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院前急救中选择胺碘酮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

2017-10-20张瑞兰张喜俊郭莉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胺碘酮治疗效果

张瑞兰+张喜俊+郭莉娟

【摘要】 目的 探讨患者院前急救中选择胺碘酮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本院急救中心急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随机分为盐酸普罗帕酮组(43例)与胺碘酮组(46例), 两组各自运用相关药物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转复时间、转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盐酸普罗帕酮组患者平均转复时间(13.3±3.1)min明显短于胺碘酮组(25.1±5.2)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复时间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的转复有效率91.30%高于盐酸普罗帕酮组的88.37%,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低于盐酸普罗帕酮组18.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选择胺碘酮与盐酸普罗帕酮两种药物治疗均能获得显著治疗效果, 胺碘酮的疗效较盐酸普罗帕酮疗效稍好, 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但是病症转复时间比较长。

【关键词】 胺碘酮;盐酸普罗帕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6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miodarone and 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prehospital first aid. Methods A total of 89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prehospital first ai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 group (43 cases) and amiodarone group (46 cases).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related drugs, and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recovery time,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 group had obviously shorter mean recovery time as (13.3±3.1) min than (25.1±5.2) min in amiodaron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covery time distribution (P<0.05). The amiodarone group had higher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as 91.30% than 88.37% in 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miodarone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4.35% than 18.60% in 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oth amiodarone and 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 provides remarkable treatment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The efficacy of amiodaron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ow, but the disease recovery time is relatively long.

【Key words】 Amiodarone; 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Treatment effect

院前急救中的常見急症之一就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这种病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快速处理, 则会导致致命性的危害。连续不间断的心动过速会让患者脑血流量和心输出量骤减, 而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心绞痛甚至休克等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医治原理就是尽快降低患者心率, 改善由于心动过速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3], 对此选择不良反应发生率少的药物对院前急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很有必要。本次探讨患者院前急救中选择胺碘酮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6年10月急救中心急救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9例, 均经过相关检查后, 随机分为盐酸普罗帕酮组(43例)与胺碘酮组(46例)。endprint

盐酸普罗帕酮组男20例, 女23例;年龄16~72岁, 平均年龄(44.0±28.0)岁, 自发病到急救车到达急救现场时间4.1~44.0 min。胺碘酮组男22例, 女24例;年龄15~75岁, 平均年龄(45.0±30.0)岁, 自发病到急救车到达急救现场时间5.3~44.6 min。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患者进行筛选并进行常规体检, 给患者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 记录用药前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以及用药开始时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過速症状消失的时间。盐酸普罗帕酮组:将70 mg盐酸普罗帕酮加入20 ml葡萄糖注射液融合并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如果还没有成功, 就需要继续进行静脉注射, 分量25 mg, 在15 min之后进行注射, 一旦达到转复条件后立刻停止用药, 同时必须注意使用药物的有效期限。胺碘酮组:将150 mg胺碘酮与20 ml葡萄糖注射液融合, 对患者缓慢进行静脉注射, 首次静脉注射必须在5~10 min之内完成, 如果没有效果, 则需要进行第2次注射, 时间间隔10 min, 成功后立刻停止用药。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转复时间、转复效果以及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1. 4 疗效判定标准[4] 有效:患者经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后, 心率变为窦性心律, 心率跳动速度在100 min/次以下, 相应的临床症状有了好转;无效:患者的用药时间太长, 至少在30 min之后都未见明显临床症状好转, 复发率增高。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转复时间比较 盐酸普罗帕酮组患者平均转复时间(13.3±3.1)min明显短于胺碘酮组(25.1±5.2)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9, P<0.05);两组转复时间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转复效果比较 胺碘酮组的转复有效率91.30%高于盐酸普罗帕酮组的88.37%,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 两组部分患者出现了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 可以通过减缓静脉注射速度和补液等措施来处理。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低于盐酸普罗帕酮组18.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 P<0.05)。见表3。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强, 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的话, 就可能会直接威胁到生命, 甚至当场死亡[5-7]。所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突发患者的院前现场急救必须及时有效, 在患者病情严重而不能有效终止的情况下, 需要控制心室率, 病情缓解后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治。院前急救过程中, 救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关键就是阻止其心动过速, 如果简单运用物理治疗方法在转复有效率方面没有明显作用, 就应立刻停止物理治疗法。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症的常见治疗药物是盐酸普罗帕酮和胺碘酮, 胺碘酮能够对抗心律失常症状,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8-10];盐酸普罗帕酮则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心肌自发兴奋性, 但其发生效用时间较长。

本文通过研究可知,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通过盐酸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均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两组在诊治疗效方面无差异, 因此两种药物均可以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但盐酸普罗帕酮组的转复有效率略低于胺碘酮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 盐酸普罗帕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胺碘酮组(P<0.05), 胺碘酮起作用时间比较慢, 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肌耗氧量, 防止范围扩大, 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选择安全有效和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治疗极其关键, 而研究表明选择胺碘酮治疗在院前急救中总体效果比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效果要好, 所以在以后研究中, 可以加大对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外琼, 罗秀蓉, 王波, 等. 盐酸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早期复律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1(5):53-55.

[2] 胡远扬, 洪建芳, 赫英春, 等. 胺碘酮与盐酸普罗帕酮在院前急救中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 4(9):498-500.

[3] 卢亚莉.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23):3332-3333.

[4] 袁玉莲, 戴立华. 静脉应用盐酸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21):77-78.

[5] 玉洪新.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 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1):96-97.

[6] 黄岸佳, 韩群英. 胺碘酮治疗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s1):122-123.

[7] 郑玮, 孙丽, 王健.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世界中医药, 2016(b03):1564-1565.

[8] 胡西尼格尔·吐尔逊.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首都医药, 2014(12):59-60.

[9] 宋春管. 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5):339.

[10] 李宁, 仙新平.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对比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9):67-68.

[收稿日期:2017-4-25]endprint

猜你喜欢

胺碘酮治疗效果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胺碘酮在室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及其对心率震荡的影响研究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胺碘酮可能会导致手抖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