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2017-10-20黄平李远志欧阳思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疗效

黄平+李远志+欧阳思强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18例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治疗优9例, 良8例, 及格1例, 差0例, 治疗优良率为94.4%。治疗前后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法(HSS)评分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发现, 18例患者出现1例关节感染和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发生率为11.1%, 经治疗并发症均消失。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能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 缓解疼痛, 安全可靠, 是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首选。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45

临床上,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一种因为关节病变而导致全身免疫性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为患者小关节滑膜出现关节肿痛, 逐渐演变为软骨破坏与关节间隙变窄, 晚期疾病患者还会因膝关节屈曲挛缩有伸直障碍,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1]。当前针对这种疾病的最佳治疗方式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 本研究对其治疗过程与效果进行探讨, 现将分析过程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18例, 其中男10例, 女8例, 年龄60~73岁, 平均年龄(66.9±6.8)岁, 病程2~19年, 平均病程(11.2±4.3)年。纳入标准[2]:①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判定标准, 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疾病。②临床表现为晨僵持续≤1 h, 有>6周晨僵反应;至少2个关节部位有炎症;部分关节炎手部、腕部等有明显肿胀。所有患者均签署纳入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并配合本研究展开调查。

1. 2 治疗方法 患者均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 硬膜外麻醉后在患者大腿上端位置进行1条止血带结扎, 于膝关节前正中位置行纵向切口, 再通过髌骨的内侧入关节处, 切除髌骨上囊、下脂肪垫、内外的半月板以及交叉韧带, 凿除股骨远端以及胫骨近端的骨赘。在髓内定位进行股骨远端关节面切除工作, 外旋3°后翻5~7°, 切除退变胫骨骨面, 让截骨面后倾5°后限制8~10 mm。通过平衡软组织确保内外翻以及屈伸的稳定, 使操作的轨道正确。在整个操作过程中, 医疗人员还要全程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并明确患者是否置换髌骨, 如果不需要就要取出骨赘, 采用电刀灼烧, 清除骨质碎片以后置入大小相应的假体, 通过骨水泥将其固定。手术完成后做好止血工作, 预防对患者的神经或血管造成损伤, 并在伤口下放置引流管, 一层层关闭切口。还要注意对伤口进行引流操作, 注意观察血液流变的情况, 并提供消炎止痛与抗凝的相应治疗。最后指导患者保持膝关节伸直放置的体位逐步展开足趾, 循序渐进进行屈伸运动。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患者治疗出院后进行2年随访工作。采用HSS评分标准为患者治疗前后骨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由分数的高低将患者评分结果分为不同等级, <60分为差, 60~69分为及格, 70~84分为良, ≥85分为优。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同时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3], 无痛为0分, 0~3分为轻度疼痛, 4~6分为中度疼痛, 7~10分为重度疼痛。记录随访工作中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治疗效果 18例患者治疗优9例, 良8例, 及格

1例, 差0例, 治疗优良率为94.4%。治疗前后患者的HSS评分与VAS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并发症情况 随访发现, 18例患者出现1例关节感染和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发生率为11.1%, 通过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以及相应的抗凝治疗, 患者并发症均消失。

3 讨论

当前, 很多中老年人患有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极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 有效的临床治疗实践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保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7]。

长期临床实践证实, 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逐渐成为了当前临床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治疗最为有效的手段。但也要注意到这种手术对医疗人员的临床操作要求非常高, 有资料显示手术过程中的操作误差必须保证在5%以内, 否则很有可能对患者造成毁灭性的损伤[4]。

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其软组织情况能够直接反映治疗的实际效果, 如果其中存在不平衡现象, 内衬短时间就会出现磨损, 假体会因松动而治疗失败, 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导致软组织变薄, 在恢复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屈伸动作无法平衡[8. 9]。因此, 手术操作时要彻底清除骨赘, 依靠截骨配合软组织松解实现韧带的平衡, 同时也避免了外侧软组织过于松弛。术后的康复训练也是重要的治疗工作, 有助于保障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恢复患者关节功能[10]。

本研究中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8例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治疗优良率达到94.4%, 且治疗前后患者的HSS评分与VAS评分比较, 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另外, 出现关节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各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1.1%, 经过相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 针对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 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和疼痛缓解均有很好的作用, 安全可靠, 值得在今后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科江, 杨朝垒, 马国涛, 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临床骨科杂志, 2014(6):677-679.

[2] 郑建宇.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77):56-57.

[3] 李勇, 刘志斌, 段永宏, 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短期临床疗效研究. 陕西医学杂志, 2014, 43(11):1470-1472.

[4] 郭江, 张忠杰, 张才东, 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5(3):240-242.

[5] 徐小会, 王华溢, 段永宏, 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短期疗效随访.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3):31-35.

[6] 庞涛, 郭燕芬, 孙锋, 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2例疗效观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28(10):

961-962.

[7] 刘强.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8] 徐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贵阳医学院, 2013.

[9] 何景力, 唐满海, 张琰冰, 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44):8745-8746.

[10] 赵玉明, 唐晶, 戴勇, 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16):

2508-2510.

[收稿日期:2017-04-25]endprint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