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2017-10-20王文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创面愈合

王文俊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70例

Ⅱ度烧伤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hEGF治疗, 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状况、疼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90%、100%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有效率为77.1%,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57,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 P<0.05)。结论 Ⅱ度烧伤患者进行rhEGF治疗, 可使患者快速恢复, 不良反应轻微, 应用价值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6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hEGF) on wound healing of Ⅱ degree burns.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Ⅱ degree burns were randomly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rhEGF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wound healing condi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shorter time of 90% and 100% wound healing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better effective rate of pain as 77.1% than 28.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6.57,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2.9% than 34.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1.43, P<0.05). Conclusion rhEGF therapy provide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patients with Ⅱ degree burns, and it helps patients recover quickly with mild adverse reactions. So it is worthy clinical promoting and using.

【Key words】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Ⅱ degree burns; Wound healing

Ⅱ度燒伤是否可以很快愈合, 是影响烧伤治疗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 各种生长因子参与了创面的愈合调控, 其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皮肤上皮细胞的生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产生的rhEGF具有天然表皮生长因子相同的活性, 加快创面愈合, 可以很好的治疗烧伤[1, 2]。本院自2014年3月~2016年6月共收治70例Ⅱ度烧伤患者, 分析rhEGF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Ⅱ度烧伤患者, 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Ⅱ度烧伤, 且烧伤10%~50%总体表面积, 在烧伤后72 h内送到医院, 排除肝肾功能障碍甚至严重感染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 女15例, 年龄20~55岁, 平均年龄(33.5±7.2)岁;实验组患者男21例, 女14例, 年龄20~54岁, 平均年龄(33.5±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具体方法:采用0.05%碘伏对患者的烧伤创面进行消毒灭菌, 然后采用生理盐水对创口进行冲洗并用棉花球擦干, 使用磺胺嘧啶银霜剂涂在烧伤创面上, 喷洒厚度范围2~3 mm, 换药1次/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1‰苯扎溴铵溶液对创口进行清洗, 在擦干后外用rhEGF(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10038)均匀喷湿创面(喷药剂量以药液在创面不外溢为佳), 换药1次/d, 观察直至创面愈合。endprint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3] 监测患者创面愈合的程度及速度, 记录患者烧伤创面愈合50%、90%、100%的时间及创面疼痛状况, 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疼痛进行评分, 无痛:0分;轻度疼痛:1~3 分;中度疼痛:4~6 分;重度疼痛:7~9 分;剧烈疼痛:10 分。有效率=(无痛+轻度疼痛)/总例数×100%。观察患者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①皮肤局部是否出现刺激(如发红、痒、痛等);②出现全身毒性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泻、嗜睡、体温上升、意识模糊等;③观察烧伤创面是否出现过度增生。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50%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90%、100%时间分别为(20.1±1.7)、(22.1±1.5)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7.1±2.5)、(30.2±1.8)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疼痛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疼痛有效率为77.1%,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57, P<0.05)。见表2。

2. 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 P<0.05)。见表3。

3 讨论

rhEGF是采用基因工程表达产出的, 具有天然产物相似的活性, 可以提高患者上皮细胞的增生速度以及加速烧伤创面愈合[4, 5]。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使用, rhEGF可促进上皮、成纤维细胞等向创面进行迁移, 提供组织修复的基础[6];可以提高促进创面组织在进行修复过程中的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以及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从而间接加快烧伤创面上皮细胞增殖、肉芽组织的生长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提高胶原的降解与更新速率, 增加烧伤创面的抗张强度以及提高上皮细胞的再生度, 降低瘢痕的形成以及防止肉芽组织的疯狂生长。外源性rhEGF 可促进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产出, 并且可以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上迅速形成薄膜, 不仅具有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的生物学功效, 还能够减少创面因干燥而加深, 为创面修复创造了适宜的微环境, 同时降低创面液体从创面渗出, 間接起到保护创面免受感染的作用[7-10]。

本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90%、100%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有效率为77.1%,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Ⅱ度烧伤患者进行rhEGF治疗, 可使患者快速恢复, 不良反应轻微, 应用价值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伯明.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24):99-100.

[2] 曾丁, 孙可, 富斌, 等. 纳米银敷料面膜联合药物导入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5, 10(4):44-45.

[3] 高兵权, 郭金龙, 刘海鹰, 等. 康复新液联合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效果研究. 青岛医药卫生, 2016, 48(5):324-326.

[4] 晋国营, 范友芬, 陈粹, 等.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深二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 现代实用医学, 2014, 26(4):480.

[5] 赵培东, 刘艳玲.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19):2819-2821.

[6] 衣承东.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9(1):350-352.

[7] 郑中柱, 刘杰锋, 谢卫国, 等.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小儿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2(6):667-668.

[8] 李保国, 谷才之, 海拉提, 等.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从烧伤创面水泡内给药的疗效观察.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09, 4(6):701-703.

[9] 廖毅, 郭力, 丁尔英, 等.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3, 17(4):301-302.

[10] 黄运严, 覃秋海, 边建民. 磺胺嘧啶银霜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儿童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 21(6):895-896.

[收稿日期:2017-02-2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面愈合
红光照射对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和缓解疼痛的效果观察
富林蜜与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
中医祛腐生肌法换药对肛周脓肿、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
珍珠末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LEEP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及研究
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因素分析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压疮感染创面疗效观察
人工皮在外科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
中医外治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临床应用概况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乳腺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应用
黄连紫草膏对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