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肺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

2017-10-20蒲荣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日龄通气实验组

蒲荣玲

【摘要】 目的 分析诱发新生儿肺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15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肺出血患儿作为实验组, 另抽取15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未发生肺出血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分析诱发新生儿肺出血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胎龄为(31.56±3.12)周、出生体重为(1434.04±412.01)g, 均低于对照组的(38.67±2.87)周、(2964.14±457.33)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体低温、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窒息、特指感染、胎粪吸入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日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早期的防治工作, 预防早产、窒息、胎粪吸入、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影响因素, 减少新生儿肺出血风险, 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新生儿;肺出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29

新生儿肺出血是诱發新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1], 其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论, 疾病治疗也尚无特效的措施或方法。大多数患儿待口鼻涌出大量鲜血时, 已濒临死亡。新生儿肺出血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引起医学界高度关注。医学人员表示, 疾病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因而找出诱发新生儿发生肺出血的高危因素成为疾病防治工作的先决条件[2, 3]。本文重点统计分析肺出血患儿与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未发生肺出血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旨在找出诱发新生儿肺出血的影响因素, 并就发现的因素探讨早期防治措施,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肺出血患儿中随机选取15例作为实验组, 并从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未发生肺出血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5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 女2例, 男13例;日龄12 h~1 d, 平均日龄(1.0±0.2)d;早产儿8例, 足月儿7例。对照组中, 女3例, 男12例;日龄20 h~1 d, 平均日龄(1.0±0.1)d;

早产儿2例, 足月儿13例。两组新生儿性别、日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详细记录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体低温、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妊高症以及吸入性肺炎、特指感染、分娩方式等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胎龄为(31.56±3.12)周、出生体重为

(1434.04±412.01)g, 均低于对照组的(38.67±2.87)周、(2964.14±457.33)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体低温、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窒息、特指感染、胎粪吸入综合征、妊高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日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 1 新生儿肺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上文研究结果可知, 胎龄、出生体重、体低温、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窒息、特指感染、胎粪吸入综合征、妊高症是诱发新生儿肺出血的影响因素, 这一结果与赵才祥[2]研究数据一致。胎龄较小或出生体质量较低新生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比正常新生儿高, 脆性大, 维生素K与肝脏凝血因子少, 因而比较容易出血。产妇妊娠期出现糖尿病或高血压容易累及重要器官缺氧缺血, 而影响到胎盘发育发展, 胎儿肺组织一氧化氮作用降低, 皮素-1水平升高, 发生肺出血几率较高[4, 5]。新生儿HIE或窒息可造成肺部组织缺氧, 心功能下降, 静脉血液回流缓慢, 肺部容易出现瘀血, 加之血管通透性增强, 新生儿容易发生肺出血或肺水肿。在低温状态下, 新生儿容易出现肺组织缺氧缺血、肺部血管痉挛情况, 而复温灌注供氧加大损伤, 增强血管通透性, 其血管极易破裂, 进而诱发肺出血[6]。而感染性肺炎在多种病理机制作用下, 也可增强患儿血管通透性, 进而诱发肺出血或肺水肿发生。

3. 2 新生儿肺出血的防治措施 疾病防治应从原发病治疗、保暖、维持新生儿水电解质、酸碱性平衡、改善凝血功能等常规方面入手, 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加用呼吸机、氧疗等辅助措施进行治疗。疾病预防中, 医护人员应注重保持适宜温度, 作好相关保暖工作, 并以保持新生儿血管通透性为核心, 降低肺出血发生风险[7, 8]。而近年来, 医学研究将机械通气作为疾病治疗的研究重点。有一项研究表明, 机械通气运用于抢救疾病患儿的成功率在29.7%~58.3%之间波动, 与新生儿肺出血病理机制、诊断时间及早期治疗的方式有很大关联[9]。医学科技日益进步, 机械通气得以在各大医院普及运用, 大大提升抢救率。但医学人员指出, 机械通气不适用于口鼻严重出血患儿。高频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中有积极意义, 适时调整通气参数, 不可过早或过晚撤机[10]。医护人员要权衡利弊, 根据患儿病情做好早期预防或早治疗准备。另外, 止血药物在疾病治疗的意义越来越突出, 有研究表明巴曲酶等药物可有效降低患儿病死率[3], 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阐明。

综上所述, 医护人员应从预防早产、窒息、胎粪吸入、呼吸窘迫等高危因素, 积极防治原发病。患儿出生后应注重从保暖、纠正水电解与酸碱性平衡等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并根据新生儿情况当有机械通气指征时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有出血倾向时及时给予止血药物治疗, 从而降低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胡小红.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13):2097.

[2] 赵才祥. 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7):152.

[3] 郑丽玲, 吴斌. 新生儿肺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9):812-813.

[4] 李妮芝. 影响新生儿肺出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11):1195-1197.

[5] 曾春英, 陈碧兰, 张桂香. 早产儿肺出血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15):2371-2373.

[6] 范洁, 黑明燕, 黄西林, 等. 一所地市级医院NICU中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3):346-349.

[7] 王洁舲. 新生儿肺出血预后危险因素探讨. 重庆医科大学, 2016.

[8] 包道成. 新生儿肺出血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苏州大学, 2015.

[9] 邓瑜琼, 罗敏, 周萍, 等. 新生儿肺出血30例分析. 江西医药, 2015(6):561-562.

[10] 吴恒. 40例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3):65-66.

[收稿日期:2017-05-25]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龄通气实验组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狮头鹅的饲养技术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