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研究

2017-10-20梁桂兰邹海珊梁洁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梁桂兰+邹海珊+梁洁莹

【摘要】 目的 探讨10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降钙素原(PCT)、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等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方法 10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作为观察组, 另选10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新生儿抗凝全血标本, 检测其G6PD、PCT、hs-CRP、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等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PCT(5.85±2.29)ng/ml、

hs-CRP (15.12±3.58)mg/L、直接胆红素(10.01±2.69)μmol/L、总胆红素(286.12±20.14)μmol/L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6PD指标水平(2.82±1.12)U/L显著低于对照组(4.12±0.98)U/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存在PCT、hs-CRP、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指标升高, G6PD指标下降等血清学改变, 对该病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检测;超敏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55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发病率较高的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主要病因为母婴血型不合, 母体对婴儿血细胞产生免疫抗体, 并进入胎儿血液引发的溶血反应[1]。目前, 关于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检测诊断的文献研究较多, 而对于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检测指标病理性改变研究较少[2]。为此,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和同期在本院分娩的 10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G6PD、PCT、hs-CRP、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等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作为观察组, 另选择同期在本院分娩的10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均行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ABO系统热放散)、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中游离抗体测定, 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对照组身体健康无异常。观察组, 男58例, 女42例;

胎龄37~42周, 平均胎龄(39.89±2.69)周;足月产86例, 早产14例。对照组, 男55例, 女45例;胎龄38~42周, 平均胎龄(40.18±2.17)周;足月产89例, 早产11例。两组新生儿胎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新生儿均采集抗凝全血标本待检。本研究两组新生儿血清学检测主要观察指标为G6PD、PCT、hs-CRP、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测定均使用日立C16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CT测定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 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G6PD检查方法如下:①配制试剂。液体试剂无需配制, 直接上机应用即可, 继而分别于不同的通道中科学设定A液与B液参数, A、B两项内容检测条件与程序一致, 测定方法为速率法;反应温度为37℃;反应方向为正反应;反应时间为加入样本与A或B试剂混合1 min后, 读取2 min内的吸光度, 计算出每分鐘吸光度变化率ΔA/min。②校准。即A、B两项测定都应用k值, 前者为4180, 后者为4485, 同时要每日对检测质控品每部质量进行管控。③结果计算。A(G6PD)=ΔA/min×4180;B(6GPD)=ΔB/min×4485, 比值=A(G6PD)/B(6GPD)。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PCT(5.85±2.29)ng/ml、hs-CRP (15.12±3.58)mg/L、直接胆红素(10.01±2.69)μmol/L、总胆红素(286.12±20.14)μmol/L

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6PD指标水平(2.82±1.12)U/L显著低于对照组(4.12±0.98)U/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溶血为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 其中ABO溶血病较为常见, 患儿发病早、进展快, 如不及时治疗, 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等严重并发症, 患儿死亡风险较高。临床文献报道普遍认为ABO溶血病发病后, 患儿血清胆红素升高显著[3];本次研究中也发现观察组患儿直接胆红素(10.01±

2.69)μmol/L、总胆红素(286.12±20.14)μmol/L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尤其是总胆红素较对照组的(174.26±12.56)μmol/L

升高更为明显, 可知ABO溶血病患儿血清胆红素存在明显升高现象, 需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积极预防核黄疸等严重并发症[4, 5]。

血清学检测是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的主要手段, 同时对于该病治疗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6, 7]。ABO溶血病属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但从血清学检测中, 观察患儿免疫反应情况, 从而及早控制免疫反应, 提升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较少。PCT和hs-CRP是敏感性较强的免疫反应指标, 在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后可出现明显改变, 为此本次研究选择该两种指标进行观察。本研究结果显示, ABO溶血病患儿PCT(5.85±2.29)ng/ml、hs-CRP (15.12±3.58)mg/L显著高于健康新生儿, 该指标变化表明患儿机体发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 存在大量炎性物质, 应及时给予治疗, 尽快控制免疫反应, 避免发生多脏器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此外, 本次研究还选择G6PD作为观察指标, G6PD 缺乏是新生儿黄疸发病的主要原因, 探究患儿G6PD指标水平变化, 有助于了解血清胆红素升高的原因。经本研究对比分析发现, 观察组G6PD指标水平(2.82±1.12)U/L显著低于对照组(4.12±0.98)U/L, 可知患儿体内缺乏G6PD, 推知G6PD 缺乏可能与新生儿ABO溶血病胆红素升高存在联系。有文献报道显示[8], 新生儿G6PD 缺乏, 可导致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升高, 降低了红细胞内的抗氧化物质含量, 使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易被吞噬破坏, 而G6PD 缺乏与溶血本身也联系密切, 但是尚无可靠依据, 仍需深入研究认证。

综上所述,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存在PCT、hs-CRP、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指标升高, G6PD指标下降等血清学改变, 对该病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碎永, 朱燕英, 林甲进, 等.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红细胞检测其血液中IgG亚型的应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8):1154-1155, 1160.

[2] 李军, 周勇, 胡月圆, 等.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5, 10(2):108-111.

[3] 蔡莹, 魏建波, 金红华, 等. 血清学试验在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意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16):3241-3243.

[4] 鞠彩宁, 高美华. 118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及临床治疗.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5(1):64-65.

[5] 韩雪芹, 唐建军, 夏斌. 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12(2):154-158.

[6] 郭建, 张敏. 125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 5(4):372-373.

[7] 袁义, 陈玲. 新生儿G6PD缺乏症并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临床急诊杂志, 2013(10):484-486.

[8] 陈炳豪, 朱丽梨. 267例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实验结果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12):84-86.

[收稿日期:2017-07-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在成人心脏术后感染的监测价值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