 赵洁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39例临床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3):63-64.

[7] 支应鹏, 张艳红. 生脉散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30例临床观察. 湖南中医杂志, 2017, 33(4):40-41.

[8] 何华, 李为民. 李鲤教授从心脾(胃)论治心律失常的经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13(7):21-23.

[收稿日期:2017-07-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
从“虚、痰、瘀、毒”论治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探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