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易锥颅穿刺血肿或脑室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2017-10-11白星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锥颅引流术开颅

白星海

(河北省乐亭县医院,河北 乐亭,063600)

简易锥颅穿刺血肿或脑室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白星海

(河北省乐亭县医院,河北 乐亭,063600)

高血压性脑出血;简易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脑室引流术;临床疗效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生命健康[1-2]。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方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但疗效通常不够满意。目前,临床上主要施行外科手术方案治疗该疾病,传统开颅手术方案虽然能够有效阻断患者的颅内压上升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术后患者常伴发多种并发症[3-4]。本研究比较简易锥颅穿刺血肿或脑室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60例,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参考组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9~85岁,平均年龄(64.71±6.53)岁;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69例,其中42例患者的血压≥180/100 mmHg;格拉斯哥评分(GCS)包括轻度患者22例,中度患者30例,重度患者28例,其中15例患者出现脑疝,伴有程度不一偏瘫53例;病情分级:Ⅰ级患者9例,Ⅱ级患者11例,Ⅲ级患者41例,Ⅳa级患者11例,Ⅳb级患者5例,Ⅳc级患者3例。治疗组患者共80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40~88岁,平均年龄(65.27±8.49)岁;血压≥140/90 mmHg患者72例,其中43例患者的血压≥180/100 mmHg;格拉斯哥评分(GCS)包括轻度患者21例,中度患者32例,重度患者27例,其中16例患者出现脑疝,伴有程度不一偏瘫55例;病情分级:Ⅰ级患者8例,Ⅱ级患者13例,Ⅲ级患者39例,Ⅳa级患者10例,Ⅳb级患者6例,Ⅳc级患者4例。2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均符合《神经外科学》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② 均经病史资料、头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③ 均符合相关手术指征;④ 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研究;⑤ 经本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① 由于外伤导致的脑出血者;② 由于颅内肿瘤引发的瘤卒中者;③ 由于脑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引发出血者;④ 具有相关手术禁忌证者;⑤ 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治疗方法

参考组患者施行常规开颅手术方案,治疗组患者施行简易锥颅穿刺血肿或脑室引流术方案,手术前按照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患者的血肿位置、血肿中心的头皮投影位置及和头皮间的距离,且通过多田公式对患者的血肿量进行计算,具体的手术操作步骤包括:① 术前准备:手术前针对血压高于180/100 mmHg患者,给予呋塞米、甘露醇等药物进行脱水降压处理,病情严重的患者采用乌拉地尔静脉给药,以有效降血压,使患者的血压保持在120~160 mmHg/70~100 mmHg,伴严重感染者采用抗感染处理,伴高血糖的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降糖处理,且帮助患者完善术前准备。② 手术步骤:治疗组患者给予2%浓度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麻醉满意后以简易颅骨钻子将患者的颅骨钻通,行穿刺血肿者给予穿刺针进行垂直穿刺,经头皮穿刺至血肿中心位置,深度为4.0~6.0 cm,一旦发现陈旧性血液即给予引流管留置,血肿液化易抽吸的患者,可对血肿液直接进行间断性抽吸,2~4次/d;血液较为凝固,不易进行抽吸的患者,可给予稀释后的尿激酶2~4万单位经血中腔注射。少数脑出血量较大且出血进入脑室成铸型的患者,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处理。

常规给予引流袋留置,注意使引流袋略高于患者头10~15 cm。参考组患者进行开颅手术处理,按照临床常规操作步骤进行止血与血肿清除。③ 术后:按照治疗组患者术后的病情状况,术后1~4 d行头颅CT复查,待血肿减少60%~80%,脑脊液循环完全恢复或占位效应完全清除后,可将引流管拔除,给予油纱布覆盖,且行加压固定,同时给予参考组相同的常规治疗,包括抗炎、脱水、按摩、针灸等。

1.3 疗效评估标准

治疗2周后,通过NIHSS评分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5-6]:① 显著好转:NIHSS评分降低46%~100%;② 好转:评分降低18%~45%;③无效:评分降低<17%,或出现增加情况。2组患者术后均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与生存情况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7-8]:① 优良:ADL分级为1~3级;② 不良:ADL分级为4~5级;③ 死亡。观察2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经χ2检验法分析,计量资料经t检验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术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见表1。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血肿量<60 mL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参考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2组的预后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量≥60 mL的患者中,2组的预后优良率、预后不良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术后随访结果显示,GCS评分>7分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参考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2组的预后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7分的患者中,2组的预后优良率、预后不良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治疗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7例(21.25%),消化道出血7例(8.75%),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3.75%),并发症发生率为33.75%;参考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47例(58.75%),消化道出血17例(21.25%),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11.25%),并发症发生率为91.25%。治疗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

表1 2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n(%)]

与参考组比较,*P<0.05。

表2 血肿量和患者预后的关系[n(%)]

与参考组比较,*P<0.05。

表3 GCS评分和患者预后的关系[n(%)]

与参考组比较,*P<0.05。

3 讨 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急诊科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其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所致。老年患者由于长时间血压处于较高水平,使其脑部动脉出现玻璃样改变和血管内膜基质肿胀,内膜和弹力层构成无结构物质,导致脑血管壁失去张力,出现纤维素性坏死,从而造成局部脑动脉突出(主要为球状或纺锤状),血液入侵血管壁产生夹层动脉瘤,而一旦患者的血压突然上升,即会使患者的夹层动脉瘤破裂而导致出血[9-11]。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病情危重、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这提示该手术方案的疗效优于开颅手术方案;在血肿量<60 mL与GCS评分>7分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显著较高,死亡率显著较低(P<0.05),这提示该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情况。治疗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这提示该手术方案术后的并发症更少。简易锥颅穿刺血肿或脑室引流术具有以下优点[12-15]:① 操作难度低;② 适应证较为广泛,特别是适用于高血压较重、年龄较大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③ 微创,不会对患者的脑组织有较大的损伤,术后恢复较快,后遗症明显较少。该术式的缺点为无法进行直视止血,无法将患者的血肿迅速清除。开颅手术方案虽然能够彻底清除血肿,但其需进行长时间的手术,术后常伴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存质量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简易锥颅穿刺血肿或脑室引流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1] 朱立仓,赵冬,徐上知,等.新疆地区三个民族35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调查[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9):912-917.

[2] 赵云龙,李京臣,赵明利,等.同时发生的双侧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1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14(6):563-564.

[3] 魏琳,韩敏,杜勇健,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J].山东医药,2016,56(15):67-68.

[4] 周善之,李剑兰,宋春洪,等.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5):108-109.

[5] 高莉萍,龙江.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5):136-137,143.

[6] 贾彬.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及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32(5):455-457.

[7] 段进.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0):48-48,46.

[8] 王超凡,李冬华,刘洁,等.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2):1471-1473.

[9] 薛承景,董彬,赵雅宁,等.血浆ET-1和Hcy变化与OSAHS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6):1138-1141.

[10] 叶林,纪德峰,徐增良,等.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4):80-82.

[11] 郭俊峰.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外科微创治疗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2):1485-1486.

[12] 张秀娟.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9):132-133.

[13] 庞啸虎,高丽,黄红莉,等.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和锥颅血肿抽吸术对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2):95-96.

[14] 杨齐,田振兴,朱文龙,等.用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对59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7):152-153.

[15] 李廷武.CT定位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6例配对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z1):175-176.

R 743.2

A

1672-2353(2017)17-114-02

10.7619/jcmp.201717034

2017-03-12

猜你喜欢

锥颅引流术开颅
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手术治疗
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锥颅穿刺外引流术方面的治疗体会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