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价值分析

2017-10-20孙丽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c反应蛋白急性胰腺炎

孙丽明

【摘要】 目的 探析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与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者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 对两组AMY、LPS與CRP水平予以检测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AMY为(760.6±64.5)U/L, LPS为(1626.4±125.4)U/L, CRP为(44.6±12.3)mg/L;

对照组患者AMY为(86.0±16.7)U/L, LPS为(93.0±26.7)U/L, CRP为(1.2±0.6)mg/L。观察组患者AMY、LPS与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 可联合检验AMY、LPS、CRP水平, 以此判断病情程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33

在临床中, 急性胰腺炎主要包括2种类型, 即多数为轻型胰腺炎, 恢复后无后遗症;少数为重型胰腺炎, 可出现严重全身炎症反应, 对机体器官有着一定的损害。因此, 一定要对急性胰腺炎予以早期诊断, 尤其是重型胰腺炎, 以此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目前,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 AMY、LPS、CRP是主要检测指标。本文探析联合检验AMY、LPS与CRP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设为观察组, 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女23例, 男37例;年龄最小26岁, 最大71岁, 平均年龄(45.1±8.6)岁;轻型胰腺炎为50例, 重型胰腺炎为10例。对照组中女27例, 男33例;年龄最小25岁, 最大70岁, 平均年龄(45.0±8.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采集两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 随即予以离心处理, 离心率为3000 r/min, 时间为10 min。采用速率法测定AMY、LPS;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CRP。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AMY、LPS与CRP水平予以检测比较。各指标正常值的范围[1]:AMY:25~125 U/L;LPS:23~300 U/L;CRP:0~10 mg/L。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AMY为(760.6±64.5)U/L, LPS为(1626.4±

125.4)U/L, CRP为(44.6±12.3)mg/L;对照组患者AMY为(86.0±16.7)U/L, LPS为(93.0±26.7)U/L, CRP为(1.2±0.6)mg/L。观察组患者AMY、LPS与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 现今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多数研究学者认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 致使机体各种胰酶异常激活, 导致胰腺细胞自身出现消化、破坏、溶解等现象, 从而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综合征, 最终导致机体处在免疫变态反应状态[2]。过度激活的白细胞能释放大量炎症递质与氧自由基, 致使局部病理变化加重, 造成胰腺组织及胰外器官出现损害, 甚至出现器官功能衰竭, 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 一定要尽早诊断, 尽早治疗, 以此改善患者预后。

现阶段,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 主要采用CT、B超等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近些年来, 随着临床生化检测仪器及试剂的快速发展与完善, 实验室检查作用越来越突出, 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人体内酶的分布非常广泛, 主要有AMY、LPS、肌酸激酶等。通过大量临床研究显示, 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之后, 患者AMY明显升高, 其主要集中体现于患者发病后6~12 h, 然而在疾病发生3 d后, 患者AMY含量逐步减少[3]。由此说明, 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 AMY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然而在评估患者病情程度与预后方面, 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根据以往研究显示, 在急性胆石症、急性胆囊炎等其他急腹症中, 也存在着AMY含量增多的现象。虽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MY含量大于非急性胰腺炎急腹症患者, 但无明显特异性, 无法单纯依靠AMY含量予以临床鉴别诊断。

血清LPS是一种机体胰腺泡合成的产物, 主要生存于十二指肠中。在患者发病后, 其器官组织受到损害, 导致胰腺管堵塞, 使得LPS被迫进入到血液中, 进而造成血液中LPS含量增加。同AMY比较, LPS含量增加出现的时间稍晚, 通常在发病1~3 d内, 其含量增大持续时间长于AMY, 能够对AMY无法展现的疾病病理过程予以表达。然而, 经临床研究调查显示, LPS可作为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指标, 但不能对病情严重程度予以准确判断。

CRP是组织损伤与炎性反应中肝脏分泌的一种反应性蛋白, 是体现炎症敏感性的重要指标, 在疾病发生或者感染入侵时, CRP水平明显升高。在急性胰腺炎中, 存在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 此时, CRP水平明显升高, 为此, 可作为判断疾病的重要指标[4-6]。同时, 针对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CRP水平升高幅度也不同, 即随着CRP水平的逐渐提高, 病情逐步加重。为此, 有关文献报道显示, 可根据CRP水平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并联合常规指标检测, 极大的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7-9]。endprint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AMY、LP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关文献报道[10]十分接近, 进一步说明, 联合检验AMY、LPS、CRP水平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鉴别急性胰腺炎与其他急腹症。

总之, 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 可联合检验AMY、LPS、CRP水平, 以此判断病情程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田学昌, 刘吉盛, 曲畅, 等. 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价值.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5(2):76-78.

[2] 李孝才. 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 21(3):458-460.

[3] 陈斌. C反应蛋白、淀粉酶及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3):298-300.

[4] 王春容, 李佐. 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 2015(24):3375-3376.

[5] 沈雯雯, 张玫.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10):17-19.

[6] 甘旭.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17):72.

[7] 谢圣高, 胡玉倩, 饶绘, 等. 淀粉酶、脂肪酶和C-反應蛋白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意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20):2946-2948.

[8] 何跃. 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应用价值探究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7):1326-1327.

[9] 王耀.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2):102-103.

[10] 黄木荣, 胡丽婷, 谢建敏, 等.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联合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黑龙江医学, 2013, 37(8):659-662.

[收稿日期:2017-04-21]endprint

猜你喜欢

c反应蛋白急性胰腺炎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CRP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重症肾盂肾炎预测价值的探讨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